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公司起诉离职员工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索补偿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9 11:04:51 368 人看过

日前,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认为其原员工赵某违反竞业限制义务,将其告上法庭,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了该案件。耐克公司诉称,赵某原在耐克公司任体育部市场经理,负责与运动员及单项体育协会等单位的合作联系、赞助签约等事项。因工作关系,赵某接触并持有耐克公司诸多重要信息及商业秘密,包括与耐克公司存在合作关系的重要运动员及协会的商业信息。为此,双方曾先后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约定赵某在耐克公司工作期间及期满后,不使用、公开泄漏任何耐克公司的商业秘密;赵某不得在与耐克公司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12个月内,以任何方式为耐克公司的竞争者提供任何服务;耐克公司将依法向被告赵某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2008年2月,赵某以个人原因为由提出辞职,耐克公司于3月同意其离职,并曾明确要求其在离职6个月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该期限短于约定的期限),并向其支付了相当于6个月全额工资的竞业限制补偿金12.6万元。然而,据耐克公司诉称,其于近日获悉,赵某在离职当月即任职于耐克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阿迪达斯(中国)有限公司,并为阿迪达斯公司的商业利益从事诸多商业活动。阿迪达斯公司于2008年4月为赵某缴纳了社会保险。耐克公司认为,该公司与赵某签订的《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合法有效,但赵某的行为违反了约定的义务,严重损害了耐克公司的合法权益。故向东城区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确认被告的行为违反竞业限制义务侵害商业秘密,判令被告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并向原告返还竞业限制补偿金12.6万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1日 21: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竞业限制相关文章
  • 员工在职期间开公司是否违反竞业限制协议
    德众万全公司以刘女士违反《保密与同业禁止协议》为由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仲裁委员会裁决刘女士向德众万全公司支付同业禁止违约金20万元,刘女士不服裁决诉至法院。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此案。2003年12月5日,刘女士与德众万全公司签订了一份有效期至2006年12月4日的劳动合同,同日签订了一份《保密与同业禁止协议》。后双方续订劳动合同至2007年12月4日。2007年7月13日,德众万全公司单方以原告违反《保密与同业禁止协议》为由解除了与原告的劳动关系。劳动仲裁仅以德众万全公司提供的工商档案登记认定原告参与发起聚德阳光公司缺乏事实依据。且劳动仲裁在未审查清楚本案事实的前提下,作出由原告承担同业禁止违约金20万元的巨额赔偿,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刘女士认为,双方签订的《保密与同业禁止协议》显失公平,应当依法撤销。因原告不服仲裁裁决,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原告无须向德众万全公司支付同业禁
    2023-06-09
    378人看过
  • 违反公务员法离职从业限制的规定
    违反公务员法离职从业限制规定违反公务员法离职从业限制规定是基于公务员在职期间掌握的公权力对隶属单位的影响而设定的。这种权力的惯性和影响力的稳定性和渗透性,使公务员本人离开公务员机关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近年来,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公务员接受企业反哺现象并不少见,这种权力期权化的现象危害极大。为此中纪委专门规定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离职后三年两不准的规定。为保证该规定的落实,公务员法专门规定,违反该款规定的离职公务员,由其原所在机关的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该人员从业期间的违法所得;责令接收单位将该人员予以清退,并根据情节轻重,对接收单位处以被处罚人员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以行政处罚措施保障公务员法的实施是这次立法的一个特色。对于因其他情形,如被辞退、被开除而离职的公务员是否也规定从业限制?在立法中,考虑到这些人员已经
    2023-04-24
    369人看过
  • 判明职工是否违反竞业限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工违反竞业限制: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其他。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职工工伤如何认定?工伤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认定:1.申报时限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申报材料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
    2023-07-04
    106人看过
  • 企业未支付补偿,员工是否免除竞业限制义务
    根据《关于实施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若干问题的通知(二)》规定,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义务的劳动者在竞业限制协议中对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支付形式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因用人单位原因不按协议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经劳动者要求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解除竞业限制协议。因此,企业违反竞业协议承诺未支付补偿,劳动者经催告后仍不付补偿,此时劳动者可以行使对竞业限制协议的合同解除权,免除相应的竞业限制义务。一、公司未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能否解除协议根据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当事人仅约定劳动者应当履行竞业限制义务,但未约定是否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或者虽约定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但未明确约定具体支付标准的,基于当事人就竞业限制有一致的意思表示,可以认为竞业限制条款对双方仍有约束力。补偿金数额不明的,双方可以继续就补偿金的标准进行协商;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此前正常工
