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龙华区法院审理认为,徐X跟刘-Y均同意将5岁的小儿子变更由徐X抚养,法院予以确定。考虑到刘-Y的经济状况,判决刘-Y每个月支付小儿子抚养费450元,直至小儿子满18周岁。
徐-伟与刘-雯离婚时,法院判决两个孩子一人抚养一个。但是,刘-雯迟迟没有把孩子带走,也没有支付抚养费。徐-伟将前妻刘-雯起诉到海口龙华区法院,要求两个孩子都归其抚养,刘-雯一次性支付抚养费12万余元。(文中人名均为化名)徐-伟和刘-雯是在今年5月,通过龙华法院判决离婚的。当时,刘-雯已经离家外出打工3年,夫妻俩也持续分居。法院准许徐-伟和刘-雯离婚,两个婚生儿子一人抚养一个,徐-伟同时补偿给刘-雯5000元。但是,刘-雯没有固定住所,平时以打零工为生,一直没有把判给她抚养的儿子带走。今年6月底,徐-伟申请法院执行,希望刘-雯能把判给其抚养的孩子领走。但是,刘-雯只想把自己的户口迁走。“两个孩子一直随我生活,也是我支付抚养费的”,徐-伟想两个儿子都抚养。但是,他本身是残疾人,靠着在学校经营小卖部维持生活,“根本没办法解决父子3人的生活”。徐-伟说,自己和两个孩子的生活及教育费用,很多时候都要靠父母的退休金补贴。徐-伟希望拿回儿子的抚养权,但诉请刘-雯一次性支付抚养费12万余元。如果刘-雯不能一次性支付,希望她每个月支付800元抚养费。刘-雯同意把儿子的抚养权给徐-伟,但是她表示自己没有能力一次性支付抚养费,也没办法每个月给800元。刘-雯称,自己月工资1500元,只能每个月给孩子300元抚养费。海口龙华区法院审理认为,徐-伟跟刘-雯均同意将5岁的小儿子变更由徐-伟抚养,法院予以确定。考虑到刘-雯的经济状况,判决刘-雯每个月支付小儿子抚养费450元,直至小儿子满18周岁。(文中名字为化名)
-
夫妻离婚后,非直接抚养方负担子女抚养费标准
100人看过
-
离婚后夫妻共同抚养权是怎样分配的
69人看过
-
离婚夫妻生下孩子后,谁来承担抚养费用?
152人看过
-
夫妻离婚抚养费怎么付离婚抚养费要怎么给
156人看过
-
离婚夫妻的孩子该怎样分配抚养权?
316人看过
-
夫妻离婚的,怎样可以不给抚养费?
60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夫妻离婚财产怎么分配,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及财产分割抚养费如何承担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101.婚姻存续期间双方取得的财产均属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归夫妻共同所有和负担,一般是一人一半。如果一方有过错,分割财产是可以少分或者不分;2.对于孩子抚养问题,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综合衡量父母双方经济条件、居住条件、教育水平、是否有不良嗜好,以及孩子自身成长习惯等因素决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未抚养孩子的一方需要支付抚养费,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
-
离婚后夫妻双方应该怎样算抚养费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27《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七条后,一方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离婚后夫妻共同抚养权是怎样分配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6-12就是夫妻双方都有抚养权离婚后子女共同抚养就是夫妻双方仍然一起抚养孩子,这个在实践中是不能操作的。离婚抚养权一般归一方。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两周岁法院将根据双方实际条件按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原则确定孩子归属,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有权探视并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标准,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固定收入的20-30%支付抚养费;无固定收入的,由法院根据孩子实际支出、
-
夫妻离婚后双方还能分得抚养费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21夫妻离婚的并不是夫妻双方都需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只有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才需要支付抚养费。 对于抚养费的支付不论是由哪一方支付,支付标准都是一样的,但是支付的具体数额是不一样的,因为夫妻双方的收入水平是不同的。
-
离婚后,夫妻的抚养权应怎么分割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7离婚时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等。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