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自伤罪的认定规定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8 11:30:57 283 人看过

一、战时自伤罪概念

战时自伤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时为了逃避履行军事义务而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

二、战时自伤罪认定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一)切实查明行为人是自伤还是误伤

误伤是行为人因过失而伤害自己的身体,这与战时自伤罪是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主观特征不符,因此不能以战时自伤罪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司法实践中,实施自伤的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往往都把自己的行为说成误伤。对此,应认真分析行为人致伤前的表现,致伤的时间和环境,致伤的工具、部位和伤情,致伤后的言行等全案事实和情节,准确认定其性质。

(二)行为人是否具有逃避军事义务的目的

如果行为人自伤身体的目的不是为了逃避军事义务,而是为了骗取荣誉或掩盖失误,则不构成战时自伤罪。如有一名哨兵在站岗时睡觉,致使由其警卫的雷达被敌人破坏。该哨兵为了掩盖过错,减轻责任,向自己腿上连开两抢,谎称自己也被敌人打伤。这个士兵虽然实施了自伤行为,但因其不是为了逃避军事义务,而是为了掩盖过错,所以不能以战时自伤罪论处。

(三)本罪与军人违反职责罪中其他犯罪的竞合

行为人在实施投降、战时违抗命令、战时临阵脱逃、违令作战消极等犯罪时,可能会采取自伤身体的方法来达到犯罪目的,如行为人在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自伤身体,以此来放弃抵抗,向敌人投降,或者行为人在部队向敌人发起冲击时自伤身体,以此来逃避随部队进攻敌人等。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自伤行为与其欲实施的其他犯罪行为发生竞合。对此应按照处理想象竞合犯的原则,以较重的罪名论处,不再定战时自伤罪,但应将自伤行为作为其他犯罪从重处罚的情节。

三、战时自伤罪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和军人战时履行军事义务的秩序。我军担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光荣使命。在战时切实履行自己的军事义务,是每一名军人的神圣职责,也是对全体军人的共同要求。战时自伤身体的行为不仅使行为人丧失了履行军事义务的条件,逃避了军事义务;而且侵害了全体军人战时履行军事义务的秩序,影响部队的士气,削弱部队的战斗力,直接危及军队的作战利益。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自伤身体的行为。自伤身体指有意识地伤害自己的身体。伤害的部位、程度和方法,法律没有限制规定,因此,对自伤行为应作广义的理解。不论是伤害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是造成轻伤还是重伤,是利用枪击、刀砍还是其他力法,是行为人自行伤害自己的身体,还是利用他人的故意或过失行为伤害自己的身体,均属自伤身体的行为。自伤身体的行为必须发生在战时。对于全局性战争,战时自国家发布战争动员起,至宣布战争结束止;对于局部性战争,战时自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起,至部队完成作战任务撤离战区战争结束止。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本法第450条所称的军人。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具有逃避军事义务的目的。军事义务的范围很广,凡要求行为人实施的同战争有关的行动,均属军事义务。如临战准备、作战行动、战场勤务和其他各种作战保障活动等。履行军事义务是军人职责的具体体现,逃避军事义务则违背了军人的职责。

逃避军事义务,具有特定的范围。一般都是指逃避作战或者作战保障行为等,既包括作战义务,也包括战前应急训练、战场救护、火线运输保障等。逃避军事义务一词的限制,使本罪有了明确的犯意表示,不至于同因走火而过失误使自己身体的行为相混淆。

因此,如果行为人的自伤行为不是为了逃避军事义务,而是为了骗取荣誉或者其他目的,则不构成战时自伤罪。

四、战时自伤罪立案标准

凡涉嫌战时自伤致使不能履行军事义务的,应予立案。

五、战时自伤罪量刑标准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军官自伤的,在紧要关头或在重要岗位上自伤的,以及因自伤身体造成严重后果的等。

