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弃继承在什么时候无效
继承人因放弃继承权,致其不能履行法定义务的,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无效。就是说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后,如果这个做法使他无法履行应尽的法定义务了,那么之前放弃继承权这种做法是无效的。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遗产分割后表示放弃的不再是继承权,而是所有权。
二、放弃继承权后是否要仍然负担赡养责任
子女放弃继承权后不可以不赡养父母。不论是否继承父母的遗产,都需要对父母尽赡养义务。放弃继承财产是继承人的个人权利。继承人放弃遗产时,属于单方法律行为,在明确表示退出继承后,即可以发挥相应的法律效力,并且不用征得任何人的同意。
赡养老人属于个人法定义务。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如果未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被赡养人可以争取给赡养费的权利,比如起诉子女负担赡养费,而且法院在查明属实后,将会判赡养人及时给付赡养费。
所以从当前的法律规定看,放弃继承权跟赡养老人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即使继承人明确表示不继承老人遗产,但还是不能避免承担赡养老人的法定义务。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九条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权利。
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
三、继承权放弃声明公证书有效期多久
放弃继承公证书有效期是永久有效,除非遗产处置分割完毕。从公证书的效力看是以公证项的情形消失而终止效力,也就是说公证项的情形未消失前永久有效;从放弃继承权的公证书效力上说,无特殊情况时,在遗产未处置分割完毕之前有效,处置分割完毕之后则没有作用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九条 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n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权利。\n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
-
继承权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可以放弃
343人看过
-
债权人放弃债权在什么时候承诺是无效的额
98人看过
-
继承放弃应在什么时候进行表达理由
135人看过
-
放弃继承在继承人在世时书写是否有效
182人看过
-
继承人何时可以放弃继承,放弃继承的效力如何
316人看过
-
放弃继承的表示什么时候作出,被放弃继承遗产怎么处理
317人看过
-
怎么放弃继承权呢?什么时候放弃呢?贵州在线咨询 2022-12-14放弃继承权当事人必须以明示的方式作出;但没有规定具体的方式,当事人可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放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而放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应在继承开始后到遗产分割前作出。
-
在放弃遗产继承的时候,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能否做见证人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09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能做见证人(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前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不能以自己名义参加民事活动和承担民事责任。 (2)继承人、受遗赠人。因他们与遗嘱有直接利害关系,有可能影响遗嘱人自愿表达其内心意志,再者他们的证明难以保持客观性和真实性。 (3)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由于利益关系的影响,难以保证其证明的客观性、真实性。
-
放弃继承权无效后果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02放弃继承权无效的情况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损害代理人的无效代理行为;继承人收到胁迫、欺诈放弃的,不是本人真实意思的表示。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
-
2022年什么时候放弃房产继承权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4放弃继承权不等于放弃所有权。遗产继承权指继承人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享有的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所有权是指对所有物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
什么时候起诉才能放弃继承权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19遗产处理前应提出放弃继承权。遗产分割后,放弃的不是继承权,而是所有权。继承人应以书面形式放弃继承。口头表示放弃继承,本人承认,或者有其他充分证据证明的,也应当认定其有效。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表示放弃继承。未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到期未表示的,视为放弃遗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