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标准
1、一至四级
因为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要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工岗位,享受伤残津贴,所以就不存在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问题。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还应当参照当地的相关规定)。
2、五至六级
五级35个月、6级30个月。
条件之一:
①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
②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25条第(二)、(三)、(四)项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
③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的。
支付责任:工伤职工所在单位。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4条第二款(还应当参照当地的相关规定)。
3、七至十级
七级20个月,八级15个月,九级10个月,十级5个月。
条件之一:
①动合同期满终止;
②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③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25条第(二)、(三)、(四)项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
④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的。
支付责任:工伤职工所在单位。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还应当参照当地的相关规定)。
工伤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超过5年(含5年)的,应当支付全额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不足5年的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或办理退休手续的,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二、什么是伤残就业补助金
伤残就业补助金,是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六级伤残,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以及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的伤残就业补助金额。
三、相关工伤赔偿的法律法规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第三十二条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
职工几级伤残会有工伤就业补助金
224人看过
-
工伤职工所在企业未按时发放就业补助金,怎么办?
440人看过
-
离职申领工伤就业补助金方法
257人看过
-
离职后怎么取工伤就业补助金
438人看过
-
工伤职工退休后能否享受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工伤医疗补助金
490人看过
-
就业补助金:工伤离职者的救济
481人看过
依法破产是指完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对破产企业进行破产清算的程序,享受不了国家相关“破产政策”,职工债权的受偿率较低的破产方案。 其破产预案不用经当地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只要符合立案条件、达到破产界限,法院即可依申请宣告其破... 更多>
-
工伤就业补助金的赔偿标准&Q4&北京在线咨询 2024-05-13工伤就业补助金赔偿标准:1、一级伤残补助金:27个月本人工资;2、二级伤残补助金:25个月本人工资;3、三级伤残补助金:23个月本人工资;4、四级伤残补助金:21个月本人工资;5、五级伤残补助金:18个月本人工资;6、六级伤残补助金:16个月本人工资;7、七级伤残:13个月本人工资;8、八级伤残:11个月本人工资;9、九级伤残:9个月本人工资;10、十级伤残:7个月本人工资。
-
工伤伤残的就业补助金是按照什么标准计算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2-26工伤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计算方式如下: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的计算,根据各地政策的不同,计算方法也是不同的。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构成5-10级伤残的,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政府规定。
-
工伤职工医疗期工伤补助金标准标准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24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终结工伤保险关系: (一)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十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八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五十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四十个月的本人工资。
-
-
工伤职工提拨到事业单位就业补助金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11、工伤人员由企业单位到事业单位应当领取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2、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工伤职工,由企业单位到事业单位,应与企业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到事业单位重新建立劳动关系。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三十七条规定,在与企业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应按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的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就业补助金,终止工伤保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