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执拗“逼”做检查患者侥幸“捡”回一命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4 15:35:13 481 人看过

医生执拗“逼”做检查患者侥幸“捡”回一命本报讯(通讯员刘洪静记者余乐)患糖尿病头昏不是很正常吗,医生却逼着患者做检查,患者暗自嘀咕:莫不是开大处方做大检查?结果出乎意料,脑部竟有一个巨大脑膜瘤!任先生身患糖尿病一年多,症状是较为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口渴、多饮。但近来却感觉头昏,春节后他来到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调整血糖,讲述病史时说了一句,有时头昏。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神经外科主任刘传杰建议他立即做核磁共振检查。任先生不太情愿,觉得头昏不算严重,可能过几天就会自行缓解,做核磁共振多此一举。但刘传杰坚持这项检查很必要。任先生只得从命,不料检查结果令他大呼意外,脑里藏着一个直径达8厘米的巨大脑膜瘤,据称很罕见。汉阳医院神经外科立即组织院内专家会诊,经充分的术前准备,日前成功为任先生摘除脑膜瘤。该院神经外科刘传杰主任医师介绍,哪怕身体出现细微的异常反应时,患者也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特别是脑部的疾患,尽早检查可以杜绝病情发展、恶化。

一、精神病嫌疑人分类关押的条件是什么?

先关押,然后做鉴定,鉴定结果为精神病的,释放。间歇性在未发作期间犯罪的应当关押,并负刑事责任。只有严重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患者,在发病期受精神病症状的影响而实施的作案行为,才有可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而轻性精神障碍(人格障碍、神经症等)患者,一般都要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即使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如果他们的病情减轻或者是在恢复期或是间歇期触犯了法律,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18: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监护相关文章
  • 患者外出检查制度
    婚姻状况证明
    1、检查医嘱下达后,责任护士负责整理好床单位(盖好被服,液体、微泵、吊杆等)。2、带简易呼吸囊,有口插管者检查口插管是否能与呼吸囊衔接好,无口插管者,要带加压面罩。一、注射死刑的流程死刑犯注射死刑全过程如下:1.执行人员将与注射泵相连的针头扎进死刑犯的静脉血管,与平时的静脉注射完全相同。这一过程中,执行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2.执行人员对注射泵进行适当调节,执行号令发出后,执行人员按一下注射泵上的注射键,药物开始注入死刑犯体内。很快,电脑显示屏上的脑电波从有规律的波动变成几条平行的直线,脑电波的前后变化被清晰地印在纸上。这将作为死刑报告的主要内容。3.将由法医根据心跳、呼吸等来确认罪犯死亡。二、人口普查需要什么证件请准备好户口本、身份证,整理好家庭成员基本情况,欢迎普查员来家。中国人口普查是由国务院发布命令,制定调查方案,经过必要的准备,统一组织进行的人口调查。新中国成立后前3次人口普查
    2023-03-30
    202人看过
  • 安全生产过程中如何克服“侥幸心理”
    在工作中,有些职工经常会认为:设备有些小毛病,不会出大问题;工作就一小会儿,不戴安全帽也没事这些都是侥幸心理的体现。而因侥幸心理造成的事故数不胜数。事实告诉我们,安全工作来不得一丝虚假,侥幸心理要克服。侥幸心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为小节无害。认为小失误可以原谅,可以理解,这是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的表现。二是从众攀比。不把安全生产法规制度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而是把眼睛盯在别人身上,特别是看到他人因违规生产没得到惩罚,心理不平衡,觉得他能这么做,我也可以,最终引发事故。三是过高估计自己。干别人不敢干的事,甚至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事。上面三种心理都是在拿自己的生命作赌注,将生命当儿戏。要克服侥幸心理,首先每个职工要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并把安全生产法规作为工作岗位上的行动指南和防范生产事故的法宝。同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树立防范意识,认识事故危害,提高操作技能,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2023-04-24
    466人看过
  • 医生误诊患者索赔金额调查
    对由于误诊所造成的损失,可以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
    2023-07-12
    63人看过
  • 女司机酒后开车被查个正着侥幸心理作怪
    随着酒驾整治力度的加大,多数市民已经养成了酒后不动车的习惯,但仍有少数人抱着侥幸心理,喝酒后仍上路开车。6月15日,山东东营广饶交警就查到了这么一位女司机。为进一步持续加大对生命安全负责,向交通事故宣战整治力度,为确保辖区道路的畅通与人们的出行安全,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6月15日晚,广饶大队组织开展了夜查酒驾整治行动,重点查处酒后驾驶、涉牌涉证、超载、超员等各类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夜查过程中,一女性驾驶员被查,经测试其为酒后驾驶,目前正在接受处理。民警提醒广大驾驶员莫心存侥幸,酒驾上路害己害人,还需遵守交通规则,平安出行。
    2023-06-08
    396人看过
  • 心存侥幸偷税国法税法不容
    日前,新疆石河子国税局税务违法案件举报中心接到一群众举报称:石河子隆重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有税务违法行为。经查,该企业1998年3月-10月采取内、外两套帐的办法,少申报销项税额18.50万元。另查明,该企业为其所属的分支机构玛纳斯分公司(系独立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7份;接受外单位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份。该企业领导直接授意会计进行税务违法活动,不顾税法的严肃性,情节恶劣,已造成国家税款大量流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条、国税发[1998]66号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税务机关作出如下处理决定:补缴增值税5.54万元,对偷税行为处以罚款9.2万元,对未按规定开具发票的行为处以2000元罚款,对未按规定取得发票的行为处以100元罚款。
