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一方:提前30日,试用期提前3日,用人单位违法不履行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合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可以立马走人。用人单位一方:劳动者有过错,可以解除合同;劳动者符合法定情形,提前30日或者多付一个月工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辞职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者在提出辞职时一般不能直接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的除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
劳动合同没写日期解除有哪些途径
422人看过
-
在我国劳动合同的解除有哪几种途径
76人看过
-
员工解除与公司的劳动合同途径
445人看过
-
保险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途径?
385人看过
-
买卖合同的法定解除的途径有哪些
200人看过
-
解除合同途径: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程序
158人看过
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终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终止劳动合同;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 如果单位未缴纳社保,没有签订合同,可以随时辞职。... 更多>
-
有哪些途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28什么方法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无过失辞退:用人单位提前30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劳动法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提前30天通知工会或者全体职工,向工会或者职工说明理由,听取工会或者职工意见后,再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最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送达劳动者,始发解除效力。 3、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第一步用人单位将解除
-
常见的三种劳动合同的解除途径哪些劳动合同怎么解除的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21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6条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三种;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既可以由单方依法解除,也可以双方协商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出现国家法律、法规或合同规定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时,不需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合同效力可以自然
-
解除合同的途径有哪些合同的解除方式包括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20解除合同,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一)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 (二)具备法定解除合同的条件。 注意事项: (一)合同解除一般只适用于单方违约的情形,在双方违约的情形下则比较复杂,要看哪一方的违约是根本违约,解除权的行使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从自我保护意义来讲,并不是只要对方违约就要解除合同,而要判断这种违约是不是根本违约,是否不采取解除措施就可能避勉给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也就是说,合同解除权的
-
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该向哪个部门举报?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途径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28应当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仲裁请求可以有两种:1、申请确认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违法,主张恢复工资,继续履行劳动合同;2、申请确认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违法,主张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双倍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
-
解除房屋租赁合同有哪些途径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3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途径有: 1、合同当事人协商解除; 2、因不可抗力、一方迟延履行致使履行不能的;或者出现一方明确拒绝履行等法定的解除事由的,当事人可通过行使法定解除权,来解除租赁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