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孩子的抚养权之后,抚养孩子的一方可以要求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支付抚养费。法院会根据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孩子的实际需要和当地的生活水平确定抚养费数额。
一、未婚生子如何处理
未婚生子的孩子的父母应当承担起孩子的抚养义务。如果孩子由一方抚养,则另一方应当支付抚养费。如果双方愿意结婚的,应当及时办理结婚登记。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二、一方不肯付抚养费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一方不肯付抚养费的,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解决:
一、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法院会根据对方的收入,孩子的实际需要以 及当地的生活水平判决对方如何支付抚养费。
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适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法院已经就抚养费的支付作出了判决,
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的,或者是诉讼离婚但法院没有就抚养费作出判决的不适用此种方法。
三、女方不抚养孩子应该怎么办
女方不抚养孩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女方承担孩子的部分或全部抚养费。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来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月总收入的20%至30%支付。承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超过月总收入的50%。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抚养费金额。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
如何变更孩子抚养权,抚养费的给付标准
227人看过
-
抚养孩子的一方有权给孩子改姓吗?抚养费怎么计算?
496人看过
-
如何带走抚养权变更后的孩子
63人看过
-
变更抚养权,怎么带走孩子
493人看过
-
抚养权变更后孩子户口要改姓吗
479人看过
-
离婚后更改孩子抚养权需要给孩子办理结婚证吗
222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孩子抚养权更改后如何支付抚养费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4(一)一次性给付 对于这种给付的方式,虽然有人认为应谨慎使用,但目前因人们经济收入有显著的增加,工作调动甚为频繁,也考虑到法院的执行效率;在法院判决离婚涉及子女抚养费的,往往大多都采用这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被大部份当事人所接受。 (二)定期给付和以物折抵 定期给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给付,以物折抵往往适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 一次性给付或以物折抵一般是以十八周岁为底线,即具体数目是按月或年的抚养费的数额
-
孩子要求更改抚养权.可以要求改判抚养权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26因私自变更姓名,不可以要求改判抚养权。孩子要求更改抚养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育费。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符合变更情形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想要要回孩子的抚养权,离婚时没拿到孩子抚养权怎么更改抚养权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06《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6条第3款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 (一)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当另行起诉。 (二)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的,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
-
更改孩子抚养权的协议怎么书写,怎么进行孩子抚养权的更改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11如果双方达成了协议也办理了离婚手续,孩子的户口迁不迁无所谓,尤其是孩子的户口在原来的地方对他以后比较好时没有必要钱, 如果变更户口,你可以拿着你们的协议和离婚手续去当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具体各地要求不太一样,要求什么你提供什么就好了, 如果仅仅是变更孩子的户口不需要去法院或者民政局,如果离婚手续没有办那就需要先办离婚手续再办户口,办理户口都是在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不在法院和民政局,法院和民
-
更改抚养权怎么办?孩子抚养权如何变更?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5夫妻离婚,一般也会导致夫妻其中一方失去抚养权。失去抚养权的一方将失去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权利。不过,失去抚养权的一方仍然会享有探视权,可以在约定或裁判的时间内定期探视子女,与子女进行相对短暂的相处。离婚时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等。继父母和继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