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情销售专利侵权产品怎么办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1-11-27 17:47:50 129 人看过

一、不知情销售专利侵权产品怎么办

不知情销售侵权专利产品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二项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是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具体包括四种情况:

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的;

3、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商标的;

4、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的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的。未经许可实施此种行为,无论属故意或过失,均构成对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这类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

1、伪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

2、未经商标权人委托或者授权而制造其注册商标标识;

3、超越商标权人授予的权限任意制造其注册商标标识;

4、销售属于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三、侵犯专利权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一)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二)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三)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四)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六章 专利实施的特别许可  第六十三条 专利权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专利权人和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使用费的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23: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产品专利侵权可以告销售商吗
    一、产品专利侵权可以告销售商吗产品专利侵权可以告销售商,根据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销售者只要销售了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产品,即构成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但如果处于不知道的主观状态,则法院有可能判决其只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而免除其对权利人的赔偿责任。相关的法律条文如以下所述。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由此可见《商标法》规定销售者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定要件为:不知道+合法取得+说明提供者。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条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从中我们提炼出《专利法》规定的销售者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定要件为:不知道+合法来源。二、产品专利侵权的特征专利侵权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
    2023-06-07
    411人看过
  • 专利侵权生产,销售给伪劣商品?
    你所说的构成专利侵权。可以同时或分别要求生产者、销售者停止生产、停止销售进行侵权赔偿。去年今年是中央“建立创新型社会”明确号召并积极大力推进的年份,国务院明确自2010年10月底开始,在全国开展长时间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并再次决定将专项行动结束时间由2011年3月底调整为2011年6月底,分别对各部委的打击分工进行分工细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也分别或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措施和解释。可见,全国范围的保护知识产权事业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因此,对侵犯专利权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在行政管理、司法诉讼两条途径均是目前均不失为可行的维权途径。途径1.向当地知识产权局举报,由知识产权局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责令其停止侵权,保全证据为侵权赔偿获得相关证据,销毁专用模具和设备,并且不得转移已经制造或者库存的侵权产品,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该产品投放市场等
    2023-02-26
    72人看过
  • 销售侵犯专利权商品是侵权吗
    销售侵犯专利权商品属于侵权,对于当事人申请的专利是受到法律保护,不受他人侵犯的,当事人销售侵犯他人专利权的商品对他人的专利权造成的侵犯,要承担侵权责任。一、销售侵犯专利权商品是侵权吗销售专利产品,如果并未取得专利权人的许可或者授权,属于侵权行为。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二、专利权期限终止怎么办1.专利权终止的概念专利权终止也称专利权消灭,是指专利权因保护期届满或其他原因在保护期届满前失去法律效力。2.专利权终止的原因根据专利法规定,专利权因以下原因而终止:(1)保护期届满(2)没有按期缴纳年费(3)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方式放弃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因此通常情况下都是没有按期缴纳年费所导致的终止,所以根据专利法规定,在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内,需要每年缴纳年费才能维持其专利权,专利年费没有
    2022-05-17
    277人看过
  • 销售侵犯他人专利的产品
    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可知,销售不知道是侵犯他人专利的产品并能证明该产品来源合法的行为本身仍是侵权行为,但因其主观上无过错,《专利法》免除其赔偿责任。销售假冒产品的处罚如何销售假冒产品的处罚规定如下:1、销售额在5万元以上不足20万元的,判处2年以下有期或拘留,并处或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2、销售额在20万元以上不足50万元的,判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3、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不足200万元的,判处7年以上有期,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4、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判处15年有期或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七条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
    2023-07-04
    406人看过
  • 不知情销售假冒专利商品如何处罚
    如果行为人对其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或者受他人欺骗等完全客观原因导致行为人对其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在主观上出于过失,而非出于故意的,则行为人不构成本类犯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为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对其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在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明知。所谓明知,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已经确实知道生产、销售的物品属于伪劣商品或者根据客观证据、情形证明行为人确实可能知道其所生产、销售的物品是伪劣商品而不是其他物品的情况。“明知”不等于“确知”。只要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结合行为人主观情形,证实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能明知而且可能明知而行为人不能否认即可。根据本类犯罪的性质和实际生活中的发案情况,本类犯罪主体在主观上大都具有谋取非法经济利益之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类犯罪。《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
    2023-03-24
    297人看过
  • 如果有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侵权专利产品,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1、如果任何人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侵权专利产品而承担赔偿责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63条第2款规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侵权专利产品不承担赔偿责任生产经营目的不知道该专利产品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销售的,或者该产品是按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且其合法来源能够证明的,不承担赔偿责任a>专利侵权的类型是什么1.自主生产专利产品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3.销售和承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4.使用营利方法和,通过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销售和承诺5.出口专利产品或根据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6.创造他人专利的行为7.专利填充行为III.哪些行为不属于专利侵权1.专利权人在制造后使用、提议销售或销售专利产品,经专利权人许可进口或进口专利产品,或销售根据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2.制造或使用同一产品,在专利申请日前使用相同的方法或者进行必要的生产或者使用准备,并且仅在原专利的范围内继续
    2023-05-07
    392人看过
  • 首次销毁专利侵权产品
