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私章与公章的区别是,法人不是具体的人而是单位。因此,法人章其实就是单位的公章。实践中,常有人将刻有单位法定代表人姓名的方形印鉴法简称为法人章,其实这是不对的,法定代表人印章是个人印鉴,法定代表人也不能简称法人,法人是企业是组织而不是实实在在的人。公司法人私章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太准确的叫法,准确来讲叫做公司法定代表人私章。区别于公司法人圆章,是方形小印鉴。使用人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如董事长、经理、厂长等。但是私章与公司法人章一样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公司法人章和公章一样吗
法人章其实就是这个组织机构的公章。公司法人的法人章就是公司公章。
实践中,常将刻有单位法定代表人姓名的方形印鉴法简称为法人章,这是不正确的,法定代表人印章是个人印鉴,法定代表人也不能简称法人,法人是企业,是组织,而不是一个人。
公章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印章。由于公安部对办理刻制印章的手续未作统一规定,所以各地公安机关对刻制印章手续的规定有所不同。根据刻制印章的种类不同,手续也不一样。
由于公安部对办理刻制印章的手续未作统一规定,所以各地公安机关对刻制印章手续的规定有所不同。根据刻制印章的种类不同,手续也不一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私刻公章并使用,毁灭证据是否违法
377人看过
-
私人账户是否可使用公章收款?
361人看过
-
合同章和椭圆章可以互换使用吗?
375人看过
-
盖章是否可以用法人章代替?
93人看过
-
法人签名是否是可以用法人私章代替
359人看过
-
合同章的盖章要求:是否可以同时盖合同专用章和公章?
91人看过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论,法人制度理论... 更多>
-
法人章和合同章可以共用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6合同公章和法人章不可以重叠,但不会因此而影响法律效力。 公章和合同章当然不一样。 公章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党政机关、司法、参政议事、军队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居民委员会或村委会等机构的法定名称章和冠以法定名称的合同、财务、税务、发票等业务专用章。 公章代表单位,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是法人权利的象征,在现行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审查是否盖有法人公章成为判断民事活动是
-
私刻假章并使用是什么罪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05私刻假章并使用是私刻公章罪,在认定刻字业承制公章违反治安管理的治安案件中,要注扁与伪造、变造、私刻公章罪相区别。后者不仅包括刻字行业,还包括其他有伪造、私刻或者仿造其他单位公章的单位或者个人。前者只是没有按照刻字业的管理规定承制公章,有的是因为一时的疏忽,或者主观认为,不会发生问题,存在侥幸心理。 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对于刻字业违反管理规定承制公章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法人私章可以用别人的私章签名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01法定代表人的私章可以代替签字。法人的私章一般不能代替签字。以法人的名义对外进行签订合同等民事活动,需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的代表签字,并加盖公司的公章。根据《民法典》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第四百九十条规定
-
的财务章和法人私章,公章,合同章可以同一个人保管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16财务章跟法人私章一定要分开放,财务法规有规定的!因为这两个章是开支票必需的,同一人保管,资金不安全。可以将财务章、合同章、公章交由会计保管,将法人私章交由出纳保管。
-
有公章和法人私章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6一般情况下认定为具有法律效力。能够证明有以下情况,可能造成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1、合同签署时间,所盖的章已被挂失。 2、盖章人属于无权使用章的人员,且合同其他当事方知晓此情况。 3、合同当事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5、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6、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7、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8、造成合同当事方人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