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修改的历史和现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08:04:49 378 人看过

修改我国宪法的程序如下:

1、提出宪法修正草案。宪法修改的提出标志着整个宪法修改的开始。中共中央向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后,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修改宪法草案,并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2、修正草案的审批和表决。审批是指有权机关审查修宪提案的内容,决定是否修改。如果宪法提案被拒绝,宪法修改程序将无法继续;

3、宪法修正案的公布。公布程序是中国宪法修改的最后一个程序。宪法修正案只有在法定程序公布后才具有法律效力。中国宪法修正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代表批准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实施。

哪种情况可以修改宪法

可以修改宪法的情况如下:

1、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就可以修改;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维护宪法的稳定,就是维护国家根本制度的稳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宪法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因此,对宪法的修改也就需要格外严肃、慎重,按照不同于制定和修改法律的特别程序来进行;

3、为了使新宪法真正能够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第六十五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

委员长,

副委员长若干人,

秘书长,

委员若干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有权罢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13: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宪法修改相关文章
  • 我国宪法发展史
    五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这是我国著作权法的第几次修正第三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一共经历三次修改,2020年11月为其第三次修改。2020年11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进行第三次修正,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
    2023-07-15
    425人看过
  • 宪法历经几次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进行了5次修改。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修正案;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修正案;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修正案;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修正案,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改的意思是什么宪法修改的意思是:1、宪法修改也被称为宪法修正根据宪法规定的具体修改程序,宪法制定者或者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机关或者被的具体主体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宪法创造活动;2、宪法修改对宪法本身的稳定性和政治连续性起着负面作用;3、频繁的宪法修改甚至会破坏宪法的政治程序和社会秩序。为了减少宪法修改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适应现实社会的积极作用,宪法修改应遵循一定的原则;4、宪法修改本质上是宪法变化的主要形式;5、同时,应当注意的是,宪法修改是对宪法部分内容的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
    2023-07-03
    67人看过
  • 宪法变迁的点滴:对我国现行宪法修改次数的总结
    宪法修改又称“宪法修正”,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宪法规范中不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或社会实际需要的内容而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加以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宪法创制活动。我国分别在1975、1978、1982年对宪法进行了三次全面修改。1982年修改后的宪法即现行宪法,并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正。1988年修改宪法意味着承认私营经济,主要就是为了配合改革开放的需要。1993年修改宪法意味着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被明确写入宪法,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也自此退出了历史舞台。1999年修改宪法意味着正式将“依法治国”写入了宪法。而这也为后来“人权”入宪打下了基础。2004年修改宪法意味着“人权”入宪,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再加上同时修改的征地补偿入宪、私有财产入宪,更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
    2023-07-12
    292人看过
  • 宪法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的第一部宪法。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被称为五四宪法。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2023-07-04
    478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历史与地位
    该段内容描述了我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任期规定。国家主席和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国务院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我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都可以连续任期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国务院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宪 法 对 国 务 院 和 总 理 等 职 位 的 任 期 规 定宪法对国务院和总理等职位的任期规定主要体现在第八十九条,该条规定了国务院总理的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并且届满后需要连续任职。这一规定体现了对国家领导职权的限制,有利于防止权力的滥用和保持政治稳定。此外,宪法还规定了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
    2023-09-12
    390人看过
  • 新修改的宪法解释的现状有哪些?
    一、宪法意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修改方式宪法作为中国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国家组织和活动的总章程,是国家法制的自身基础和核心,所以修改宪法方式的规定必须考虑宪法的稳定性。宪法修改机关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唯一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宪法修改程序为保持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宪法的修改需要按照特别的程序来进行,比修改普通法律更加严格。宪法解释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法律规定的行使解释宪法的职权。宪法的地位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
    2023-06-03
    478人看过
  • 2018年我国宪法再次修改
    2018年宪法修改是对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需要,前四次修改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进行。宪法修改分为两个阶段。党中央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议。18年宪法修改开始之前是宪法的哪一次修改18年《宪法》修改是对我国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其余四次的修改时间分别是1988年4月12日;1993年3月29日;1999年3月15日;2004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2023-07-04
    405人看过
  • 我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机关有哪些
