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
(一)行政处罚的管辖
1.根据规定,行政处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2.县级以下(不包括县级)的行政机关如果没有法律、行政法规的另行规定或根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的依法委托,不得享有、行使行政处罚管辖权。
3.两个以上依法享有行政处罚权的实施机关如对同一行政违法案件都有管辖权,在案件管辖上发生争议,双方又协商不成的,应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4.对行政违法案件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若发现相应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法行为经人民法院依法审判认定构成犯罪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处以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二)行政处罚的适用
行政处罚适用的条件:一是必须已经实施了违法行为,且该违法行为违反了行政法规范;二是行政相对人具有责任能力;三是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依法应当受到处罚;四是违法行为未超过追究时效。
行政处罚的适用方式:
1.不予处罚。根据规定,
A.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B.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C.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D.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2.从轻或减轻处罚。从轻处罚,是指在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和法定幅度内,适用较轻的种类或者依照处罚的下限或者略高于处罚的下限给予处罚,但不能低于法定处罚幅度的最低限度。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幅度的最低限以下给予处罚。如,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2000元,减轻处罚1000元。根据规定,依法应当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况有:一是已满14周岁不满l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二是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三是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四是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五是其他依法应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
关于从重处罚问题,《行政处罚法》未作明确规定。有的特别法律、法规,如《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对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作了明确规定。该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1)因走私被判处刑罚或者被海关行政处罚后在2年内又实施走私行为的;
(2)因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被海关行政处罚后在1年内又实施同一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的;
(3)有其他依法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的。
又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1)有较严重后果的;
(2)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3)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4)6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三)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
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为2年,在违法行为发生后2年内未被行政机关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修订后的《税收征管法》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5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连续状态,是指行为人连续实施数个同一种类的违法行为;继续状态,是指一个违法行为在时间上的延续。
行政处罚机关就是实施行政处罚的机关单位,但是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因为行政处罚不仅涉及到法律的权威,也涉及到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机关要对国民负责,也要对行为人负责,因此,更应该保持公平、公正、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三十条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第三十一条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有违法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
治安管理处罚责任年龄及责任能力
171人看过
-
行政责任年龄
283人看过
-
行为能力人的年龄要求
379人看过
-
行政处罚听证详解
151人看过
-
行政处罚责任年龄最新规定是多少岁
126人看过
-
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罚和处分规定详解
217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民事行为能力和刑事责任年龄有多大关系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7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8周岁精神智力健康的成年人,另外年满16周岁但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来源的人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6周岁、精神健康的人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已满10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精神健康的未成年人以及限制责任能力精神病人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
行政处罚最低年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04-02行政处罚最低年龄是十四岁。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行政处罚的最低年龄是十四周岁。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
无责任年龄能力人几岁?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0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是,在出现疾病的情况下,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的能力与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可能分离。只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都具备,
-
判断行政处罚责任能力的基本规则是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6行政处罚责任能力中当事人必须已经实施了违法行为。违法事实已经客观存在。违法行为属于违反行政法规范的性质,行政处罚只能针对违反行政法规范的行为。实施违法行为的人是具有责任能力的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应当受到处罚。只有法律明确规定应受到处罚的违法行为,才能适用行政处罚。
-
治安处罚和刑事处罚的责任年龄都是什么呢?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9对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但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条件的,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条规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这里的“尚不够刑事处罚”包括三种情况: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13条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是《刑法》第37条规定的犯罪情节轻微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