    2023-04-05
    116人看过
  • 员工离职受竞业限制应得到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为了保护商业秘密,在合同中与员工签订了竞业限制条款,员工离职必须按合同约定履行保密义务,如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到同行业竞争单位去就业,不能使用相关的客户名单等商业秘密等。但是员工在牺牲了自己的工作机会,来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的同时,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补偿,这是竞业限制条款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竞业限制条款是一个约定条款。我们知道,约定义务与法定义务是不同的,法定义务由法律明确规定,其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是明确的,但是约定义务则完全依赖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在约定时用的字眼不同都可能导致义务的不同。用人单位从保护自身商业秘密的立场出发,可以与员工就其离职后的一段时间内的任职情况作出约定,不允许员工在离职后的一段时间内踏入同类用人单位。这对于某些人来说,不在同类用人单位工作就意味着无事可做,因此竞业限制条款就可能使他们断了生路。如何能够既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又不致于使保密义务的承担人
    2023-06-09
    494人看过
  • 违反竞业限制公司向劳动者索赔工资的五十倍
    劳动者因违反竞业限制,须向单位赔付一年工资的50倍违约金114万元。日前,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劳动合同案,将竞业限制违约金适当调整为4.5万元。2004年4月,林某进入宁波某进出口公司工作,先后任外销员、外销经理。2007年12月19日,林某与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若违反竞业限制,林某要支付离开单位前一年工资50倍的违约金。2010年3月30日,林某作为主要投资人另外成立了公司,经营范围与原公司基本相同。5月14日,林某向原公司提出辞职,并在当月20日办理交接手续。同时,公司通过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监控发现,2010年4月至5月期间,林某在与多名客户通过电子邮件联系时,存在告知客户其将离开原公司并成立自己的公司,要求客户与其本人保持联系并转移业务到其新公司等行为。2010年10月15日,宁波市鄞州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林某违反竞业限制
    2023-04-25
    495人看过
  • 公司怎么处理违反竞业限制
    如果公司高管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公司可以要求其支付违约金并且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竞业限制期间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公司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公司就业,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违反竞业限制的后果1、违反竞业禁止,根据《公司法》第149条的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竞业限制规定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2、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由双方约定,约定的违约金数额畸高的,当事人可以要求适当减少。3、劳动合同当事人约定违约金的,违约金数额、承担责任和支付办法应由双方当事人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数额高于因劳动者违约给用人单位造成实际损失的,劳动者应当按双方约定承担违约金;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低于实际损失,用人单位请求赔偿的,劳动者应按实际损失赔偿。因此,违约金约定过高或过
    2023-07-28
    304人看过
  • 自己开公司违反了竞业限制
    张某与计算机销售公司签订为期2年劳动合同时,另行签订了保密合同,约定张某在合同期内不得有直接或间接的同业行为,否则应支付违约金。在合同期内,张某于2002年11月16日领取了申办企业所需的公司名称查询申请表,拟与案外人李某成立公司,并向工商局预先核准了企业名称。销售公司发现后,于2002年12月初对张某作出了除名决定。张某应当履行保密协议的约定,因此不论张某是否真正设立了公司,他申办公司的行为本身已违反了双方保密协议的约定和公司的规章制度。同时,张某与公司保密协议是在2001年签订的,按照2002年5月1日之前适用的《上海市劳动合同规定》,因该《规定》并未对设定违约金的行为作普遍禁止和特殊许可,因此该协议中的违约金条款是有效的。解除劳动关系的方式很多,有开除、除名、辞退,还有员工辞职等。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除名是企业对旷工职工的一种处置方式,具有特定涵义和特定适用条件,即其仅适用于连
    2023-06-09
    224人看过
  •  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应对策略
    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而与员工签订的一种协议,禁止员工在一定期限内从事与用人单位业务相同或相似的活动。如果员工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其支付违约金。但如果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劳动者也有权选择继续履行。在竞业限制期间,劳动者不得到竞争单位就业,也不能自己开业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如果员工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就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而如果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那么劳动者也应当继续履行。竞业限制期间劳动者不得到竞争单位就业,也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竞业限制协议是否可以作为劳动合同的补充?竞业限制协议可以作为劳动合同的补充,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协议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后,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者从
    2023-11-08
    327人看过
  •  违反竞业限制,企业员工如何维权?
