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哪里的法院立案
(1)地域管辖。一般是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针对合同案件还可以由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针对侵权案件,还可以由侵权行为地的法院来管辖。所以,你必须到一个有管辖权的法院去立案,才会被受理。比如,被告人户籍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在北京朝阳区,就应该由北京朝阳区的法院来管辖。
(2)级别管辖。一般的案件都是由区、县一级的基层法院管辖。如果案件标的额很大,如超过5000万,就应当在北京一中院或者二中院来受理,而不是区县的基层法院受理。
2、去该法院的立案庭或者派出法庭立案基层法院一般都设有派出法庭,有的地方由法院的立案庭统一立案,然后分到下面法庭审理,有的地方则分散到各法庭立案,最好事先打电话咨询相应法院。
3、需要携带哪些资料
(1)民事起诉状。应当写明原告信息、被告信息、案由、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致送法院、原告签名盖章并注明日期。注意事项:原被告身份信息如果是自然人,应当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职务、住址(可以是经常居住地)、联系电话,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写准确的名称(以登记名称为准)、地址(注册登记地址,如果实际营业地与登记地址不一致,应同时写明实际营业地,便于法院送达法律文书)、法定代表人及职务,联系方式。诉状应提交多份,法院留一份,每个被告一份由法院发给被告,原告自已也应当保留一份。
(2)当事人身份信息及委托手续。原告为自然人的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原告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需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被告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需提供工商局网站查询的企业信息打印件。如果委托其他公民代理的,还应当提供授权委托书以及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3)基本证据复印件。总的原则是诉状所涉及的人、事、物都要有相应的证据。证据复印件应提交多份,法院一份,每个被告一份由法院发给被告,原告自己留存原件开庭时质证。
(4)管辖证据。如果上述当事人身份信息、基本证据能够包括管辖证据,则无须单独提交。如果不包括则应当另行提交。比如口头借款合同,要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那么获得被告的户籍登记地址或者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证明就是管辖证据。
(5)再次起诉证据。针对以前起诉过的案件,比如离婚案件要经过六个月才能再行起诉等。
4、立案程序如何
取排队号——递交立案材料——审查不合格——修改——审查合格——编立案号——填写原告送达地址确认书——开具诉讼费缴费通知——去交费窗口或者指定银行交纳诉讼费——换领人民法院诉讼收费专用票据——将票据存档联交给立案法官——领取案件受理通知书。这只是一般的程序,具体到各个法院或者各个法院的不同法庭、不同法官做法会有所不同。
5、立案之后的事情立案成功后,立案的法院或者法庭会在三日内将案件分到具体审判人员手中。书记员会给被告送达起诉状、给予15天的答辩期等,确定开庭时间后,会通知原告开庭时间、地点及应携带的身份证件和证据原件,具体什么时候通知开庭,北京朝阳法院一般是20-30天通知。
-
民事诉讼立案如何处理,民事诉讼法院立案条件有哪些
135人看过
-
民事诉讼立案后还要去法院吗
296人看过
-
法院立案条件有哪些,如何成立民事诉讼
167人看过
-
民事诉讼案件立案法院选择
423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院会先调解吗,民事诉讼法院多久立案
231人看过
-
法院判缓刑人员如何去民事诉讼?
68人看过
基层法院管辖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对其所受理的案件在地域、级别和类型等方面所拥有的审判管辖权。基层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依法审理第一审案件,处理各类诉讼程序中的申请和上诉,以及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 更多>
-
民事诉讼怎么去法院立案?需要带些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9民事诉讼是专业诉讼活动,建议由专业律师代理,民事诉讼如何去法院立案的问题确定的一般步骤概括如下,个案中具体细节千差万别: 1、收集证据材料,请律师分析论证诉讼可行性; 2、准备原告、被告主体资料; 3、起草“民事起诉状”,编辑证据及证据目录; 4、根据案情确定管辖的法院,向该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5、法院受理后,原告预交案件受理费; 6、法院开庭审理,开庭前,原被告皆有15或30天的举证期,从收到举
-
行政诉讼法院如何立案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28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诉状后,应予以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 ①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 ②起诉是否符合法定起诉程序,即审查行政复议是否必经程序; ③是否重复起诉; ④起诉手续是否完备,起诉状内容是否明确。 经过审查,人民法院可作如下处理: (1)决定受理。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在接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立案,并及时通知当事人。 (2)认为所接受的案件有欠缺或基本证据不足的,要求当事人补正。补正后符
-
民事诉讼案件法院去调查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1问到民事诉讼案件法院去调查吗会取证吗?给出以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六条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包括: (一)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
-
民事诉讼案件立案以后如何销案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28当事人申请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 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但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申请撤诉不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本诉的进行。 2、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申
-
民事诉讼,一审立案后如何撤诉?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211.撤诉是原告行使诉讼权利的体现,应当由原告决定是否提出申请。起诉是原告的诉讼行为,撤诉也应是原告的诉讼行为。被告除提起反诉外,不得为撤诉行为。原告是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撤诉。诉讼代理人申请撤诉时,必须经原告特别授权。撤诉是原告诉讼权利的体现,因此撤诉必须出于原告自愿。 2.撤诉应由原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申请。原告撤诉,必须向受诉法院提出申请。申请可以是书面申请,也可以是口头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