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判多长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盗窃公私财产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盗窃是一种数额性犯罪,因此在判刑时要充分考虑行为人的盗窃所得数额,最终的盗窃数额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
构成盗窃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构成盗窃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非法占有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客观上对财物的实际非法控制状态和主观上企图通过危害行为达到对财物实际非法控制的目的而不是要求行为人对财物的永久控制。而“目的”乃是动机所趋向的结果。
2、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的行为。
秘密窃取,就是行为人采用不易被财物所有人、保管人或者其他人发现的方法,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行为。如溜门撬锁、挖洞跳墙、潜入他人室内窃取财物;在公共场所掏兜割包等。秘密窃取是盗窃罪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别其他侵犯财产罪的主要标志。
3、盗窃的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
应当指出的是,《刑法》将“多次盗窃”增加规定为构成盗窃罪的重要条件。这主要是打击扒窃分子而规定的。由于扒窃分子流动性大,不易被抓获,又具有一定反侦查能力,一经抓获,往往只能认定现场查获的数额,而对其以往作案数额的交待,也难以查证的特点而规定的。根据这一规定,只要多次盗窃,无论数额大小都构成犯罪。
入室盗窃被抓后不一定会判刑,要看案件的实际情况。盗窃罪属于结果犯并且是公诉案件,需要由公安机构立案侦查。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实施了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并且涉案金额较大的,可以认定为盗窃罪,需要按照实际的盗窃金额来确认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盗窃他人财物,需要多长时间判刑
240人看过
-
盗窃需刑罚刑期有多长
460人看过
-
刑法规定盗窃罪判多长时间
401人看过
-
盗窃罪最轻判时间多长时间
429人看过
-
盗窃罪刑期判决量刑时间有多长
353人看过
-
多次盗窃罪判多长时间缓刑合适
80人看过
-
盗窃他人财物,需要多长时间判刑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19盗窃别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盗窃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国家关于盗窃罪要判多长时间?有关盗窃刑湖南在线咨询 2022-12-15关于盗窃罪的既遂标准,理论上有接触说、转移说、隐匿说、失控说、控制说、失控加控制说。我们主张失控加控制说,即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或者行为人已经控制了所盗财物时,都是既遂。被害人的失控与行为人的控制通常是统一的,被害人的失控意味着行为人的控制。但二者也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即被害人失去了控制,但行为人并没有控制财物,对此也应认定为盗窃既遂,因为本法以保护合法权益为目的,既遂与未遂的
-
盗窃前科构成盗窃罪要判多长时间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08涉嫌构成盗窃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盗窃罪有多长时间能交罚金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2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72条、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了附加刑,附加刑仍需执行。 264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持凶器盗窃、扒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它严重情形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它特别严重情形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综上所述,按照刑法72条
-
初犯盗窃罪,要刑事拘留多长时间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22涉嫌盗窃被刑事拘留后,一般需要四五个月才能审判。如果案件重大复杂,需要更多的时间。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两个月内宣判,不得超过三个月。可能判处死刑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