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授犯罪方法罪适用情形是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3 08:54:29 273 人看过

传授犯罪方法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

2、本罪侵犯的客体包括直接客体和间接客体,直接破坏的是正常的社会秩序;间接客体是被传授者实施的犯罪所侵犯的客体;

3、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

4、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实施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规定,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传授犯罪方法罪中重刑的适用

刑法对传授犯罪方法罪适用无期徒刑和死刑的规定,来源于1983年9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行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第2条的规定。该《决定》基于当时一些老流氓、惯犯、教唆犯猖狂地传授犯罪方法,教唆青少年犯罪,对社会危害极大的严峻形势,规定对情节特别严重的传授犯罪方法罪犯适用无期徒刑和死刑,当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同犯罪作斗争的客观需要。在修改刑法的研讨中,一些学者曾对此规定提出质疑,认为传授犯罪方法罪的犯罪分子并不直接作案,其罪行还没达到必须判死刑的严重程度;而且从被传授人的角度看,他是否学会,是否犯罪,其主观意志是决定因素,所以对造成的危害不能仅让传授人负责。据此认为对传授犯罪方法罪规定的法定刑太重,应取消无期徒刑和死刑对其的适用。但是,立法者并未采纳这一建议,在现行刑法中仍保留了对传授犯罪方法罪适用无期徒刑和死刑的规定。

笔者认为,传授犯罪方法罪侵害的仅仅是一般的社会管理秩序,并不直接对如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安全等极其重要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造成侵害,因而其社会危害性尚不极其严重,尚不到非用无期徒刑或死刑惩治和防范不可的程度。而且《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对传授犯罪方法罪规定无期徒刑和死刑,完全是基于当时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重刑主义的倾向。自此以观,刑法规定对传授犯罪方法罪适用无期徒刑和死刑确有不当。但是,既然刑法业已规定,从严格执法的角度而言,就应该在司法实践中切实贯彻对传授犯罪方法罪适用无期徒刑和死刑的规定。只是,应在遵循刑法严格控制和限制死刑适用的精神的前提下,严格并明确对传授犯罪方法罪适用无期徒刑、死刑的条件即情节特别严重,并依照刑法第295条对无期徒刑和死刑规定的先后顺序,对于符合情节特别严重条件的首先应考虑适用无期徒刑,然后才考虑适用死刑。而且对适用死刑的,也应尽可能地考虑采用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方法,尽量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刘志伟(1967—),男,河南邓州人,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左坚卫(1966—),男,湖南双峰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讲师,法学博士。

[1]参见王作富主编:《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4页。

[2]参见郑有荣、陈正云:《对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几个问题的探讨》,《上海法学研究》1992年第2期。

[3]当然,并非向他人传授实施一般违法行为的方法的行为的危害社会的程度达不到需要作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笔者认为,向未成年人传授实施一般违法行为的方法,其危害社会的严重程度就有必要将其作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但根据罪刑法定的原则,在目前的立法状况下,是不能将该种行为作为犯罪处理的。这应当是立法完善的问题。

[4]虽然在实行某种特定的犯罪之前后或过程中,犯罪人实行的反侦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因不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而不被作为独立的犯罪处理,但这并非否认它属于一种犯罪行为,而是由于它与前罪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而不具有与前罪并罚的价值。

[5]参见王作富主编:《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7页;赵秉志主编:《中国特别刑法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64页。

[6]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编著:《刑法新立罪实务述要》,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7]参见赵秉志著:《刑法各论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第687页。

[8]参见郑有荣、陈正云:《对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几个问题的探讨》,载《上海法学研究》1992年第2期。