    2023-06-07
    243人看过
  • 华东地区医患关系调查:只有10%患者信任医生
    近日频繁发生的患者伤医事件,白色暴力不断刺激公众神经。10月17日,多名患者家属打砸上海中西药大学附属某医院,并拉扯打骂医务人员;10月21日,医生熊旭明被患者家属围殴,眼角受伤、脾脏破裂;10月25日,浙江温岭第一人民医院,一名医生被刺身亡,两名医生受伤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10天里全国共发生6起患者伤医事件。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恨和矛盾才能让患者将尖刀和拳头抡向诊室里的医生?伤医案件医患关系,缺乏信任不难发现,三级医院、地区性中心医院成医疗纠纷重灾区。这类医院诊疗量大、疑难险症多,一旦治疗效果与患者预期不符,容易出现矛盾;还有一些患者排两三个小时队,医生三五分钟就打发了,心存不满,却没看到有些医生一天看几十个号,连水都不敢喝!恶性伤医事件的背后,是医患信任关系的降低。据一项华东地区30家医院医患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0%的患者信任医生。不少市民和网友对近年来频频发生的伤医事件感到愤怒。网
    2023-06-09
    121人看过
  • 侥幸心理成“酒驾”罪魁祸首
    12月2日,吴兴法院一天宣判了5起危险驾驶罪案件,被告人卢某、张某等5人被判处拘役,并处1000元左右的罚金。这个酒驾数量也够多了,它再一次向开机动车的驾驶员们敲响了警钟。酒驾、醉驾为什么会这么多,为什么会屡禁不止?酒驾、醉驾者为什么会屡教不改?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侥幸心理在作祟。有的人喝了酒,侥幸今天交警不会查到自己的头上,结果正好被查抓;有的人自作小聪明,选择一条从不设岗查酒驾的道路走,认为是很安全可靠,结果被查抓;有的人认为自己今天喝酒并不多,即使是被查,也不会查出什么名堂来。这次5起酒驾被告人之一的卢某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人,出于侥幸,他喝了杨梅酒开车出去时,结果在半路上被交警查获。还有的人喜欢耍点小滑头,喝酒后一旦发现交警查酒驾时,他眼明手快,赶紧换旁人帮助代理开车,想以此来蒙混过关。张某属于此类型。还有的认为自己口才好,以酒壮胆,想用诡辩过关。有的想通过大吵大闹或者佯装死猫蒙混过关。
    2023-06-08
    264人看过
  • 医院过度检查患者可否能要求赔偿?
    若医院有过度检查的情况,则患者是可以要求其进行赔偿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的,可以要求有过错的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且具体的赔偿数额,应当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因素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一)医疗事故等级;(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第五十二条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
    2024-05-09
    241人看过
  • 医生自制草药治伤险害命终赔患者6.5万元
    医生用自制草药治疗烫伤延误患者病情,自愿赔偿患者6.5万元,事后认为患者不当得利要求其返还,双方协商未果,医生将患者告上法庭。近日,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原告不服,上诉至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仍被驳回,维持原判。承诺10天治好烫伤今年3岁的秦小宝(化名)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期间,他跟随外公外婆在县城香山路附近居住。去年3月24日晚上,外公任强(化名)刚刚将滚烫的豆浆放在矮桌上,贪玩的小外孙秦小宝便把豆浆打翻,将自己整个左肩烫伤。任强立即将秦小宝送到县城香山路附近的一家诊所治疗,诊所医生成飞(化名)马上对秦小宝的伤口进行了基本处理,并给秦小宝打了消炎针。看着年幼、烫伤又比较严重的外孙,放心不下的任强便询问成飞是不是还有其他治疗方法。成飞告诉任强,他自己研制了一种草药,只要将这种草药每天敷在烫伤处,以秦小宝这样的情况,10天就能治好。没有多想,任强便接受了成飞的治疗建议
    2023-06-07
    156人看过
  •  医院因未能挽救患者生命而面临责任问题
    该段内容讲述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如果因为医疗技术上的疏忽或错误,没有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当的诊疗义务,从而导致患者遭受人身损害,这些医务人员应承担医疗技术损害责任。同时,文章列举了医疗机构过错的推定情形和三种特别的免责事由。在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如果因为医疗技术上的疏忽或错误,没有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当的诊疗义务,从而导致患者遭受人身损害,这些医务人员应承担医疗技术损害责任。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三、规定了三种特别的免责事由:1、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即使没有救活,也不承担医疗技术损害责任。2、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3、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
    2023-09-03
    230人看过
  • 肝癌患者吃蝎子自救不幸中毒丧生
    生喝蛇血、吞壁虎、煲蝎汤……听信强身健体防病治癌的“偏方”,不幸葬送了生命,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专家提醒,患者要尝试含毒物质治病时,务必要告知主管医生,防止出现严重中毒。吃蝎过量加剧癌症30多岁的广州男子因患局部晚期肺癌住院,有朋友推荐吃蝎子可以治癌,他和家人瞒着医生买了大量活蝎,直接用几十只蝎子煲汤,持续喝了一周,管床医生发现病人异常:排尿急剧下降,肌苷、尿素氮指标直线上升,患上严重肾衰竭去世。中山二院肿瘤科主任谢德荣副主任医师表示,三成肿瘤患者会尝试偏方,其中“吃蝎子”最热门。蝎子本身有药用抗癌价值,在安全剂量范围内可以起到以毒攻毒效果。但蝎子含神经毒素、肾毒素,在药用中要谨防和其他药物发生毒性反应,患者服用时务必要告知医生。吞虫饮血损害脏器无独有偶,一位粤西中年男因脾脏不适被送至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检查发现肝、脾、大脑有多处损害,其中大脑有明显肿块,医生怀疑是寄生虫进入脑神经诱发病变。
