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涉嫌刑事犯罪的,不属于共同犯罪。但《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构成共同犯罪。此外,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对从犯,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辟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必须是既遂犯罪?真相:是的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必须是既遂犯,造成他人直接损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提醒】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要件是什么?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要件如下: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犯罪对象为公众存款。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必须知道自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会造成扰乱金融秩序的危害,并希望或放任其发生。过失不构成本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辩护
1、行为人是否对嫌疑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事实知情,是否与其有犯意联络或共同故意;
在P2P类型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行为人是否明知嫌疑人未经银监会许可吸收资金,是否与嫌疑人存在共谋?
知情这一项行为人一般很难洗清主张自己完全不知情,辩护律师可以辩护的点在于行为人当时特定的历史政策背景。
针对涉P2P非法集资案件,2017年前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政策法规。
2016年8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2017年12月13日发布了《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
两份法规文件事实上是对P2P模式的合法性予以了肯定,社会一致认定P2P经整改验收备案后,其经营模式并不违法。
如果行为人行为主要在这个时间段,则可主张行为人当时无法判断嫌疑人的行为是否非法。
此外,犯意联络则是辩护律师可以入手的着重点,主观要件上的证据基本都是言辞证据,尤其是个人犯罪情况下,辩护的空间相对较多。
2、行为人是否在明知嫌疑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情况下,帮助其公开宣传;
如果行为人没有帮助嫌疑人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宣传,只是初步搜集资料交给嫌疑人,至于上不上标取决于嫌疑人的决定,自己完全没有决定权,则不构成帮助的从犯。
同时可以看行为人有无决定、批准、纵容、指挥非法吸收资金的资格和职权。
如果行为人发展的客户与其有特定的社会背景关系或者熟识则可以否定“不特定”,没有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高额收益利诱或给予回报可以否定“利诱性”
3、行为人是否获取佣金、提成、返点、好处费、代理费等利益。
行为人有没有在嫌疑人公司任职?是否是董监高?是否有股份?有无实际出资?是占干股还是参与实际经营管理?行为人有没有取得利益?是工资收入还是工资+提成?
现实中还有这么一种情况,行为人将嫌疑人吸收的资金放贷放出去,赚取利息差。
这种行为则可以考虑往非法放贷或者高利贷、民间借贷方面辩护,争取将罪名变成非法经营罪或直接将行为合法化以出罪。
主观方面可以从行为人寻找借款人或出借人的目的是为了放贷赚取利息还是为了吸收更多资金来入手。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一百七十六条
-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
281人看过
-
无息吸收存款能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78人看过
-
判罪结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344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属于三类犯吗
498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否违法?
115人看过
-
立案标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332人看过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
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不是非法从犯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30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故意的认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 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多采用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形式来非法吸收资金,比如以虚假销售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典型例子是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如果行为人明知道所在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
-
吸收公众存款属于非法吸收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12-08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众筹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3-0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众筹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是一种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 两者区别如下: 1、投资人参与度不同。众筹是将产品和更多的人连接,众筹强调的是一种参与感,这种参与是全方位的。 集资则是筹资人通过资金的聚集去做一个实业项目或进行资本的营运,在借贷中出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范围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0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违法所得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18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需要同时具备四个条件:(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以合法经营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宣传;(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偿还本息或支付回报;(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