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经济诈骗一定要保存好相关诈骗证据,第一时间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向公安机关提交证据的同时,如实回答被骗的相关事实,公安机关会进行立案处理。如果公安机关不给立案或者不处理,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法制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督查部门提出控告,在报案的同时还可以提请法制部门提前介入监督受案情况。
如何判定经济诈骗
法律上没有“经济诈骗罪”的说法,这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我国现行法律上所讲的经济诈骗主要分一般诈骗、合同诈骗和金融诈骗,那么经济诈骗罪认定的条件
1、客体要件。经济诈骗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必须涉及到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的时候才能算是经济诈骗罪,而有的犯罪活动不涉及到所有权的问题的时候则不属于本罪的范畴。而从犯罪对象上来说,犯罪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者个人财物。
2、从客观要件上来说,在犯罪方法上使用是欺诈方法来非法获取财物的所有权,而从形式上来说主要有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情况,通过这两种方法来使行为人作出错误的行为。
3、主体要件,经济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是达到了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在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致,以非法占用公私财物为目的,因此在主观要件上具有故意性。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立案的材料来源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和处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
消费者被欺骗应该如何处理欺诈行为
226人看过
-
经济合同欺诈如何防范
96人看过
-
经济纠纷处理警察应该如何介入
290人看过
-
婚姻欺诈应该如何应对
83人看过
-
经济纠纷欺诈行为怎么处理
421人看过
-
经济诈骗罪的判决方式应该如何?
63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如何认定经济诈骗犯罪中的欺骗罪,欺骗罪应该如何认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7经济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 经济诈骗与普通的经济合同纠纷不同,普通的经济合同纠纷是指经济主体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因签约、履约而产生的争议,合同双方并没有非法占有的意图;而经济诈骗则纯粹是把合同当做诈骗的一种手段。现实中,经济诈骗与普通的经济合同纠纷往往很难区分,这主要是由于诈骗者采取了经济合同的伪装形式而使其主观意
-
民事欺诈如何认定立案标准,应该如何处理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04应这样认定民事欺诈案的立案标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
如何应对经济纠纷和经济诈骗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15针对经济诈骗案件所引发的维权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五种方式加以妥善处置: 1. 协商与和解。基于自愿及互谅的基本原则,通过与对方直接对话的形式,阐述事实、阐明道理,明确责任归属,进而达成和解协议,从而有效地解决相关纷争。 2. 投诉调解。当事人可以选择寻求调解途径,也就是借助于第三方的力量,对争议双方进行说服劝导、沟通协调,尽最大可能促使双方就纠纷问题达成解决方案。 3. 行政申诉。若当事人希望
-
如何在实践中区分和经济欺诈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1【合同诈骗】如何在实践中区分合同诈骗罪和经济欺诈实践中,经济欺诈行为往往和合同诈骗罪交织在一起,使人一时不易区分处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查明行为人的主体资格是否真实可靠。如果发现行为人签约时的主体就是虚构、假冒的,无营业执照,无办公地点、无资金和货源等重大不真实情况,基本上可以判定属合同诈骗,如果主体资格真实还应进一步查明其他情况。 2、查明行为人有无履行能力或具有有效的担保
-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欺诈行为应如何处理?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14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第十九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商店提供商品应当明码标价。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