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解除合同的相关规定
《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四条【解除权行使期限】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第五百六十五条【合同解除程序】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的效力】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解除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是怎样的
如果通过法定解除或约定解除的方式来解除合同,就会大大降低因解除合同而带来的法律风险。法定的解除是指只要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约定解除应以双方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为准。
解除合同是是有期限的一定应在法律规定(一般为一年)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内要求解除,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件,对合同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一般来讲,合同起草方可以掌握合同的主动权,将己方的合同权利通过合同条款得到充分体现和有力的保障,甚至对己方更有利一些,同时可以有效防止对方起草合同对己方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对方可能设定的陷阱。
解除合同过程中最容易产生风险的地方是解除合同的程序及解除合同条件的理解上,解除合同一般应当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在解除合同时一定要特别的注意,随意的解除合同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在解除合同时如果对方有异议,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在行使合同解除权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解除合同的通知送达对方的手上,并留有证据。以免在是否已经解除的问题上发生争议。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解除合同过程中最容易产生风险的地方,是解除合同的程序以及解除合同条件的理解上。
三、解除合同需要怎么做
合同解除一般是需要签订终止协议的,为避免今后因为合同终止产生纠纷,当事人双方签订终止协议,约定合同解除后的相关事项具体怎么处理。签订终止协议后,那么原合同就会终止,归于消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
合同解除的相关规定及解除程序概述
480人看过
-
承包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规定——民法典解析
191人看过
-
单方解除合同相关法律规定和法定条件
456人看过
-
购房合同解除后赔偿的相关规定
104人看过
-
分析合同中自动解除的相关规定
350人看过
-
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是什么,有什么相关规定
484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租房合同提前解除法律相关规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3-11-27签订的租房合同,能提前取消。如果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或者一方可以在支付违约金后解除合同。 如果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应当按照约定赔偿违约金,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如果双方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可以按照实际造成的损失承担违约责任。
-
我国有关合同解除的相关规定有什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61.后契约义务存在的理论基础依然为诚实信用原则。 2.《民法典》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这一规定明确了后契约义务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 3.除此之外,《民法典》的其他条文对后契约义务也有所反映。如第266条关于承揽人保守秘密,不得留存复制品或者技术资料的规定,因委托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破产致委托合同终止的,受托人仍应继续处
-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委托合同如何解除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8解除委托合同的方法 1、协商解除 委托合同中的当事人,即委托人和受委托人都有任意解除合同的权利。用首段的例子来说,就是当事人和律师都可以提出解除合同,但是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 2、自然解除 出现委托合同约定的情形时,合同自然而然终止。 3、《民法典》规定终止的情形 在发生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时,除当事人另有约定或根据委托事务的性质不
-
不定期租赁合同的解除合理期限的相关规定。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1所谓不定期租赁,是指当事人双方未明确约定、依法又不能确定租赁期限的租赁。不定期租赁合同的解除合理期限的相关规定:不定期租赁与未约定期限的租赁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双方未约定租赁期限的,如果在合同成立后就租赁期限达成补充协议,或者根据合同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能够确定期限,那么,这种租赁仍为定期租赁。不定期租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出租人和承租人在租赁合同中没有约定租赁期限或者约定不明确; (2)双方当
-
法定合同单方解除权的相关法律问题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30(1)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2)因拒绝履行主要债务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3)因迟延履行主要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4)因迟延履行或有其他违约情形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 《刑法》第九十二条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