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记者从新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新疆将《关于进一步规范自治区劳务派遣用工若干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下发至各地、州、市人社局,以及各集团公司、中央驻疆各单位、各有关单位。《通知》对工商注册、过渡期内规范用工比例等8方面问题做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下面,我们来了解新疆关于进一步规范自治区劳务派遣用工若干问题的通知的具体内容:
《关于进一步规范自治区劳务派遣用工若干问题的通知》
一、关于劳务派遣企业工商注册问题
按照《修改决定》的规定,劳务派遣行政许可为前置许可,企业凡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办理工商登记应当以取得行政许可为前提。劳务派遣企业应当按照《关于做好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行政许可和工商登记有关工作的通知》(新人社发〔2014〕37号)的要求,先行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后,方可办理工商登记。对未取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发的《劳务派遣企业经营许可证》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二、关于过渡期内规范用工比例的问题
按照《派遣规定》的规定,用工单位在该规定施行前使用派遣员工数量超过用工总量10%的,应当于该规定施行之日起2年内降至规定比例。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关于做好自治区劳务派遣用工企业备案工作的通知》(新人社办发〔2014〕109号)的要求,制定调整用工方案,明确降低派遣用工比例的计划和期限,并将该调整用工方案报所在地(州、市)、县(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修改决定》施行后使用的派遣员工数量不超过规定比例的用工单位,为确保调整用工方案平稳实施、降低派遣用工总量,在降低用工比例的过程中、确因生产经营特殊需要而新用的派遣员工,必须纳入报备调整用工方案的降低比例范围。
三、关于行政许可被撤销、吊销、未延续的处理问题
按照《许可办法》、《关于做好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工作的通知》(新人社发〔2013〕115号)的规定,因不符合许可条件,劳务派遣单位的《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延续或者被撤销、吊销的,原已经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可继续履行至派遣期限届满。
四、关于落实同工同酬的问题
自治区区域内的用工单位应当按照《修改决定》关于同工同酬的规定,对派遣员工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
用工单位未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的,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五、关于辅助性岗位的问题
用工单位要按照《派遣规定》的规定,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适用劳务派遣用工的辅助性岗位范围,并在单位内公示。
用工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未按规定确定辅助性岗位范围的,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和《派遣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六、关于派遣员工发生工伤的问题
派遣员工在自治区辖区内用工单位发生事故伤害的,由劳务派遣单位或者外省市劳务派遣单位在自治区设立的分支机构向参保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工单位应当协助工伤认定的调查核实工作。
外省市劳务派遣单位未在自治区设立分支机构的,由用工单位向参保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时,应当明确各自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
七、关于跨地区劳务派遣的招工用工备案和社会保险的问题
外省市劳务派遣单位向自治区区域内的用工单位派遣员工的,应当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社会保险政策,为派遣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外省市劳务派遣单位在自治区辖区内设立分支机构的,由分支机构办理招工备案手续,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政策,为派遣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外省市劳务派遣单位未在自治区辖区内设立分支机构的,由用工单位办理用工备案手续,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政策,代劳务派遣单位为派遣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外省市劳务派遣单位将非本地户籍员工派遣到本地用工单位设在外省市劳务派遣单位所在地岗位工作的,不适用本条规定。
八、关于派遣用工转为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问题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将派遣用工转为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应当调整原劳务派遣法律关系所形成对劳动者的管理方式,根据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性质,参照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的原则合理确定管理界限,防止引发相关纠纷。用工单位以承揽、外包等名义,按照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劳动者的,按照《派遣规定》处理。
-
劳务派遣新规即将出台规范派遣用工
367人看过
-
劳务派遣新规“破题”
464人看过
-
工资扣除问题与劳务派遣
229人看过
-
劳务派遣新规:派遣工禁超10%同工同酬
470人看过
-
谁应负责劳务派遣工工伤问题
282人看过
-
派遣方在劳务派遣工工伤问题中的法律责任
328人看过
劳务派遣,是指由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将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派遣到用人单位提供劳动。 在劳务派遣中,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被派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务派遣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 更多>
-
劳务派遣工和劳务派遣企业解散赔偿的问题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07公司解散,根据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劳务派遣工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劳务派遣员工年龄限制问题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11劳务派遣工的年龄在18-59岁之间是合法的,所以派遣工只能在这个年龄段。采用劳务派遣有两大,一是让国有企事业单位突破就业编制限制,二是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险办理等专业服务,降低管理成本。劳动者的工资和社会保险待遇实际上是由用人单位承担的,他们支付的费用包括这笔费用和劳务派遣公司的服务费。
-
劳务派遣工辞职流程的问题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241,劳务派遣的辞职向派遣公司提出,应当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派遣公司 2,派遣公司应当及时通知用工单位,办理派遣职工工作交接手续 3,离职时由派遣单位结清工资及相关费用、出具终止合同证明 4,相关规定: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十四条被派遣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通知解除
-
用工单位应注意哪些劳务派遣问题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07用工单位在运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劳动合同法》本着谁用人谁负责的原则,规定了用工单位对派遣劳动者的五项义务。从此规定来看,用工单位若只为节省成本而运用劳务派遣方式,则此目的将来是无法实现的。 2、法律要求用工单位对被派遣的劳动者与本单位的劳动者要实行同工同酬的原则。所谓“同工”是指同岗位、同付出、同收益;所谓“同酬”是指在同工的前提下,应享受相同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保
-
新劳动法劳务派遣的规定新劳动法对劳务派遣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05新劳动法对劳务派遣怎样界定, 2013年7月1日起,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将正式实施。新政最大的亮点是,明确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并赋予人社部门依法开展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行政许可的权利。新劳动法对劳务派遣用工岗位界定:临时性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不超过六个月辅助性工作岗位: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