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现行法律规定,根据员工工作年限及入职年限给予3-24个月不等的医疗期限;且,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员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延长期限一般系一年为限;对于法定医疗期的员工工资,企业依约支付,但最低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国企职工得了重病,一般来说都是有医保的。作为单位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助。工会也会出钱的,给予员工补助的。
国企职工是公职人员吗
国企职工不是公职人员。现在的公职人员现在只有一种,就是有政府公务员编制的,才能算是公职人员。国企职工属于企业,它的性质和私人企业的员工是一样的性质,都是属于合同聘用的合同工。
所以公职人员和国企员工,两者是两回事,是有区别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五条
(一)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六是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二条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
应对企业停工的措施
305人看过
-
出口企业退出有哪些应对措施
483人看过
-
针对国有企业渎职罪的刑罚措施
436人看过
-
国有企业辞职的防范措施
481人看过
-
反倾销与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
355人看过
-
企业辞退员工后的应对措施
257人看过
工会的成立对公司的意义有:在公司管理层和员工之间建起有效合理的沟通渠道;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关爱员工,体现组织的温暖等。 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 更多>
-
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企业对企业进行投资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2财务管理的重点:①筹资管理②投资管理③利润(股利)分配管理⑤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的难点:(一)投资决策它是以收回现金并取得收益为目的而发生的现金流出。企业的投资决策,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1.项目投资和证券投资项目投资是把资金直接投放于生产经营性资产,以便获取营业利润的投资。证券投资是把资金投放于金融性资产,以便获取股利或者利息收入的投资。2.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它是影响所及超过一年的投资。长期投资又称
-
企业改制工伤职工安置措施有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081.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原单位按月支付。2.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3.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护理费1.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2.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
-
企业夜间施工的技术措施有哪些澳门在线咨询 2022-12-101、建设单位应会同施工单位做好周边居民工作,并公布施工期限。 2、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设立群众来访接待处,并派专人负责。 3、建设单位委托环保监测机构测定夜间施工噪声影响范围,夜间施工作业产生的噪声超过规定标准的,对影响范围内的居民由建设单位适当给予经济补偿。
-
企业对童工采取哪些处罚措施?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0-23如果用人单位使用童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个使用童工每月罚款5000元的标准处罚;如果在使用有毒物品的工作场所使用童工,则按照《使用有毒物品的工作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个使用童工每月罚款5000元的标准,从重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命令使用者在期限内将童工返回原居住地交给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要的交通和住宿费用全部由使用者承担。使用者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预付款的规定期限进行
-
企业无端削减工资应对措施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16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过,变更劳动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且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另外,如果员工不同意变更,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因此,您作为员工,如果单位擅自调动您的工作岗位,您有权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