还是自身进行故意伤害。分析时应对各项因素进行认定,还要看其真正的目的是否为逃避战斗义务。部分具体情况经过分析后还可能从重处罚。一个士兵是整个部队和整个作战任务的一环,一人有逃避行为可能导致战事发展方向大不相同和其他严重后果,无论何种方式自伤,只要是以逃避为目的故意做出,应给予惩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19: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目的相关文章
  • 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战时自伤罪
    (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一是切实查明行为人是自伤还是误伤。误伤是行为人因过失而伤害自己的身体,这与战时自伤罪是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主观特征不符,因此不能以战时自伤罪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司法实践中,实施自伤的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往往都把自己的行为说成误伤。对此,应认真分析行为人致伤前的表现,致伤的时间和环境,致伤的工具、部位和伤情,致伤后的言行等全案事实和情节,准确认定其性质。二是行为人是否具有逃避军事义务的目的。如果行为人自伤身体的目的不是为了逃避军事义务,而是为了骗取荣誉或掩盖失误,则不构成战时自伤罪。如有一名哨兵在站岗时睡觉,致使由其警卫的雷达被敌人破坏。该哨兵为了掩盖过错,减轻责任,向自己腿上连开两抢,谎称自己也被敌人打伤。这个士兵虽然实施了自伤行为,但因其不是为了逃避军事义务,而是为了掩盖过错,所以不能以战时自伤罪论处。(二)本罪与军人违反职责罪中其他犯罪的竞合行为人在实施投降、战
    2023-06-28
    445人看过
  • 根据刑法规定战时自伤罪会判多久
    根据刑法规定战时自伤罪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战时自伤罪指的是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一、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怎么判刑?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的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贪生怕死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故意制造谣言,在部队中散布怯战、厌战思想或恐怖情绪,动谣军心的行为。二、战时拒绝军事训练罪的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战时拒绝军事训练罪是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名之一,是指在战时,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征召或者拒绝、逃避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行为。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二)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或者采取自伤、自
    2023-03-03
    219人看过
  • 战时自伤罪判多久,具体规定有哪些
    战时自伤罪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畏惧战斗,贪生怕死,用自伤身体的手段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本罪的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和军人战时履行军事义务的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四条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5-15
    214人看过
  • 自伤罪的惩罚标准在战时是什么?
    《战时自伤罪既遂处罚标准》规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要求是,一国政府宣布战争状态,或者从实际军事行动开始之日起至战争结束或者实际军事行动停止之日起,自伤身体的,平时自伤身体的,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在实施投降、战时违抗命令、战时临阵逃逸、违法作战消极等犯罪时自伤身体的,以重罪论处。战时自伤罪该如何量刑?战时自伤罪的量刑,主要包括两点:1、一般情况下,构成战时自伤犯罪的,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如果存在严重情节的,会判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战时自伤罪是指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的行为,主体是特殊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四条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2
    243人看过
  • 战时自伤罪既遂处罚标准如何规定的呢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军官自伤的,在紧要关头或在重要岗位上自伤的,以及因自伤身体造成严重后果的等。一、构成网络造谣罪应当要负什么刑事责任根据造谣行为的具体情况,分为诽谤罪、诬告陷害罪等。1、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上均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如果只是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二、最新伪造身份证件罪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伪造身份证件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2023-03-23
    437人看过
  • 战时自伤罪的特征
    法律综合知识
    本罪具有如下构成特征: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具体而言是军人的战斗义务。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以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自伤身体,是指自行借助刀、枪等器械等工具或者利用自身的体力以伤害自己的身体,或者自己授意、指使他人伤害自己的身体。自伤手段如何,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逃避军事义务,是指以身体有伤为故不履行依法应尽的军事义务。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军人构成。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逃避军事义务的目的。其动机可能多种多样,但也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2023-04-25
    195人看过
  • 战时违抗命令罪认定是怎么样的
    (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不是故意违抗作战命令,而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行为人不能完成战斗任务的,或是执行错误命令而导致战斗失利的,或者违抗的是上级与作战无关的指示的,不构成违抗作战命令罪。(二)区分违抗作战命令罪与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的界限违抗作战命令的行为,有时与阻碍指挥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是:1、前者侵害的对象是上级首长或者指挥人员的命令、指示,后者侵害的对象则是指挥人员或值班、值勤人员本身。2、前者一般由不作为的行为构成,后者则是一种积极作为的犯罪行为。3、前者只要有不执行命令的消极行为,并且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即构成犯罪,后者则要求行为人在客观方面采取了暴力、威胁手段。4、前者只能发生在战时,后者既可发生在战时,又可以发生在平时。(三)区分本罪与战时临阵脱逃罪的界限从广义上讲,军人在接受作战任务后临阵脱逃的,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违抗作战命令行为。但在定罪时,要严格把握两者的
    2023-06-12
    73人看过
  • 我国刑法对战时自伤罪既遂的定罪标准
