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条的规定,工作报酬支付给劳动者后,谁享有专利权,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进行的发明创造,是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本单位;申请被批准后,利用本单位的材料和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约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的合同的,本单位为专利权人,依照专利法的规定,对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专利权的决定,发给专利证书,专业作品的认定标准是什么1.创作作品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单位性质提出的任务2.作品作者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即作者与单位有劳动关系。有权从单位领取固定的劳动报酬,享受单位为职工提供的工作条件,接受单位在劳动合同范围内安排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接受本单位必要的监督和指导
3.作品的创作应当属于作者的责任范围,由本单位指定作者完成一些超出作者责任范围和本单位正常业务范围的作品,除非双方有新的约定,否则不是法定作品,作品基本上是按照作者本人的意愿创作的,不是按照单位的意愿创作的。如果作品是根据本单位的意愿创作的,则不是本岗位的作品,而是本单位的作品,即本单位应视为作者的作品,专利保护期多长,发明专利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之日起计算。专利权期限届满后,专利权终止。专利权期限届满前,专利权人可以书面声明放弃专利权,用人单位向创作作品的劳动者支付报酬后,是否支付报酬没有统一规定,由用人单位决定。虽然服务作品的专利权属于本单位,但员工的姓名仍然可以在发明上签名,工作合同中是否包括作者
-
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情形
163人看过
-
劳动报酬未按约定支付,劳动者怎么办
304人看过
-
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权利
137人看过
-
劳动合同无效后,单位还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吗?
106人看过
-
请求支付劳动报酬要注意什么,支付劳动报酬有什么标准
291人看过
-
取得劳动报酬权属于劳动者的权利吗?
279人看过
专利权,是指国家根据发明人或设计人的申请,以向社会公开发明创造的内容,以及发明创造对社会具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益为前提,根据法定程序在一定期限内授予发明人或设计人的一种排他性权利。... 更多>
-
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有什么后果宁夏在线咨询 2022-01-23法律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
-
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是故意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141、明确表示拒不作为的,即明确拒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应当然地认定为故意。包括无正当理由拖欠,不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虽表示应支付,但主动实施作为,为不支付找借口的,应认定故意。如无正当理由转移财产,造成无支付能力假像的;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指使发放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工作人员逃匿,造成无法支付假像的;或非法克扣工资或罚款的。
-
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条件是什么,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报酬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26劳动者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
-
劳动者拒绝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拖欠劳动报酬如何处罚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1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
-
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3-02-13劳动者有上班提供劳动,就享有应获得相应劳动报酬的权利。可以事后按用人单位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并与用人单位协商工资支付事宜。若用人单位拒不支付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一般为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赔偿由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