[9]参见陈广君:《论传授犯罪方法罪》,载《求实学刊》1986年第2期。

[10]参见赵秉志主编:《扰乱公共秩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0—381页。

参见赵秉志主编:《刑法修改研究综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78-379页。

《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

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21: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青少年犯罪相关文章
  • 网络传授犯罪方法罪判多久
    一、网络传授犯罪方法罪判多久针对网络传授犯罪方法罪之判刑长短,其具体情况与实际裁决均依据相关情节展开。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所载明,如有实施传授犯罪方法行为者,应依法予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惩罚,同时并处相应罚金。若情节较重,则面临五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严厉制裁。而在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并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的严惩。对于网络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若情节严重,则可能面临五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严厉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网络传播女友裸照是什么罪此种行为已然触犯了他人人身权利中的隐私权,作为违法之事实
    2024-07-06
    480人看过
  • 传授犯罪方法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传授犯罪方法罪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什么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用语言、文字、动作、图象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向他人传授实施犯罪的具体经验和技能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传授犯罪方法罪怎么界定主要内容如下:应把传授犯罪方法罪与那些没有犯罪意图的落后言行、工作中的过错等加以区别。例如,讲低级庸俗的故事,散布不健康的语言与表演动作,写作或出版低级的作品,属于落后言行;在正常宣传工作中不慎扩散了一些犯罪方法,属于工作中的缺点错误。至于司法工作者在职务范围内讲述、剖析犯罪方法,体育工作者问他人传授健身、防身的武术等,均属于正常的行为。有些行为要作具体分析,如教他人修配钥匙的技术,如出于犯罪意图,即是传授犯罪方法罪,如为了谋生就业,则是合法行为。传授犯罪方法罪一罪与数罪的界限1、本罪所传授的对象一般都是已具备某一种或几种
    2023-06-03
    381人看过
  • 犯罪方法传授的定义是什么?
    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故意用语言、文字、动作、图像或者其他方法向他人传授犯罪的具体经验和技能的行为。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行为人主观上故意将犯罪方法传授给他人,并实施了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既遂。至于被传授人是否接受,是否按照被传授的方法实施犯罪,应该服从自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传授犯罪方法罪量刑是什么传授犯罪方法罪的量刑标准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传播犯罪方法罪是指用各种方式把犯罪方法故意传授给他人的行为。行为人在主观
    2023-07-07
    409人看过
  • 传授犯罪方法罪的预防措施
    传授犯罪方法罪一般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把犯罪方法故意传授给别人的行为。传授犯罪方法的,那么犯罪分子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案件情节严重的,那么犯罪分子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案件情节特别严重的,那么犯罪分子会被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的条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治安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的要件?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的要件:1.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只能是直接故意;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
    2023-07-04
    181人看过
  • 犯罪方法传授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传授犯罪方法罪在我国刑法的第二百九十五条,并没有被废除。该罪名在1982年的时候颁布实施,但是由于犯该罪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案例几乎没有,在司法实践中,不用该罪名便可以抑制我国的犯罪趋势、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性,故在2011年实施的刑罚修正案八将该罪的死刑责任取消。传授犯罪方法罪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用语言、文字、动作、图象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向他人传授实施犯罪的具体经验和技能的行为。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规定: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023-07-01
    320人看过
  • 传授犯罪方法罪和教唆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1、侵犯的法益性质不同:前者侵犯的是社会管理秩序;后者依所教唆的犯罪的性质而定。2、客观行为不同:前者是向他人传授犯罪方法;后者是使他人产生犯罪决意。3、故意内容不同:前者是对传授犯罪方法具有故意;后者是对所教唆的犯罪具有故意。4、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况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的,即使被传授的人按照所传授的方法实施了犯罪,二者也不一定成立共犯;如果被教唆的人犯被教唆的罪,则二者成立共犯。5、定罪量刑的根据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是独立的罪名,具有独立的法定刑;而教唆犯罪不是独立罪名,没有独立的法定刑。实践中,行为人传授犯罪方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口头传授的,也有书面传授的;既有公开传授的,也有秘密传授的;既有当面直接传授的,也有间接转达传授的;既有用语言、动作传授的,也有通过实际实施犯罪而传授的;等等。不论采取何种方式传授,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2024-01-05
    60人看过
  • 传授犯罪方法罪是否分既遂与未遂?
    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行为人实施了把犯罪方法故意传授给他人的行为,因此,该罪不存在既遂未遂之分。用各种方式把犯罪方法故意传授给他人的行为就属于传授犯罪方法罪。另外,不存在所谓的过失传授犯罪方法,根据法无明文规定则不为罪的原则,过失传授犯罪方法不是犯罪。未遂与既遂的区别(一)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二)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三)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行进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
    2023-07-16
    449人看过
