(一)进一步充实完善债务立法和信贷立法,改变现有法律不能完全适应处理当前复杂债务纠纷的需要,以及在实际处理债务纠纷时出现法律依据不足,无法可依的状况。
(二)正确选用非诉讼和诉讼手段。
选用非诉讼手段就是通过债务关系当事人双方进行协商,以及在上级主管部门,银行的共同参加下进行调整,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求得当事人之间的谅解和支持,来处理双方的债务纠纷。故意不守信用,拖欠债务的就应及时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来解决债务纠纷。对有些可能转移、隐匿财产的债务人应及时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
(三)充分发挥企业法律顾问的作用,不仅要发挥其事后诉讼代理作用,还要发挥事先监督企业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政策的作用。
常见的企业债务纠纷有哪些
(一)由于拖欠货款的债务纠纷。
1、因部分生产、销售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销售不畅,积压了大量商品,销售心切,不得不采取赊销的方法。其它企业占用了该企业的资金,该企业也只好再占用提供原材料等企业的资金,从而形成“债务链”。
2、部分企业财务管理松弛,责任不明,在没有专人负责,在对方信誉不明的情况下,盲目支付预付货款,导致预付款长期被占用。
3、少数企业故意不讲信誉,不遵守合同,造成连锁反应,同一笔货款形成几个债务纠纷。
4、部分经济合同当事人在对方未造成根本违反合同的情况下,抓住质量、数量、交货期限等方面的问题,作为拒付全部货款的理由,久拖不还。
(二)由于拖欠金融企业贷款引起的债务纠纷。
1、盲目贷款,银行对贷款的风险性认识不足,对借贷方的经营情况不作认真调查,信贷失控现象严重,企业对自己的产品结构、经营方向、市场趋势均未作全面的可行性研究,盲目要求贷款,盲目扩大生产经营,导致所欠银行贷款无力偿还。
2、违章贷款、人情贷款、风险贷款增多,债务纠纷也自然增多。
3、重视贷款轻视收款,监督不力,催讨无力,甚至出现以贷款还贷款,越贷越多的恶性循环贷款。
4、多头开户,多头贷款,拆东墙补西墙,最后造成企业欠企业,企业欠银行,银行欠银行的多角债务。
-
企业法律风险:企业债务纠纷处理
184人看过
-
处理寄售业务有几种方法
473人看过
-
几种解决债务纠纷的方法简述
212人看过
-
债务重组几种处理方法
64人看过
-
分析几种民事纠纷处理方式的优缺点
235人看过
-
应对企业债务纠纷的法律方法
440人看过
我国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可以是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代理时候,又有两种授权状态,分别是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特别授权是指代理人可对涉及你的重大权益的事项作主,一般授权就是当... 更多>
-
债务纠纷中应对的几种处理方法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17第一种就是使用法律的程序来催收债务,这种方式的催收在一定意义上最安全也最有效,但是风险依旧存在。首先在诉讼阶段时间的漫长和结果的不确定,整个诉讼过程中的变化无法把握,致使在清收过程中要支付大量的额外费用,例如律师费,诉讼费及其他费用等等。并且收回债款的可能性有多大和还需要支付多少费用都是无法预计的。 第二,在债务纠纷中如果债务人方和债权人属于异地债务,对方的财产,资产情况查实起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
离婚有哪几种方式,离婚有哪几种方式,个人债务纠纷纠纷怎么处理?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8离婚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当双方都同意离婚的情况下可以协议离婚,协议内容主要是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置、孩子抚养权的分配以及一些约定内容,然后就带上协议书、身份证明、结婚证到当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即可,快速、方便、简单。如果是一方或者双方不愿意离婚,或者双方都愿意离婚,但是对财产问题、孩子抚养权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存在争议,那么只能选择诉讼离婚。诉讼离婚的特点就是程序复杂、时间漫长,第一次诉讼还可能离
-
民法典上有关企业债务纠纷处理的规定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7-09一、灵活约定仲裁,在合同签定时,如果面临标的大、对方履约诚信差、以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情形时,一般可以采用仲裁的方式。 二、适当采纳公证,在合同签定的时侯,也可以通过当地公证处进行公证。
-
企业不起诉债务人有几种方式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19不起诉的催款方式有哪些? 1,电话催付 电话催付在收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什么样的人在使用它。电话催款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专业知识(合同、付款条件、供应商和客户的权利和义务等);技巧(步骤、说话口气、火候的掌握等);权力(与客户谈判的权力、是否有权对欠帐进行打折、是否有权决定停止向债务人供货及停止提供赊销等)。 催收人员应该接受相应的培训,企业应明确其拥有什么样
-
债务纠纷中,合法有效的讨债方式有哪几种?北京在线咨询 2021-12-22合法有效的讨债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申请仲裁的,双方应当事先约定仲裁条款或者签订仲裁协议。当事人起诉的,应当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