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的分类主要可以分为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以及公平责任等,具体如下:
一、过错责任:指任何人因自身的过错(故意或过失)而侵害他人权益时,应就所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换言之,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无过错,则无责任。以过错归责侵权案件,由受害人举证证明以下四个构成要件:
1、加害人实施了加害行为(作为或不作为);
2、自己遭受了可救济的损害;
3、行为与损害具有因果关系;
4、加害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
二、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指根据法律明文规定,不论加害人是否具有过错,均须为其加害行为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三、公平责任,因见义勇为遭受损害的,顺序依照下来规则承担责任:
(1)由加害人承担侵权责任。若加害人的赔偿能力足够,就没有公平责任了。
(2)加害人无力承担、加害人不能确定或者无加害人(如抢险救灾)时,由受益人适当补偿。须注意:即使见义勇为失败了,不影响公平责任的承担。
特殊侵权责任有哪些种类
(一)国家机关公职人员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二)雇佣活动或雇佣关系中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三)帮工活动中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四)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五)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六)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七)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八)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九)建筑物等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十)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十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十二)经营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中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违约责任的表现形式及其解决方法
423人看过
-
股东连带责任的种类及其法律责任
405人看过
-
法律行为与法律义务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140人看过
-
贪污贿赂罪的法律定义及其表现形式
187人看过
-
房屋所有权的法律特征及其表现形式
167人看过
-
表见代理的类型及现实表现形式
136人看过
高度危险作业,是指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只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时才能从事的活动。 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只要存在损害事实,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即使损害是由受害人的过失或重大过失造成的,也不能免除... 更多>
-
滥用代理权的表现形式及常见的表现形式及法律责任的承担责任是什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2-01-211、代理权的滥用:(核心: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1)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自己进行法律行为,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如,某人委托代理人出售一批货物,结果代理人自己压低价格购进。(2)代理人同时代理当事人双方进行同一法律行为。如,代理人既代理卖方又代理买方订立一项买卖合同。(3)代理人和第三方恶意串通而进行法律行为,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对于(1)(2):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失,代理人承担赔偿责任;对于(3
-
合同的效力形式及其种类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0(一)有效合同 所谓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二)无效合同 无效合同“是相对有效合同而言的,它是指合同虽然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共利益,因此被确认无效。” (三)待定合同 所谓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法律有关生效要件的规定,因此其发生效力与否尚未确定,一般须经有权人表示承认或追认才能生效。 (四)可撤销合同 可
-
姓名权的表现及侵权责任形式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0t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有的人还有乳名和曾用名。姓名是我们在生活中将自己与别人区别开标志,因此法律对于姓名权的保护是很有必要的,根据我国目前的有关规定对于侵犯姓名权的侵权形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t一、姓名权的内容: 1、姓名决定权; 2、姓名使用权; 3、姓名变更权。t二、姓名权的侵权形态:1、干涉,其中,姓名权无专用性,任何人不得强迫他人姓名的决定、使用与变更;2、盗用;3、假冒;4恶意重名。
-
债务重组的定义及其表现形式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14一、债务重组的定义及其表现形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也就是说,不论形式如何,只要修改了原定债务偿还条件的,即债务重组时确定的偿还条件不同于原协议,均作为债务重组。债务重组的特点是债权人作出让步,承担债务重组损失。债务重组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收回债权或提高债权的安全度。债务重组分为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
-
公司虚假出资的表现形式以及法律责任有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3-03-02公司虚假出资的表现形式有: 1、以无实际现金或高于实际现金的虚假银行进账单、对账单骗取验资报告,从而获得公司登记。 2、以虚假的实物投资手续骗取验资报告,从而获得公司登记。 3、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但并未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 4、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 5、单位股东设立公司时,为了应付验资,将款项短期转入公司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