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就业”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现象,一般是指职工通过自我就业门路,参加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但又没有与原企业终止劳动关系的状态。
基本情况和产生原因
据北京、辽宁等八个省市的抽样调查,下岗职工中约40%的人不同程度地在社会上干着一份工作。按此比例推算,全国约有300多万下岗职工在“隐性就业”。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已在其他单位工作,并与该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二是已在其他单位工作,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但没有与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三是已领取个体工商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四是从事不固定的工作,经常变换单位或岗位、职业,或没有领取营业执照,从事临时性的经营活动。其中,前三种可以称为稳定就业人员,其人数,据辽宁、湖南、南京等地的调查,占隐性就业的30%—40%,据此比例估算,全国约100万人左右。
隐性就业产业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保险覆盖面窄。据估计,目前个体、私营、三资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不过20%—30%,医疗保险也正处于改革试点阶段。到这类企业就业的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关系接续不了,导致下岗职工不愿与原企业脱离关系,而宁愿隐性就业。
2、劳动关系不规范。有的企业,特别是私营、三资企业,为逃避社会保险缴费义务,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3、企业和下岗职工双方利益所致。对企业来说,职工自己能找到出路,可暂时给企业减少安置负担。有些困难企业,虽然想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但由于难以偿清长期拖欠的工资、医疗费、集资款、未缴的社会保险费和支付经济补偿金,也就只能放任自流。对职工来说,由于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包”得多,造成职工形成一种凡事依靠“组织”解决的心态,下岗后到其他单位就业,只是临时打算,总希望能有机会回到原企业,或至少保留劳动关系。还有很多老职工对原企业有深厚的感情,也不愿脱离企业。另外,对一部分下岗职工来说,隐性就业既可享受国有企业的保障福利,又能在外边拿出企业拿不到的高收入,因此宁愿保持这种状态。
4、临时就业大量增加。下岗职工再就业多从事临时性的、不固定的工作,由于临时就业者岗位、收入不稳定,使其不愿意与原企业解决劳动关系,形成隐性就业。
隐性就业带来的问题
1、影响企业减员增效。隐性就业的结果是企业不能彻底分流冗员,下岗职工仍长期滞留于企业中,虽说有的下岗职工不拿生活费,自己交保险费,与企业只是保留名义的劳动关系,但有了大病还要找企业,失去工作还要找企业,到了退休年龄还要找企业,国有企业减员增效还是实现不了。隐性就业者所工作的单位往往只负担其工资,而原企业则要负担剩余的其他人工成本,这部分人工成本仅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就达到工资的30%以上。这就加剧了企业间负担不平衡和不平等竞争。
2、劳动者权益受损害。下岗职工一方面与原企业保留着劳动关系,另一方面,与现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成为双重劳动关系。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常常因两个用人单位之间相互推诿,得不到有效保障,最后往往会损害到职工的合法权益。
3、严重阻碍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进中心工作。一是不能将有限的资金用在真正需要帮助的下岗职工身上。据南昌市调查,截止8月底,全市进入中心的下岗职工达3.4万多人,共需基本生活费和代缴保险费8600多万元,但如扣除隐性就业者,其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可以减少许多。二是隐性就业的存在,使下岗职工产生攀比心理,不愿进再就业服务中心,不愿脱离原企业,进中心工作目标无法落实。
4、社会保险工作受到影响。据沈阳市调查,“两不找”人员中养老保险断档的占70%—80%,最长的已达6年。即使以当前的养老保险费收缴率和平均工资计算,如果有10%隐性就业者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费,每年欠缴保险费就达几亿元。
对策建议
从就业形式上可把隐性就业者分为两类解决:第一类是已稳定就业的人员,他们的工作和收入都相对稳定,也有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负担能力,解决与原企业的劳动关系,对本人工作生活影响较小,对其他职工来说也能理解,对社会来说不会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先以这类人员为突破口,用1年左右的时间解决。
第二类是临时就业人员,他们的就业状态和收入不稳定,负担社会保险费的能力有限,可以采取过渡政策,即保留社会保险关系3年,在此期间,积极帮助其提高就业能力,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促使其向稳定就业方向转化,争取在3年之内使大部分实现再就业。从地区上看,可以在就业压力小、下岗职工数量少的沿海地区加快推进步伐,带动内地。
具体政策建议是:
1、采取措施促使“隐性就业”显性化。采取登报、广播、入户调查等手段对隐性就业者进行清查梳理,使他们“浮出水面”。对确实难以查清的,可以采取“反证法”,由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向其推荐两次就业机会,如两次都不去的,即视为已有职业。
2、对已经实现稳定就业的下岗职工,签订“双重劳动合同”,原企业可按劳动法有关规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转移社会保险关系;已在新单位实现稳定就业的,原企业可按劳动法有关规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保障部门督促新单位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并帮助其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对已领取营业执照,从事个体经营或开办企业的,原企业可按劳动法有关规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将人事档案转到当地就业服务机构,其个人可按照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实行个人缴费,接续其过去的社会保险关系。
3、对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或岗位,从事一些临时性工作或临时性个体经营活动的下岗人员,要动员其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签订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酌情发给基本生活费,代为缴纳社会保险费;同时,开展再就业培训,提高其素质和就业能力,并帮助其落实促进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在其收入稳定,或领取营业执照后解除劳动合同和协议,并可将三年期限中余下的生活保障费一次性发给本人。
4、加强对企业用工和履行社会保险责任的监督检查工作。发现企业使用下岗职工而未签订劳动合同,或未履行各项社会保险责任的,要督促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和承担社会保险责任,并依江予以处理。
5、搞好政策宣传,促使职工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就业观念,树立一批下岗职工积极实现再就业并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作。
-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税收问题
433人看过
-
下岗职工再就业可行之路
161人看过
-
按比例接收下岗职工就业
314人看过
-
下岗职工应注意的十个问题
438人看过
-
加强就业服务工作,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
149人看过
-
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政策
79人看过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储金,是用于住房的一种资金。具有普遍性、强制性、福利性和返还性的特点。... 更多>
-
-
帮助下岗大龄职工就业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21帮助下岗大龄职工就业1、凡已与企业签订至法定退休年龄留职协议自谋职业,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大龄下岗职工,可以申请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1)签订留职协议时,女满40周岁,男满45周岁以上;(2)现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由于本人离异、丧偶、家庭成员病、残等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3)本人有再就业能力和求职要求,并服从再就业服务中心管理。2、符合条件的大龄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
-
下岗职工职业养老保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浙江在线咨询 2022-09-03一、对于最重要的保险责任,即养老金给付,给付年限要尽量拉长。特别是下岗工人以后的生活保障不够稳定,这点尤为重要。二、现金流的分配要合理。的收益主要在于其长期投资带来的复利效应。如果过早地大量领取保险金,会导致真到养老所需的时候账户积累反而会显出不足。三、缴费灵活。在投保前应当结合自身的收入水平和财务规划选择合适的缴费期。四、保费豁免。对于下岗工人这类经济保障不足的人群,保费豁免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有
-
国企下岗职工问题怎么处理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7若您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建立与用人单位协商,若协商不成可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
如何促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0t1、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提高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能力。t2、推动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为下岗职工提供方便快捷的再就业服务。t3、落实国家有关税收和小额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t4、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力市场管理,防止乱收费,切实维护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t5、发展第三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下岗职工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