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轻伤二级取保候审后不赔钱会被判刑吗?
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并不代表免除刑事处罚。故意伤人致轻伤二级,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管制。积极赔偿受害人,取得谅解,可以从轻处罚,争取缓刑。所以无论赔钱不赔钱都是会被判刑的,只是赔钱说明被告人态度良好,如果同时取得受害人的谅解,法庭上会从轻处理,但是刑事责任还是无法免除的。一切的刑事责任都会依法处理。
二、轻伤二级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1)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伤情接近轻微伤,社会影响不大、被害人有过错或被告人全部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为拘役刑或管制刑;
(2)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虽构成轻伤,但伤情接近轻微伤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伤情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的,为有期徒刑一年;伤情接近重伤的,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故意伤害行为必须致受害人轻伤以上后果,才构成故意伤害罪,理由是:
第一,虽然《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未对具体的伤害后果作出规定,但第二款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或造成严重残疾等伤害后果的刑事处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第二,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危害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若故意伤害行为仅造成被受害人轻微伤,则其行为应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能认为是犯罪。
三、轻伤二级最低判几个月?
轻伤二级最低判一个月拘役,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一般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罪是指针对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而定的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轻伤二级虽然取保候审了,不赔钱还是会被判刑的,不过如果给被害人经济补偿的,取得谅解的,可以从轻处罚。轻伤二级最低会被判一个月拘役。所以遇事一定要冷静,不要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给自己和其他人造成伤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八十九条 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除判令退赔外,对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轻伤二级被取保候审后能免于起诉吗
315人看过
-
取保候审二级轻伤案件被判8个月
206人看过
-
取保候审轻伤二级有谅解书如何判刑
406人看过
-
轻伤二级不谅解能判缓刑吗,轻伤二级赔多少钱
218人看过
-
轻伤二级已经取保候审了法院会怎么判
393人看过
-
轻伤二级寻衅滋事取保候审判刑几率大不大
154人看过
-
取保候审决定书上写的是二级轻伤二级, 取保候审后还会被判刑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27取保候审决定书上写的应该是涉嫌故意伤害罪,最终应由法院审理定罪量刑。打人致轻伤二级,则涉嫌故意伤害犯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积极赔偿,取得受害人谅解,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
-
打人致轻伤二级, 取保候审后, 有谅解书, 轻伤二级, 还会判刑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2-12取保候审决定书上写的应该是涉嫌故意伤害罪,最终应由法院审理定罪量刑。打人致轻伤二级,则涉嫌故意伤害犯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积极赔偿,取得受害人谅解,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
-
轻伤二级刑事案件赔了钱又取保候审会怎么判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1故意伤害轻伤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已与被害人达成谅解并取保候审不能否免于起诉。这些只能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不能免予刑事责任。取保候审适用: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依法应当逮捕,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不宜逮捕的;4..对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讯问、审查,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
-
-
致人轻伤二级被刑事拘留,取保候审出来了还会判刑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12致人轻伤二级被刑事拘留,如果积极赔偿并取得受害人的谅解书可以取保候审出来。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