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通知解除的约定和法定情形有哪些
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和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合同通知解除的约定和法定情形有:
(一)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二)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三)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等。
二、约定解除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在合同订立时,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合同解除的条件,在合同生效后履行完毕之前,一旦这些条件成就,当事人则享有合同解除权,从而可以以自己的意思表示通知对方而终止合同关系。
二是在合同订立以后,且在合同未履行或者尚未完全履行之前,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原合同之外,又订立了一个以解除原合同为内容的协议,使原合同被解除。这不是单方行使解除权而是双方都同意解除合同。
法定解除是合同解除制度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
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
抵销
抵销是指互负到期债务的当事人,根据法律的规定或双方的约定,消灭相互间所负相当额的债务的行为。
抵销可分为两种形式:法定抵消、约定抵消
法定抵消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且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使相互间所负相当额之债务归于消灭的意思表示。
三、约定解除权合同与附解除条件合同的区别
(一)在合同中附解除条件,是当事人以意思表示限制合同的效力,当解除条件达成时,无须任何一方当事人主张解除权,该合同即自动且当然地失效;
而在合同中约定合同的解除条件,在当事人所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合同并不当然且自动地失效,解除条件的成就只不过是赋予一方当事人以解除权,只有当该当事人行使解除权时才能使合同实际解除。
(二)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在解除条件达成时,合同一般是向将来失去效力,而合同因当事人行使解除权而失效时,既有向将来失效的,也有溯及既往失效的。
-
没有约定合同的解除情形的如何解除合同?
287人看过
-
单方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解除合同可以约定吗
446人看过
-
约定解除合同通知书
444人看过
-
解除合同通知书范文以及解除合同的情形是哪些?
320人看过
-
合同解除情形能约定吗?
372人看过
-
有哪些法定的情形可以导致合同解除
256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合同没约定解除情形有哪些情况下应解除合同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1-22律师解答 合同没约定解除情形,解除的方式为协商解除,或者在出现法定解除事由时解除。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之后可以解除合同,在出现不可抗力、对方不履行义务等情形时,也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
-
合同法定解除的情形必须通知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3-12-19合同法定解除的也应当通知对方当事人,如果未通知对方的,则合同解除对对方不生效,合同继续有效,对方仍然可以要求履行合同。对此《民法典》也有明确规定: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
-
民法典规定合同解除有哪些情形,法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09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无法达到合同目的; (二)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未履行; (四)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和不法定情形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11(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可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时履行。 (2)预期违约。履行期尚未届满,债务人明示或默示毁约,这种行为被称为预期违约。所谓明示预期违约,是指债务人以通知或声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将不履行合同。所谓默示预期违约,是债务人以行为表明其到期将不履行合同。 (3)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
-
有哪些法定情形可以解除合同天津在线咨询 2023-09-28解除合同的情形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但不是有不可抗力就可以解除合同,而必须是由于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才能解除合同。 (二)与主要债务履行相关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预期违约 指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2.迟延履行 指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三)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指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