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提前多久发开庭通知没有强制性规定,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即可;
2、并非所有的二审都要开庭审理,如果二审合议庭认为可以不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
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第一百五十一也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进行下列工作:“。
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对于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的,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在必要的时候指定承担法律授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三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
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而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九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除依照行政诉讼法和本解释外,可以参照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
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在《民事诉讼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审限是从立案开始到判决结案计算的,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二审审限则一般是3个月。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按照一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二审程序的审限。
-
法院通知开庭应该提前多少天
154人看过
-
仲裁开庭前几天通知开庭时间?
135人看过
-
提前多久通知辩护人开庭时间?
275人看过
-
提交证据应在开庭前多少天
131人看过
-
家属提前知晓开庭时间
489人看过
-
开庭通知书要提前多久开
84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二审递交申请书需提前多少天通知庭审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06根据现行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
-
二审开庭什么时间通知开庭日期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17中级人民法院,是人民法院体系的一个层级,其上级单位是高级人民法院,布局在省、自治区内的地区和自治州,设区的市以及直辖市内的人民法院。 主要负责审理法律、法令规定由它管辖的第一审案件、基层人民法院移送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对基层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提出上诉或抗诉的第二审案件、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第二审案件。 中级人民法院设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行政审判庭,根据需要可以设其他审判庭。
-
法院开庭审理时间提前一天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22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
提前几天通知开庭时间,法律规定是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27一般提前三天通知开庭时间,并且如果案件是公开审理的案件,需要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件事由还有开庭时间和地点,通知开庭时间的对象除了当事人之外,还有其他的诉讼参与人,也需要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