  • 传授犯罪方法犯罪的构成有几个方面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一方面,任何传授犯罪方法的犯罪都是扩散犯罪方法、传授犯罪技巧,进而直接造成对社会治安秩序的破坏,这是本罪的直接客体;另一方面,根据行为人传授的不同性质的犯罪方法,被传授人可能实施各种不同的犯罪从而侵犯不同的社会关系,尽管本罪所可能侵犯的间接客体已经不是其行为直接所致,但是,传授者在向被传授者传授某一特定犯罪方法时,对被传授者掌握并利用这些方法去侵犯一定的社会关系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他对因传授内容而确定的社会关系的侵犯主观上具有故意,客观上有侵犯行为。至于被传授人是否接受传授或是否运用此方法去进行犯罪,不影响传授者对社会关系的侵犯。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即以语言、文字、动作或者其他方式方法将实施犯罪的具体经验、技能传授给他人的行为,行为人构成本罪,所传授的必须是犯罪方法。这里的犯罪方法,是指犯罪的经验与技能,包括手段、
    2023-03-02
    186人看过
  •  传授犯罪方法刑罚规定是什么
    该罪名的量刑标准主要取决于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犯罪分子传授犯罪方法、给他人犯罪提供条件或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情节不严重的将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情节较严重的将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将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同时,传授未成年人犯罪方法将从重处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手段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将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该罪的量刑标准主要取决于其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情节不严重的,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较严重的,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刑罚是什么?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传授实施犯罪的具体经验和技能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传授犯罪方法罪所涉及的具体刑罚会
    2023-08-30
    375人看过
  • 传授犯罪方法罪要造成后果吗
    传授犯罪手段罪的量刑标准如下:对于传授犯罪手段的行为,应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情节较为严重者,则应被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是情节特别恶劣的情形,则将受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且情节严重者,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1)设立专门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手段、制作或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2)在网络上发布有关制作或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其他违法犯罪信息;(3)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相关信息。对于单位犯上述罪行的情况,应对该单位处以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按照第一款的规定进行处罚。若存在前述两种行为,同时还构成了其他犯罪的,则应依据处罚较重的规定来确定罪名并予以相应
    2024-05-06
    63人看过
  • 传授扒窃犯罪方法罪的判罚是什么
    传授犯罪方法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处无期徒刑。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但实践中多为具有犯罪经验和技能的人,如盗窃、抢劫、流氓等犯罪分子,尤其是惯犯、累犯。一、本罪与教唆犯罪的区别教唆犯罪属于共同犯罪的范畴,它与本罪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且在实施的犯罪中两者还会发生交叉。因此,有必要正确区别这两种犯罪。概括起来,两者有下列区别:1、客体要件不同,教唆犯罪并无特定的和统一的直接客体,具体的教唆行为侵犯的客体,就是所教唆之具体犯罪侵犯的客体。而本罪作为犯罪,有其特定的和统一的客体,即社会治安管理秩序。2、客观要件不同。教唆行为的本质是制造犯意,为引起他人的犯意,教唆犯往往来取劝诱、挑拨、威胁等手段。而传授犯罪方法行为的本质是将犯罪方法传给他人,为达到这目的
    2023-03-19
    130人看过
  • 传授犯罪方法罪司法界定的问题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应把传授犯罪方法罪与那些没有犯罪意图的落后言行、工作中的过错等加以区别。例如,讲低级庸俗的故事,散布不健康的语言与表演动作,写作或出版低级的作品,属于落后言行;在正常宣传工作中不慎扩散了一些犯罪方法,属于工作中的缺点错误。至于司法工作者在职务范围内讲述、剖析犯罪方法,体育工作者问他人传授健身、防身的武术等,均属于正常的行为。有些行为要作具体分析,如教他人修配钥匙的技术,如出于犯罪意图,即是传授犯罪方法罪,如为了谋生就业,则是合法行为。二、本罪一罪与数罪的界限1、本罪所传授的对象一般都是已具备某一种或几种犯罪决意,但实施中不乏原本没有犯罪意图或没有传授者所传授的犯罪的犯罪意图,由于传授者的传授,才得以产生了原来没有的犯罪决意。这时,行为人的行为是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了传授犯罪方法罪和教唆犯罪两个罪名,这是想象竞合犯,只能作为一罪处理,不存在数罪并罚问题。2、传授犯罪方法罪的行
    2023-02-17
    195人看过
  • 传授犯罪方法犯罪四条件包括哪些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一方面,任何传授犯罪方法的犯罪都是扩散犯罪方法、传授犯罪技巧,进而直接造成对社会治安秩序的破坏,这是本罪的直接客体;另一方面,根据行为人传授的不同性质的犯罪方法,被传授人可能实施各种不同的犯罪从而侵犯不同的社会关系,尽管本罪所可能侵犯的间接客体已经不是其行为直接所致,但是,传授者在向被传授者传授某一特定犯罪方法时,对被传授者掌握并利用这些方法去侵犯一定的社会关系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他对因传授内容而确定的社会关系的侵犯主观上具有故意,客观上有侵犯行为。至于被传授人是否接受传授或是否运用此方法去进行犯罪,不影响传授者对社会关系的侵犯。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即以语言、文字、动作或者其他方式方法将实施犯罪的具体经验、技能传授给他人的行为,行为人构成本罪,所传授的必须是犯罪方法。这里的犯罪方法,是指犯罪的经验与技能,包括手段、
    2023-02-18
    277人看过
  • 到底该怎样判定传授犯罪方法犯罪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应把传授犯罪方法罪与那些没有犯罪意图的落后言行、工作中的过错等加以区别。例如,讲低级庸俗的故事,散布不健康的语言与表演动作,写作或出版低级的作品,属于落后言行;在正常宣传工作中不慎扩散了一些犯罪方法,属于工作中的缺点错误。至于司法工作者在职务范围内讲述、剖析犯罪方法,体育工作者问他人传授健身、防身的武术等,均属于正常的行为。有些行为要作具体分析,如教他人修配钥匙的技术,如出于犯罪意图,即是传授犯罪方法罪,如为了谋生就业,则是合法行为。二、本罪一罪与数罪的界限1、本罪所传授的对象一般都是已具备某一种或几种犯罪决意,但实施中不乏原本没有犯罪意图或没有传授者所传授的犯罪的犯罪意图,由于传授者的传授,才得以产生了原来没有的犯罪决意。这时,行为人的行为是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了传授犯罪方法罪和教唆犯罪两个罪名,这是想象竞合犯,只能作为一罪处理,不存在数罪并罚问题。2、传授犯罪方法罪的行
    2023-03-02
    243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青少年犯罪是指儿童向成年期过渡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有财产犯罪,即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满足其钱财欲望的犯罪;性犯罪,即采取非法手段满足其生理欲望的犯罪;反革命犯罪,即以推翻国家政权为目的的犯罪;婚姻家庭犯罪,指因... 更多>

