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民事责任不能免除,也就是该赔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自己难以支付则需要家人来支付。其次,只有完全丧失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才能免于刑事责任。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精神病人都可以免于刑事责任。
1、真的精神疾病
首先要说的是,精神疾病患者伤人是没有指向性的。不限于某个特定的人,如果你专门去伤害你的仇人,无论如何是很难用精神疾病解释的。比如杀医伤医事件的凶手,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亲人离世,家属心情难以平复,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拿着武器到医院里,有指向性地攻击,就无法用精神疾病来解释和开脱了。
但要注意的是,很多有精神问题的人,其实自己并不知道,更没有诊断证明。所以说不排除很多违法犯罪分子本身确实有精神问题。这个比例没有官方统计,但是应该比想象的高。
2、伪装精神疾病
答案很显然,没有一定经验的人想装精神疾病,非常容易被识破。大部分人其实都不知道精神疾病的特征,上来就吃屎喝尿,装得太过了。这也许在古代行得通,孙膑也是通过这个方法逃出庞涓的控制。然而现代医学对于精神疾病症状的观察要科学得多。许多特征性的症状是精神病人特有的,有经验的医生一眼就可以判断。
比如在回答量表的时候注意“诈病指数”,
这些问题就是要看看你有没有认真地在刻意装病。一些答案很明显的问题,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可能认为什么题目都反着答就可以装病,这真是大错特错了。
最关键还有精神疾病的病史,不仅要有精神科的就诊记录,还需要精神科医生早先开具的诊断证明。这些都是司法鉴定的重要依据。精神疾病可不是你说有就有的。
3、伪装成功
《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只有在完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才能免于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也就是说,犯罪时是否有精神症状是判断的重要依据。即使有精神疾病的人,也具有发作期和缓解期。不管是强迫症、抑郁症还是精神分裂症,在缓解期的时候看上去和正常人别无二致,甚至感觉比一些上班族还要健康。在这段时间,是完全有能力和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但如何鉴别患者犯罪时属于发病状态?人的判断免不了主观,连特朗普都可以在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美国多名精神科专家诊断为精神疾病,不具有担任美国总统的资格,但其实精神疾病并不是你想诊断就可以诊断的。简单地说,没有接触当事人并且获得授权,精神科医生就不能做出诊断。
有些人认为只要有精神疾病,就可以犯了白犯。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首先,民事责任不能免除,也就是该赔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自己难以支付则需要家人来支付。其次,只有完全丧失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才能免于刑事责任。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精神病人都可以免于刑事责任。
4、逃脱刑事责任
2013年《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予以强制医疗。
如果精神疾病患者在发病期伤人,可以不受法律制裁,但是一定要强制住院治疗。即使逃脱死刑,也不会完全自由,很多会被强制治疗,因为你有伤人杀人的行为,可能需要去隔离治疗,或者是长期强制和精神病人共同生活,直到被医生认为病情得到控制。
患者还需要长期服药,精神疾病的药物可不是想不吃就不吃,因为神经科医生、护士和护工每天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督促患者完成吃药的任务。如果你进入精神病院就变得跟好人一样,说自己瞬间好了,可没有那么容易。
-
“我有精神病,犯罪也不会坐牢”,精神病人犯罪真的不用担责吗?
163人看过
-
精神病人犯罪的免责性是否存在?
302人看过
-
精神病人杀人是否可以免罪?
325人看过
-
神经病犯罪直接免责吗
426人看过
-
完全的精神病是否要关押?
59人看过
-
精神病的鉴定以及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罚
215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精神病犯罪如何免责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1我国刑罚总则第18条第一款规定,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精神病人发病时的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法律上所称的精神病来源于医学上的精神病,但两者界定的侧重点和意义不同,法律并不对精神病进行病理和种类上的划分,而仅仅是着眼于精神病患者的行为能力(即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以及责任能力的确定,从而判定其行为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我国刑法第18条专门规定了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一)、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刑法
-
为什么精神病人可以减免刑事责任,有精神病就可以犯罪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06因为行为人精神有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对行为的后果无法控制。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后果。但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
-
精神病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免除刑事责任,精神病人犯罪是否应当免责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08刑法第十八条将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区分为三种情况,即完全的精神病人、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缺乏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精神病人由于不具有辨别是非、判断善恶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他对自己的行为,
-
-
精神病犯罪可不可以立案?广东在线咨询 2023-04-28视情况而定。 1、无论什么性质的精神病人犯罪,都必须经法定的鉴定程序鉴定,从而确定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2、精神病人经鉴定,实施犯罪行为时没有行为能力的,不承担刑事责任。 3、精神病人经鉴定,实施犯罪行为时具有部分行为能力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精神病人经鉴定,实施犯罪行为时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精神病史不是法定的量刑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