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本条关于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驳回申请、不予公告商标的程序,申请注册的商标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或者与他人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或者初步核准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局不予受理,不予公告。本文还规定了具体的程序。第一,驳回申请或者不予公告的,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商标注册申请人。即对不符合注册条件的商标注册申请,商标局应当向商标注册申请人发出驳回通知书,而不是口头通知申请人。第二,商标注册申请人对商标局的驳回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根据本法,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处理商标争议。因此,本条规定,商标注册申请人可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复审后,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将复审决定书面通知申请人,不得口头通知。第三,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本次商标法修改增加了这一内容。原《商标法》规定,对商标局驳回或者不予公告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申请复审,由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终局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本修正案增加了对当事人诉权的规定。一是为当事人提供司法救济手段,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权益;另一方面,它也符合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的规定。被告是商标评审委员会
以上是关于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棘手的法律问题,您有委托律师的想法,我们有很多律师可以为您提供服务,我们也支持在指定区域在线选择律师,他们都有相关律师的详细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32条
-
关于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十条的解释
465人看过
-
产品质量法释义第二十二条、二十三条
281人看过
-
司法解释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判决
486人看过
-
解释人身损害赔偿第三十二条
306人看过
-
【破坏耕地罪】刑法解释:第三百四十二条
153人看过
-
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
293人看过
商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牌子,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商标的本质作用是区别商品的来源或服务的提供者。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 更多>
-
商标评审法第四十二条怎么解释?河南在线咨询 2022-09-19当事人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供外文书证或者外文说明资料,应当附有中文译文。未提交中文译文的,该外文证据视为未提交。对方当事人对译文具体内容有异议的,应当对有异议的部分提交中文译文。必要时,可以委托双方当事人认可的单位对全文,或者所使用或者有异议的部分进行翻译。双方当事人对委托翻译达不成协议的,商标评审委员会可以指定专业翻译单位对全文,或者所使用的或者有异议的部分进行翻译。委托翻译所需费用由双方当事人各
-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司法解释第四十二条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1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二条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对原告的起诉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7日内不能决定是否受理的,应当先予受理;受理后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 受诉人民法院在7日内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的,起诉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或者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
-
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解释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14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保险合同对赔偿或
-
第二十二条与司法解释三第七条矛盾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6《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并不矛盾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只是把视为单方赠与的情况用条文的形式给明确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
-
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第五项如何解释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8没用法律上的解释,《》第三十二条规定了“婚姻感情确已破裂、经调解无效准予”的五种情形,其中第五种情形规定:“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形”,主要是指下列情形:一、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的疾病,或一方有生理缺陷及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二、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三、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