    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修改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宪法的原则资产阶级(1)人民主权原则主权观念最先由法国的波丹提出,后来卢梭创立了人民主权学说。(2)人权原则(3)法治原则(4)权力制约原则近代分权学说是英国洛克首先倡导而由法国孟德斯鸠所完成的。社会主义(1)人民主权原则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
    2023-06-03
    354人看过
  • 继承原则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继承原则如下:1、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继承权的原则;2、继承权平等原则;3、互谅互让,团结和谐原则;4、权利义务一致的原则。在遗产的分割中,应坚持男女平等,养老育幼、照顾病残,以及互谅互让、团结和睦的原则,即便是立有遗嘱的情况下,也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财产继承原则有哪些财产继承原则:遗嘱优先于法定继承原则;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权利义务一致的原则;夫妻之间有相互继承权原则等。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条国家保护自然人的继承权。
    2023-07-07
    296人看过
  • 探究国家行政赔偿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被扶养的
    2023-07-03
    313人看过
  • 中国不锈钢反倾销历史和现状回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于1997年3月正式颁布,今年刚好是我国反倾销立法与实践十周年。根据这一条例,我国于1997年12月对进口新闻纸发起首例反倾销调查。从此,作为国内各行业健康发展的保护堤,反倾销法功不可没。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中国对日韩两国的不锈钢冷轧薄板反倾销案过程。1999年5月17日,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陕西精密金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代表中国不锈钢冷轧薄板产业,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提出对来自日本和韩国的不锈钢冷轧薄板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随后,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在审查了申请材料并经商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后,于1999年6月17日正式公告立案,开始对原产于日本和韩国进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不锈钢冷轧薄板进行反倾销调查,并确定本案调查期为1998年4月1日至1999年3月31日。2000年4月13日,外经贸部发布公告,公布
    2023-06-12
    407人看过
  • 历次有关国家保卫制度的宪法修改
    1954年宪法:第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卫人民民主制度,镇压一切叛国的和反革命的活动,惩办一切卖国贼和反革命分子。国家依照法律在一定时期内剥夺封建地主和官僚资本家的政治权利,同时给以生活出路,使他们在劳动中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公民。1975年宪法:第十四条国家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镇压一切叛国和反革命的活动,惩办一切卖国贼和反革命分子。国家依照法律在一定时期内剥夺地主、富农、反动资本家和其他坏分子的正当权利,同时给以生活出路,使他们在劳动中改造成为守法的自食其力的公民。1978年宪法:第十八条国家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镇压一切叛国的和反革命的活动,惩办一切卖国贼和反革命分子,惩办新生资产阶级分子和其他坏分子。国家依照法律剥夺没有改造好的地主、富农、反动资本家的政治权利,同时给以生活出路,使他们在劳动中改造成为守法的自食其力的公民。1982年宪法:第二十八条国家维护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其他反革命的活动
    2023-04-24
    217人看过
  • 我国宪法修改机构是哪个?
    根据《宪法》第64条第1款的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修改是指在宪法实施过程中,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发展,出现宪法的内容与社会现实不相适应的时候,由有权机关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删除、增加或变更宪法内容的行为。我国宪法修改要经过的程序:(一)提案提案启动宪法修改程序,标志着宪法修改的开始。提案由宪法规定的提案主体提出。我国宪法规定的拥有提案权的主体有两个: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除此之外,任何政党、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不得提出修宪动议,进行宪法修改。提案并不一定提出具体的修宪计划,只是表明宪法内容应该修改以及修改的方向。(二)审定审定是指有权机关审查修宪提案的内容,对是否修改作出决定。如果否决修宪提案,则宪法修改程序不能继续进行。理论上看,这一
    2023-06-03
    476人看过
  • 死刑复核权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死刑复核权是指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的案件,由有权的人民法院进行复核,以决定是否核准死刑判决并执行死刑所应当遵循的权利。只有最高人民法院才有死刑的核准权,高级人民法院可以对死刑案件复核,但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复核权什么时候收回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10月31日表决通过一项法律修正案,将死刑案件的核准权统一收归中国最高法院行使。这是23年来,中国对最严厉的刑罚——死刑所作的一次最重大改革。31日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将人民法院组织法的第十三条修改为: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个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
    2023-07-05
    341人看过
换一批
#国家机关组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宪法修改又称"宪法修正",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宪法规范中不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或社会实际需要的内容而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加以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宪法创制活动。 ... 更多>

    #宪法修改
    相关咨询
    • 18年宪法修改是对我国宪行宪法的第几次修改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9-16
      18年宪法修改是对我国宪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 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 管制的历史和现状有哪些?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01
      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对违反刑法相关规定的个人或集体是需要依法接受相应的刑事处罚的。而我国刑事处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行为人应该接受何种处罚是由其自身的犯罪情节决定的。
    • 我国在修改和完善现行宪法的基本内容。主要修改和修改的标准是什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27
      一、充分认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982年通过了现行宪法,此后又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需要,先后四次对宪法部分内容作了修改。到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
    • 我国宪法修改了几次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18
      我国现行宪法经历了五次部分修改,分别如下: 1、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3、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4、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
    • 我国宪法共经历了几次修改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江苏在线咨询 2023-11-06
      我国《宪法》一共进行了五次修改。修改时间为1988年4月12日;1993年3月29日;1999年3月15日;2004年3月14日;2018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