    #青少年犯罪
    相关咨询
    • 哪些是传授犯罪方法罪,哪些又是传授犯罪方法罪既遂啊?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11
      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用各种方式把犯罪方法故意传授给他人的行为。第二百九十五条,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传授犯罪方法罪是一个独立的罪名,有独立的法定刑。传授犯罪方法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传授犯罪方法罪行为人在主观上故意把犯罪方法传授给他人,至于被传授人是否接受,是否按照所传授的方法实施了犯罪,则听任自然。被传
    • 制定刑法的传授犯罪方法罪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1-12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 传授犯罪方法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传授犯罪方法罪如何处罚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7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一方面,任何传授犯罪方法的犯罪都是扩散犯罪方法、传授犯罪技巧,进而直接造成对社会治安秩序的破坏,这是本罪的直接客体;另一方面,根据行为人传授的不同性质的犯罪方法,被传授人可能实施各种不同的犯罪从而侵犯不同的社会关系,尽管本罪所可能侵犯的间接客体已经不是其行为直接所致,但是,传授者在向被传授者传授某一特定犯罪方法时,对被传授者掌握并利用这些方法去侵犯一定的社会关系
    • 犯罪传授方法违法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15
      1、违法。 2、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用语言、文字、动作、图象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向他人传授实施犯罪的具体经验和技能的行为。 3、行为人构成本罪,所传授的必须是犯罪方法。 4、这里的犯罪方法,是指犯罪的经验与技能,包括手段、步骤、反侦查方法。 5、如果所传授的只是一般的违法方法,则不构成本罪。 6、构成该罪的,一般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犯罪方法传授的人过失是犯罪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6-11
      (一)传授犯罪方法罪的概念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用语言、文字、动作、图象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向他人传授实施犯罪的具体经验和技能的行为。 (二)传授犯罪方法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一方面,任何传授犯罪方法的犯罪都是扩散犯罪方法、传授犯罪技巧,进而直接造成对社会治安秩序的破坏,这是本罪的直接客体; 另一方面,根据行为人传授的不同性质的犯罪方法,被传授人可能实施各种不同的犯罪从而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