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拨打120救人静候现场可否构成逃逸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4 14:54:00 478 人看过

交通肇事拨打120救人

被告人赵*龙驾驶他人吊车,吊车吊头过程中将由西向东横过创业新街的被害人貂-蝉女士刮倒,随后吊车左侧车轮碾压过其身体,致使貂-蝉当场死亡。事故发生过程中,被告人赵*龙主动拨打120救人,但当听到围观群众拨打110报警后,自己就没有再报警,而是静候公安干警的到来,如实供述了自己犯罪的全过程。

静候现场可否构成逃逸

本案争论的焦点在于被告人赵*龙是否构成自首。所谓自首,根据我国刑事第六十七条之规定,就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由上述可知,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本文认为,被告人赵*龙的行为构成自首。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可知,自首的本意是规劝犯罪分子作案后不逃避法律追究,并给犯罪分子一定的减轻处罚的机会,使之能够主动投案,以便节约司法资源。结合本案,被告人赵*龙虽没有主动打电话报警,但在交通肇事后能够主动拨打120,并听到围观群众有人打110电话报警,而未再打电话报警。按照公诉机关提供的现场勘查笔录及现场照片,被告人赵*龙完全有机会逃离现场,但始终没有离开,公安机关民警赶到后,在现场主动交代了交通肇事的全部经过,故赵*龙的行为应认定为自首。

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1)犯罪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没有逃离现场,在司法机关询问时交代自己罪行的;

(2)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

(3)在司法机关未确定犯罪嫌疑人,尚在一般性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自己罪行的;

(4)因特定违法行为被采取劳动教养、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强制隔离戒毒等行政、司法强制措施期间,主动向执行机关交代尚未被掌握的犯罪行为的;

(5)其他符合立法本意,应当视为自动投案的情形。由此可知,被告人赵*龙的行为也符合上述《意见》中的第二种情形,故法院对被告人这一行为认定为构成自首。鉴于其认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具有悔罪表现,给予其酌情从轻处罚。综合上述情况,故法院最后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的判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5日 06: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交通肇事后先移车后救助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不构成。(一)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不履行法定的抢救伤员与财产、报案、接受处理的义务,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二)对于张某是否存在离开事故现场的客观行为涉及到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问题。在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所以要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作必要的限定。(三)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标准是有离开现场的客观行为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即使肇事者将伤者送到医院,但其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即有逃
    2023-04-29
    51人看过
  • 120救护车撞飞行人致其死亡不施救反而迅速逃离现场构成交通肇事吗
    120救护车撞飞行人致其死亡不施救反而迅速逃离现场构成交通肇事。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
    2023-05-03
    444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逃逸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具体的法律规定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下,只要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就构成交通肇事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一、怎么认定交通肇事逃逸1、认定逃逸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
    2023-03-15
    436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逃逸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具体的法律规定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下,只要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就构成交通肇事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怎么认定交通肇事逃逸1、认定逃
    2023-04-19
    146人看过
  • 逃逸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明确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那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然而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交通事故的发生在我国的各地并不少见,驾驶机动车过程中难免因为各种原因发生一些交通事故。但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时积极解决相关问题,对于责任的认定与承担可以根据相关规定酌情减轻。一、被摩托车撞后肇事逃逸怎么办被摩托车撞了肇事逃逸了应保护好现场及时报警,提供证据给警方,便于尽快破案。摩托车属于机动车,机动车
    2023-03-08
    165人看过
  • 肇事驶离现场又返回是否构成逃逸
    肇事离开现场又返回现场仍然算逃逸,不过属于自首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
    2023-03-23
    26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现场驾驶人员肇事逃逸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4-08
      驾驶人员开车造成交通肇事,即使离开现场也不一定构成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为: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 1、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
    • 构成了交通肇事,现场逃逸了,肇事逃逸能否可以缓刑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30
      1、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他们的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不适宜放在社会上执行,所以不能适用缓刑。 2、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犯罪情节比较轻微,悔罪表现比较好,放在社会上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累犯不能适用缓刑。这是因为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主刑
    • 交通肇事后弃车逃离现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15
      依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规定,交通肇事后,无论是驾驶肇事车辆逃离现场,还是弃车逃离现场,都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都要接受《刑法》的处罚。 相关法条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第八十五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
    • 交通事故中一方在现场逃逸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28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那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
    • 交通事故中一方在现场逃逸,逃逸是否构成道路交通肇事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06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那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