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买卖房屋合同造假有什么后果?
1、通过伪造房屋买卖合同的方式骗取他人财产,如果骗取财物数额达到较大的,就会构成合同诈骗罪;
2、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犯合同诈骗罪请律师有什么用?
1、合同诈骗案件律师作用是比较大的,委托律师是非常有帮助的,当事人在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时,就有权委托律师进行辩护。及时委托律师的,有助于律师了解案件的情况,以便更好制订辩护的策略,对减轻处罚或者免于处罚是非常有帮助的;
2、律师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会见、通信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等等。律师可以详细了解被告人涉嫌的罪名及有关案件情况,从而能更好的为被告人更好的准备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
3、当事人作为案件直接的利害关系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往往带有个人情绪。而对律师来说,案件本质上属于他人的问题,能够保持一定距离,在办理案件时能冷静、客观地分析和处理问题。
三、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管辖法院如何确定?
1、约定管辖法院的意思表示必须通过书面方式表达出来;形式可以是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也可以是在诉讼前达成的选择管辖的协议;
2、选择的管辖法院的范围是限定的,即只能是在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中进行选择。
-
买房签订虚假劳动合同有什么后果
344人看过
-
虚假房屋买卖合同已经过户了
358人看过
-
合同虚假签名会有什么后果
406人看过
-
房屋假买卖真过户的后果
261人看过
-
意思表示虚假房屋买卖合同被判无效
314人看过
-
建造师用虚假材料注册有什么后果
205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买卖合同造假对房屋买卖有何影响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27《房屋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五条第二款:房屋登记簿是房屋权利归属和内容的根据,由房屋登记机构管理。因此,签了合同还必须办理房屋权属转移登记手续,不办理登记,即使已经占有或使用了所买卖的房屋,也不能取得所有权。通俗地说,房产证相当于房子的身份证,而房产登记簿就相当于派出所里的公民个人档案记录,身份证可以造假,而派出所里的记录想造假很难。房屋登记簿是房管部门的备案,是房产证的根据。为了避免纠
-
如何判断虚假房屋买卖合同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26在认定时,通常会考虑购房合同的目的,从合同签订、履行过程即合同签订前,买受人有否实地查看房屋,房屋买卖是否经过合法手续、中介介绍,买卖合同中的条款约定是否完备,全部房款是否实际支付,若有银行贷款由谁归还,房屋有否实际交付,房屋是否过户,签订合同后,短期内房屋是否存在多次转手等方面来进行综合判断。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
-
如果签订虚假房屋买卖合同效力还有效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12真实是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要件表意人与相对人合意实施虚假意思表示的行为,即双方有意识的不真实行为,为无效法律行为本案中,双方虽然签定了买卖合同,但买卖是双方完成房屋过户手续的虚伪表示,隐藏于买卖行为的表意中因此,双方的买卖行为系无效法律行为,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
房屋买卖虚假交易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6卖方既得到了银行贷款,房屋今后又能通过诉讼讨回,而买方没有实际得到房屋,却背负了巨额银行贷款,风险全在买方,所以奉劝买方不要贪图一点的所谓好处费铤而走险
-
卖房者虚假宣传有什么后果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21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购房者可以向房地产管理部门、工商行政机关进行投诉,有相关的职能部门对开发商作出相应的处罚。 2、集体维权。业主们可以自发组成维权联盟,共同收集证据,共同起诉。 3、委托律师代理起诉。 4、制造舆论。可以通过论坛、报社、电视台等媒介将消息散播出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对开发商的压力,因为这会影响到它自身的形象和信誉。开发商如果理亏,则可能会主动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