    战时自伤罪既遂的定罪标准是: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军官自伤的,在紧要关头或在重要岗位上自伤的,以及因自伤身体造成严重后果的等。一、中国对武器装备肇事罪既遂的处罚标准对于构成武器装备肇事罪的既遂的犯罪分子,适用的判刑处罚标准为:违反武器装备使用规定,情节严重,因而发生责任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非法拘禁罪的量刑依据是哪些1.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殴打、侮辱”,主要是指在非法拘禁的过程中,对被害人实施了殴打、侮辱行为,如打骂、游街示众等。2.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2023-06-23
    68人看过
  •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认定是什么
    一、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认定是什么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认定是:1.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以“战时”“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造成严重后果”作为犯罪构成要件。如果行为人是平时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或者是过失提供虚假敌情,或者是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均不构成犯罪,但可酌情给予行政处罚。2.行为人如果参与间谍组织、投敌叛变后或者实施武装叛乱、武装暴乱行为,意在危害我国国家安全面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情况的,则属牵连犯罪,对之应当择一重罪治罪科刑,而不实行数罪并罚。二、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与隐瞒谎报军情罪的区别1.主体要件不同。隐瞒、谎报军情罪的主体一般是担负侦察、通信、译电等任务的军职人员,但也包括其他执行作战任务的军人。拒传、假传军令罪的主体要件只能是负有传达命令任务或发布命令职权的参战军职人员。2.客观方面不同。隐瞒军情罪表现为故意将真实的军事情况掩盖起来,不报
    2023-05-22
    254人看过
  • 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是怎么认定的
    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会受到的处罚:1、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2、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盗窃武器装备罪既遂量刑幅度盗窃武器装备罪既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据《刑法》第四百三十八条盗窃、抢夺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处罚。二、战时造成残杀居民罪怎么量刑对构成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的行为人,在量刑上,一般会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存在严重犯罪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达到特别严重标准的,则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3-03-27
    388人看过
  • 法律规定工伤认定自残标准是什么?
    工伤认定自残标准,是指在工作中或与工作相关的一些活动中因为自我伤害造成的自我伤残。自残是一种自我伤害的行为,通过各种方法伤害自己的身体或者精神,并造成伤害结果的行为。自残的行为虽然与个人的意志与自身的精神状况有很大的联系,但与自身的工作没有必然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对自己的身体伤害有些自己的主观认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4〕9号)的规定,对自残的认定,应当以有权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结论性意见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等法律文书为依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事故责任认定书和结论性意见的除外。《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4〕9号一、
    2023-04-28
    67人看过
  •  战争期间自伤罪如何定罪?
    在战时,若犯了自伤罪,初犯者将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严重,则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自伤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畏惧战斗,贪生怕死,用自伤身体的手段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在战时,若犯有自伤罪,初犯者将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严重,则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自伤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畏惧战斗,贪生怕死,用自伤身体的手段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 战 时 自 伤 罪 既 遂 处 罚 规 定根据素材,我们可以得知战时自伤罪既遂的裁判为:既遂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既遂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畏惧战斗,贪生怕死,用自伤身体的手段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本罪的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和军人战时履行军事义务的秩序
    2023-09-16
    268人看过
  • 战时自伤罪的法律后果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和军人战时履行军事义务的秩序。我军担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光荣使命。在战时切实履行自己的军事义务,是每一名军人的神圣职责,也是对全体军人的共同要求。战时自伤身体的行为不仅使行为人丧失了履行军事义务的条件,逃避了军事义务;而且侵害了全体军人战时履行军事义务的秩序,影响部队的士气,削弱部队的战斗力,直接危及军队的作战利益。战时自伤罪是怎么判的战时自伤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军官自伤的,在紧要关头或在重要岗位上自伤的,以及因自伤身体造成严重后果的等,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具有逃避军事义务的目的。军事义务的范围很广,凡要求行为人实施的同战争有关的行动,均属军事义务。如临战准备、作战行动、战场勤务和其他各种作战保障活动等。履行军事义务是军人职责的具体体现,逃避军事义务则违背了军人的职责
    2023-07-06
    107人看过
  • 自伤罪的战时刑事责任
    犯战时自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自伤罪是指在战时为了逃避军事义务,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逃避军事义务,是指逃避临战准备、作战行动、战场勤务和其他作战保障任务等与作战有关的义务。战时自伤罪量刑标准是什么《刑法》第四百三十四条【战时自伤罪】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自伤罪的构成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和军人战时履行军事义务的秩序。我军担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光荣使命。在战时切实履行自己的军事义务,是每一名军人的神圣职责,也是对全体军人的共同要求。战时自伤身体的行为不仅使行为人丧失了履行军事义务的条件,逃避了军事义务;而且侵害了全体军人战时履行军事义务的秩序,影响部队的士气,削弱部队的战斗力,直接危及军队的作战利益。客观要件本罪在客
    2023-07-04
    11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目的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所追求的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可以是违法的结果,也可以是不法状态本身。犯罪目的对犯罪动机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它支配着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选择和对危害结果的追求。... 更多>

