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业户口是计划经济时代划时代将户口划分为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两种类型,农业户口指的便是靠自己生产口粮的居民,非农业户口则是指靠国家分配口粮的城市户口居民。农户与非农户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商品粮的因素),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最主要的区别是非农户口不再享有土地分配权和使用权。
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的共同点
1、户籍制度与农民的经济权利平等。
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人的天性。经济利益则是实现幸福生活的源泉,正如任何社会都不能离开经济基础而存在一样,任何个人也都不能离开经济利益而生存。因此,经济权利构成了公民整个基本权利体系的基础。经济权利实现的平等程度直接制约其它基本权利实现的平等程度。农民还要面对各种不平等的消费、社会保障政策。比如农话比市话贵,农业用电比城市用电贵,等等。在社会福利方面,长期以来,国家每年为城市居民提供几百至上千亿的各类社会保障,城市职工享受退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多项社会福利,农村却只有少量贫困人口享受一点微薄的社会救济。
2、户籍制度与农民人格权利平等。
人格权是个人置身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格权利平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内涵,也是人权保障的基本内涵。现行户籍制度所确立的二元社会结构造就了我国公民人格权利不平等的现实。现阶段,我国城市失业和下岗现象日益严峻,许多地方政府把外来务工的农民看作是城镇职工就业的障碍,从而制定了一系列排斥和歧视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某种意义上,农民本来只是一种职业称呼,专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应该和从事其他任何职业的人一样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而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却把整个公民划分为农村人口和非农村人口两大阵营,农民不只是一种职业称呼,更是一种不可轻易变更、且需世代承袭的身份。
户籍制度的这种身份制性质,让城镇户籍具有了溢价。因为农村居民不享受政府福利,城镇居民则可以享有一定福利,这样,相对于农民,城镇户籍就具有了非常高的价值。同样,大城市户籍对于小城市的城镇居民也具有不菲的价值。户籍在黑市上的交易价格,比如向有关人员行贿的支出,大约可以代表其实际的价值。今天,农民要交出的土地的市场交易价格,大约也可以代表城镇户籍的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七条公民应当自年满十六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
户籍性质是农业还是非农业,户籍和籍贯有什么区别
159人看过
-
户籍和非户籍的区别及其影响
442人看过
-
龙岗户籍和学区户籍和区别
280人看过
-
农村户口是农业户籍还是非农业户籍
84人看过
-
农业户籍和城镇户籍的差别
318人看过
-
户籍在农村的非农户口算农村户口吗
140人看过
户籍是对自然人按户进行登记并予以出证的公共证明簿,记载的事项有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亲属、婚姻状况等。它是确定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基本法律文件。 中国户籍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农业户籍,也就是农村户口;另一种是非农户籍,也称城镇户口。... 更多>
-
居民户籍与非农业户籍区别澳门在线咨询 2024-03-08居民户籍与非农业户籍区别有三种,分别如下:1、两者本质不同。城市户口指的是不享受土地分配的城市居民所持有的,靠国家分配口粮的城市居民户口;2、两者就业不同。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城市有一个劳动再就业的政策;3、两者教育不同。城市相较于农村地区拥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且对于城市户口的居民槛较低,农村户口门槛更高。
-
上海非农村户籍或农村户籍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31.上海非农村户籍或农村户籍?两者的赔偿标准相差近一倍。 2.对方不予赔付,建议尽快起诉,人身损害诉讼时效为一年且防止对方财产转移。 3.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鉴定费,误工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律师费等。 4.本人代理上海三年最大交通案,死者家属获得高达106万余元的赔偿,能提供更全面的解答。
-
农村户籍是否可以转变为非农户籍?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2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迁移户口本身并不等同于“非转农”。具体来说,如果当事人的户口是非农业户口,即使迁移到农村落户,仍然属于非农业户口或者居民户口。此外,户口迁入当地后,仅具有挂靠关系,并不属于当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此并没有迁移的必要。当事人可以事先咨询户口迁入地的辖区派出所工作人员,以对方的具体答复为准。
-
户籍在农村的非农户口是什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27户籍制度中没有城镇户口这个概念,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之分。打个比方在农村村镇学校的在编人民教师户籍属于非农业人口,而其配偶或子女也许是农业人口,但这户人的户口本只有一个,只不过户籍中的人口类型不同罢了。
-
农村户籍是城镇户籍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20农村户籍还是城镇户籍?城镇的,职工缴纳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为8%、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2%、失业保险为0.5%,合计缴纳比例为10.5%,工伤和生育保险费个人不缴纳。单位缴纳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为21%、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11%、失业保险为1.5%、生育保险为1%、工伤保险基础费率为0.5%,合计缴纳比例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