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房产中介为了抢生意,自行编造房屋出售信息,垄断房源,实行不正当竞争。
在目前房地产市场火爆、卖方占市场绝对主导的形势下,一些房地产中介为争夺紧俏房源,常常在未取得客户独家代理授权的情况下,即排除对方选择其他中介的权利;或在客户仅作意向出售登记,尚未正式与买方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即进行网签操作,从而起到阻碍出卖人另行委托其他中介公司再进行代理出售的目的;或实际控制性价比高的房源仅供房地产投资客买卖;或恶意抢单引发打架斗殴;或为打压竞争对手,雇佣网络写手编造或宣扬对手的负面新闻大肆进行炒作;或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或与房地产开发经营单位串通捂盘惜售、炒卖房号,操纵市场价格等。
【案例一】提供虚假房产信息
陈先生一直想在二手房市场淘一套中意的房子,改善一下住房条件。一天上午,陈先生在网上看中了一套二手房子,于是和网上发布房源信息的中介取得了联系。电话中,中介经纪人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半小时后当他赶到那家房屋中介时,对方只字不提这套房子,相反却拼命推荐其他房子。我想看电话中说的那套房子!这房子卖掉了,我有更好的房子向你推荐!打电话到现在才半小时,怎么这么快就卖掉了?几经追问,陈先生此时才知道那房源信息是假的,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吸引购房者。
【案例二】自买自卖控制优质房源
2010年8月,王先生通过中介挂牌出售一套房屋,杨先生来该中介咨询,并对王先生的房子非常有兴趣。中介便联系王先生与杨先生签订了定金合同,杨先生支付王先生定金5万元,约定一个月以后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之后,中介公司意外发现这套房子已经被其他中介公司进行了网上合同备案。中介业务员马上联系王先生,王先生表示并没有和其他人签订过房屋买卖合同。
原来,在2010年6月王先生曾经委托其他中介挂牌售房,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买家,该中介为了独占王先生的这笔业务,竟然以业务员作为购房者制作了一份虚假合同进行网上备案,使王先生的房子不能通过其他中介交易。王先生马上联系原来的中介公司,要求撤销网上备案合同,但原来的中介公司不予配合。后因无法及时撤销网签,导致王先生无法与杨先生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王先生为此双倍返还了杨先生的定金。
-
黑心中介“霸王条款”购房需小心
432人看过
-
挂中介卖房报虚假吗
314人看过
-
小心房产交易虚假公证多
399人看过
-
小心虚假劳动关系
179人看过
-
房屋中介权责不明要小心中介的五种骗术
102人看过
-
小心房产中介公司跳单术
135人看过
房地产开发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通过有计划地开发和建设,将生地或毛地改造成具有供水、供电、供热、道路等基础设施和一定建筑水平的土地,并以一定的价格出售给购房者的过程。 房地产开发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土地获取、规划设计、施工建设... 更多>
-
房产中介的虚假信息是谁的责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07中介(居间人)的法律责任是什么?房产中介在提供居间服务时,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的重要事实有:①房屋的权属情况;②房屋的抵押、典当等权利限制信息;③预告登记、异议登记等登记信息;④出售人与买受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如果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委托人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如果由于中介公司未核实权属情况和抵押情况,造成委托人解除合
-
关于中介虚假宣传学区房的问题浙江在线咨询 2023-10-2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二条 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二手房中介虚假宣传怎么办台湾在线咨询 2024-09-17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虚假宣传无疑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及公平交易的基本原则,因此在我国属于违法行为。首先,我们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下简称“广告法”)的第九条。该条款明确指出,任何广告都必须保持真实性,严禁采用欺骗或误导公众的手法进行推广。 在民法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的第一百零一条同样强调了合同内容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再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
-
卖房者与中介有关虚假宣传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31购房者如果遇到卖房者虚假宣传,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购房者可以向房地产管理部门、工商行政机关进行投诉,有相关的职能部门对开发商作出相应的处罚。 2、集体维权。业主们可以自发组成维权联盟,共同收集证据,共同起诉。 3、委托律师代理起诉。委托资深的专业律师可以让胜诉的几率更大,律师更懂得维权的方法。集体委托律师,费用不会太高,且节约自己的时间。 4、制造舆论。可以通过论坛、报
-
如何应对二手房中介虚假宣传?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10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虚假宣传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及公平交易的基本原则,因此被认定为违法行为。针对此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九条规定,任何广告必须保持真实性,禁止采用欺骗或误导公众的手法进行推广。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零一条强调合同内容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赋予消费者向卖家索取真实、详细、全面的商品或服务信息的权利,并禁止商家进行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