    #犯罪目的
    相关咨询
    • 是怎么判断战时自伤罪认定的呢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05
      刑法条文 编辑 第四百三十四条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四百五十一条本章所称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1] 相关说明 编辑 一、犯战时自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军事审判实践,所谓“情节严重”,是指指挥人员或者其
    • 什么是战时自伤罪?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3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自伤身体的行为。自伤身体指有意识地伤害自己的身体。伤害的部位、程度和方法,法律没有限制规定,因此,对自伤行为应作广义的理解。不论是伤害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是造成轻伤还是重伤,是利用枪击、刀砍还是其他力法,是行为人自行伤害自己的身体,还是利用他人的故意或过失行为伤害自己的身体,均属自伤身体的行为。自伤身体的行为必须发生在战时。对于全局性战争,战时自国家发布战争动员起,至宣布战争
    • 战时自伤罪判多少年,有什么相关规定?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3
      有关战时自伤罪判多少年要根据具体情节承担法律责任。 1、《兵役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现役军人以逃避服兵役为目的,拒绝履行职责或者逃离部队的,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战时逃离部队,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刑法》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第四百二十四条规定,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战时自伤罪处罚规定中的十分具体是什么意思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4-29
      1、为逃避军事义务,构成战时自伤罪的,对于一般犯罪情节,会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紧要关头或在重要岗位上自伤的,以及因自伤身体造成严重后果的等,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三十四条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现行刑法对战时自伤罪量刑是怎么规定的?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06
      现行刑法对战时自伤罪的量刑规定是一般情节的会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军官自伤的,在紧要关头或在重要岗位上自伤的,以及因自伤身体造成严重后果的等,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