    2023-06-07
    291人看过
  • 两兄弟心存侥幸酒后驾车被罚
    3月13日晚,雨刚停不久,江西丰城籍徐某光和徐某平分别驾驶二轮摩托车相继被沙县交警大队执勤民警拦下,通过酒精测试仪测试徐某光乙醇含量为71mg/100ml,徐某平乙醇含量为75mg/100ml,两名驾驶人均涉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民警依法对徐家兄弟各处罚款2000元,扣12分,驾驶证暂扣6个月的处罚。3月13日晚,沙县警方查处一对亲兄弟酒后驾车交通违法行为。3月13日晚8时20分许,雨刚停不久,江西丰城籍徐某光和徐某平分别驾驶二轮摩托车相继被沙县交警大队执勤民警拦下,通过酒精测试仪测试徐某光乙醇含量为71mg/100ml,徐某平乙醇含量为75mg/100ml,两名驾驶人均涉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经进一步了解,民警发现徐某光和徐某平是一对亲兄弟,江西丰城人,当晚正逢亲戚来访,在家中聚会,两人都喝了些红酒、啤酒,饭后便抱着侥幸心理驾驶二轮摩托车离开,不想被执勤民警当场查获。民警依法对徐家兄弟各处罚
    2023-06-08
    151人看过
  • 办准生证乙肝患者可以检查出来吗
    准生证是夫妇想生小孩子前必须的准备手续,一般情况下只要是符合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政策,都是可以拿到准生证。准生证现在的叫法是计划生养服务证,在办准生证之前,女方要到计生治理部分指定的地点体检,需要开具怀孕化验证实。原则上乙肝大三阳办准生证是不受限制的,乙肝大三阳并不是遗传病,只要采取恰当的阻断措施,乙肝大三阳是不会传染给孩子的。现在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孩子出生之前都需要办准生证,又叫做计划生育服务证,这主要是为了从优生优育的目的出发,保证我国的人口增长更合理更优化,这就需要做一些相关的检查。乙肝小三阳能办理准生证,但是乙肝小三阳是传染性疾病,而且传染性较强,其传播方式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性传播。母婴传播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大部分是长期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且日后很有可能恶化。如果在发病期怀孕会把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怀孕也会加重乙肝小三阳女性的肝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对乙肝治疗也没有益
    2023-05-04
    226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企业不要侥幸面对
    企业不要再侥幸面对劳资关系■文/杨志勇《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之前,与劳动合同有关的法律依据主要是1995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保留了《劳动法》确立的劳动合同制度框架,是对《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补充与完善。面对《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所做出的新规定,企业应有相应的对策,以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企业不订合同要付二倍工资不订立书面合同会构成企业多支付工资的风险。《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而《劳动合同法》不再把是否签订书面形式的合同视为劳动关系建立的标志,而是更加强调“用工之日”在劳动关系建立中的作用。《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企业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
    2023-06-05
    363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监护
    词条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监护
    相关咨询
    • 因为患者有医保医生可否建议患者全面检查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2-23
      作为医疗机构,应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职责,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合理的医疗服务。医院不是盈利机构,它担负着面向社会大众的医疗救助工作,为此我国法律对其有严格的要求。 我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管理服务的需要,可以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医疗机构应当为参保人员提供合理、必要的医疗服务。” 所以,作为一名医生应该有职业规范,并不能因为患者有医保就建
    • 患者在一家医院检查,医院未检查出宫外孕,能起诉医院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3
      医院如果在检查过程中有过错的,可以请求由此造成的损失,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
    • 侥幸逃税会有怎样的处罚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9-02
      1、逃税罪会受到的处罚。 2、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
    • 患者做B超检查宫内,大出血,切除一侧输卵管,医院有责任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3
      医院是否要责任,要专家做医院事故鉴定后才能判定。
    • 医院误诊,患者能诉请医院索赔检查费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01
      误诊不一定承担民事责任,若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的,需对误诊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