    都市报讯5月4日,记者从乌鲁木齐市知识产权局获悉,为充分展示我市知识产权领域打击侵权产品的决心和执法成果,有效威慑不法分子,4月30日,乌鲁木齐市知识产权宣传月结束之际,市知识产权局在西山大蒲沟垃圾场举行全疆首次集中销毁专利侵权产品活动。据悉,这次集中销毁的专利侵权产品主要有4类产品:文化用品、滴灌技术管路设备、工艺品、家具,总计11000余套件,案值78000余元。乌鲁木齐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张XX认为,这次全疆首次集中销毁专利侵权产品活动,既表明了对维护知识产权的决心,也表明了打击侵权的决心。产权局以往处理侵权产品,一直主张资源再利用,注重环保,但这批产品种类繁多比较复杂,不利于资源再利用,只能集中销毁。这次集中销毁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创造、自觉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意识和社会氛围。
    2023-06-08
    160人看过
  • 销售专利产品需要授权吗
    需要得到授权。根据《专利法》第十二条任何单位或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被许可人无权允许合同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该专利。一、专利侵权产品如何处理(一)向人民法院起诉(前提是专利权过硬、侵权证据完整、侵权情况严重或被侵权损失严重);(二)向专利管理机关提请行政调处(权利人掌握了初步证据,并且侵权规模不大或损失尚不严重);(三)向侵权者发警告函(权利人掌握了初步证据,并且侵权规模不大或损失尚不严重)。二、销售侵犯专利权的产品规定是什么《专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因此,使用侵犯专利权的产品是否属于侵权行为还要看使用者是否清楚产品是否侵权才可判定。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构成专利侵权行为的要件包括两个方面:形式条件
    2023-02-18
    175人看过
  • 销售外观专利产品侵权打官司有用吗
    一、销售外观专利产品侵权打官司有用吗销售外观专利产品侵权打官司有用。但一个官司能否胜诉,由诸多因素所决定,既有事实方面的因素,法律适用方面的因素。你的诉讼请求是否合理,证据是否充分。法官审理一个案件,要通过当事人的举证和质证、发问、辩论程序,尽可能地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法官在查明真相的基础上,结合证据作出判决。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定1、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根据《专利法》第56条第二款之规定,其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2、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侵权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者类似产品。通常是以产品的功能、用途作为标准,同时参考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即洛迦诺条约)有关商品的分类。如果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被控侵权产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确定二者是相同或者类似商品。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认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类似商品,从而认定专利侵权不
    2023-05-03
    185人看过
  • 销售专利侵权产品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第二百一十八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5-05
    185人看过
  • 不知情销售侵犯著作权商品赔偿吗?
    一、不知情销售侵犯著作权商品赔偿吗?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侵权产品如果能证明其合法来源的,则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是知情或者不能证明侵权产品的合法来源的,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为生产经营目的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是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二、故意销售侵权商品怎么确定赔偿标准?1、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2、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3、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
    2024-01-25
    242人看过
  • 销售侵权专利产品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销售侵权专利产品,除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情形外,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一、专利权人的损失如何确定?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中进一步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专利纠纷案件时,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的,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
    2023-06-25
    264人看过
  • 生产销售的产品被告专利侵权,怎么证明没有使用这种专利方法
    第一、证明你没有用他的专利产品或技术进行商业活动第二、证明你用的产品或技术没有涉及他的专利技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如下:1、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3、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的行为;4、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许诺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5、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得的产品的行为;6、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7、冒充专利的行为。
    2023-05-03
    489人看过
  • 怎么判断产品专利侵权
    “侵犯专利权”行为成立的要件:(一)存在有效的专利权;(二)发生了法定的侵害行为;(三)所发生的侵害行为具有违法性;(四)侵害行为人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五)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六)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七)行为人实施的技术、设计方案落入专利保护范围。前述七个要件是认定侵犯专利权行为成立的充要条件,缺一不可。一、专利侵权如何赔偿标准根据《专利法》第六十条的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应当依法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专利使用费的合理倍数确定。由于这一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很难简单地加以实施。(一)赔偿数额,以权利人实际遭受的实际损失为准,或者是侵权人实际获得的非法收益为准。1、权利人遭受的实际损失,这个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如被侵权产品的减少量与该产品的合理利润的乘积。2、侵权人因侵权行为取得的利润,可以按照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额
    2023-03-29
    27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销售侵权产品专利侵权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28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销售他人专利产品,构成侵权。卖家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出售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需立即停止销售专利侵权产品。 2、法律依据:《专利法》 第七十七条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 销售专利产品不知道侵权了需要赔偿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3-10-11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侵权专利产品是不承担赔偿责任的,《专利法》第77条规定,只要商家可以证明产品的合法来源,并不知道销售的产品涉嫌侵犯他人的专利权的话,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一般情况下也要停止销售侵权产品。
    • 销售许诺销售是销售专利产品与销售专利产品的权利吗有什么具体情形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9
      不管是专利权人自己销售。指销售专利产品的权利。4;3、发布消息等手段表示销售专利产品的行,则销售权用尽,包括通过广告。非经专利权人许可。许诺销售是指销售前的推销或促销行为,第三次修改时则将许诺销售权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扩展到外观设计专利1,但产品首次售出后、使用权。5、许诺销售权,任何人不得使用其专利产品或专利方法。使用权包括对专利产品的使用权和专利方法的使用权,其第一次销售行为受法律保护,还
    • 销售者销售专利产品,专利侵权产品,销售者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14
      专利侵权的责任承担者,如果是销售者的话,按照我国《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二项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是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什么意思呢?有三层含义:(1)只要是以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侵权产品的,即构成专利侵权。也就是说未经许可,销售他人的专利产品,肯定是侵权行为专利侵权的责任承担者,如果是销售者的话,
    • 销售假冒专利产品是否侵犯专利权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4
      当然。销售不知道是假冒专利的产品,在专利权终止后许诺销售、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上文中。但是要注意的是,单纯侵犯专利权只需要承担民事责任。那么假冒专利的行为都有哪些呢。因为假冒专利危害的是社会公众,则不构成侵犯专利权。一、假冒专利产品是否构成侵权假冒专利产品不一定侵犯专利权,或者未经许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假冒专利的行为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假冒专利罪。根据现行的专利法、销售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