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计算交通事故案件的起诉时效
如下计算交通事故案件的起诉时效:
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的,只要一直在向侵权者主张权利,时效就不开始计算。
根据事故类型计算的,致人受伤或死亡的民事诉讼时效为一年,造成财产损失的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如果是二者都有的诉讼时效应该分别计算。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交通事故诉讼费谁承担
交通事故诉讼费的承担方需视情况而定:
1.发生交通事故后,受害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权利,发生的诉讼费用和伤残鉴定费用,由原告垫付,败诉方负担;
2.部分情况下胜诉或败诉的,按比例分担。其中,胜诉方可以自愿分担;
3.如果保险公司作为被告或第三人,在诉前有拒绝理赔或拒绝在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等情形的,应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
三、交通事故诉讼程序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提起刑事自诉案件如何计算时效
319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追诉时效如何计算案发时间
124人看过
-
有关交通事故起诉,如何计算起诉起始时间呢?
343人看过
-
交通事故起诉算什么案件
208人看过
-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如何计算诉讼时效
88人看过
-
交通事故金如何计算,交通事故受诉的选择
420人看过
-
提起刑事自诉案件如何计算时效西藏在线咨询 2023-12-22刑事诉讼案件的计算时效是根据案件可能会被判处的最高刑罚的标准来进行确定的,比如说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那么案件的追诉时效就是5年的时间,最长是不超过20年。
-
交通肇事申诉时效如何计算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281、轻微交通事故以事故发生之日开始计算时效期间。因为现实生活绝大多数的交通事故属于轻微事故,这类事故事实往往比较清楚,受害人的财产损失比较小、受伤比较轻,事故认定书一般当场或5日内就制作出来并送达给当事人。自当事人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一年诉讼时效开始起算; 2、对于受害人身体受到伤害比较严重,需要住院治疗,甚至需要后续治疗的,诉讼时效应自治疗终结之日或损失确定之日起算。没有构成残疾的以治
-
刑事案件追诉时效起算到底是如何进行计算的呢?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3关于追诉期限的计算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刑法对各种犯罪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是多长;二是追诉时效的期限从何时起算。刑法对各种犯罪追诉时效的具体期限和计算方法都作了明确规定。
-
民事交通事故不起诉案件时效是几年四川在线咨询 2023-03-22交通事故民事责任不赔偿诉讼时效是三年。 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交通事故中涉及财产案件的,诉讼费用如何计算交通事故诉讼费怎么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7交通事故中涉及财产案件的,诉讼费用根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上确定的交通事故的赔偿金为标的来计算诉讼费用,具体情况参照下列的计算公式:交通事故诉讼费的计算公式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