    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首先,按照协议中的规定,要求员工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公司实际损失。如果公司认为违约金过低,可以要求员工按照实际损失予以赔偿。同时,公司可以要求员工停止违约行为,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如果公司与员工协商不成,公司可以收集证据资料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并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如果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按照协议中的规定,要求员工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也就是说,当双方在竞业限制协议中约定违约金的,公司就可以按照约定,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2、依法要求员工,赔偿公司实际损失。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
    2023-08-28
    267人看过
  • 违反竞业限制是否不能再主张补偿金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不得在竞争企业工作的民事责任,还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金,并且可以单独或与竞争企业连带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法》第24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一、违反竞业禁止有什么后果1、违反竞业禁止,根据《公司法》第148条第2款的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擅自披露公司秘密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2、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由双方约定,约定的违约金数额畸高的,当事人可以要求适当减少。3
    2023-06-27
    98人看过
  • 如何识别违反竞业限制的员工
    如何确定员工是否违反了竞业禁止义务。一般来说,以下证据可以证明员工单独或结合其他证据违反竞业禁止义务1。员工与新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2。新单位为员工支付社会保险的证据3。新单位为工人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证据。新单位向工人发放的工资单和银行存折证明。劳动者以新单位职工名义签订的销售合同、采购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合作合同等业务凭证(这方面的证据有最好的原始证据,如果没有,应通过电话公证、现场公证等方式予以保存)6.新单位职工的名片7.新单位网站、宣传册、广告等载体上的新单位记录8.职工个人经营工商户证明、公司营业执照、职工股东证明d公司的法定代表人9.其他证人证词、录音和其他证据,可以证明工人从事与单位有竞争关系的业务d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负有保密义务的其他人员,同意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的竞业禁止期内,不为从事类似竞争性业务的其他用人单位生产或经营类似产品雇主应每月向工人提供经济补偿。
    2023-05-07
    493人看过
  • 竞业限制不补偿员工跳槽不违约
    违反诚信协议今年22岁的宋丽是个漂亮的女孩,2005年2月,她应聘到南京市一家展览公司工作,具体负责公司的展览咨询业务。2005年5月27日,展览公司和宋丽签订诚信协议,主要内容是:宋丽与展览公司的聘用合同解除后,2年内宋丽不得经营或者参与经营与展览公司业务相同的企业,不得从事与展览公司业务相同的业务工作。如果宋丽遵守以上规定,展览公司发给宋丽补偿金,补偿金定为宋丽月薪的30%,每月和工资一起发放。如果宋丽违反以上规定,则要付给展览公司2000元违约金。2005年9月20日,宋丽离开展览公司,展览公司于2005年11月29日作出同意宋丽解除劳动关系的决定。之后宋丽进入南京一家会展公司工作。状告跳槽员工今年4月,展览公司发现宋丽在竞争对手处任职,遂于5月中旬向南京市鼓楼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宋丽停止违约行为并支付2000元违约金。仲裁委审理后裁决不支持展览公司的主张,展览公司
    2023-06-09
    474人看过
  • 离职竞业限制公司在离职后多久开始发补偿
    一、离职竞业限制公司在离职后多久开始发补偿劳动者离职后遵守了竞业限制的,用人单位要按竞业限制的约定,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给劳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
    2023-04-27
    278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竞业禁止是用人单位对员工采取的保护其商业秘密的法律措施。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限制和禁止员工在本单位工作期间同时在业务竞争单位工作,限制和禁止员工离职后从事与本单位竞争的业务。... 更多>

    #竞业限制
    相关咨询
    • 公司违反竞业限制跳槽员工有哪些赔偿义务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22
      1、有。 2、劳动者在与原单位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进入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若给原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此时与该劳动者具有劳动关系的招用单位同样要承担对原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且该招用单位与劳动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企业状告员工违反竞业限制保密费能否代替竞业限制补偿金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11
      企业状告员工违反竞业限制,保密费不能代替竞业限制补偿金 保密费和竞业限制经济补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用人单位已支付劳动者的保密费不能代替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仅规定保守商业秘密是劳动者的一项法定义务,但并未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劳动者履行保密义务的保密费,即保密费并非法定,用人单位不必支付劳动者履行保密协议的费用。 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3条的规
    • 员工违反竞业限制是否为员工竞业限制行为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5-11
      1、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要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 2、同时,如果双方没有就违约金事宜进行约定的,公司可以依法要求员工赔偿实际损失; 3、在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时,用人单位一般只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或要求赔偿赔偿损失,两者不能同时适用。
    • 公司的离职员工竞业限制多久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05
      在公司高管辞职之后,竞业限制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在此期间公司高管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
    • 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可以去法院起诉么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11
      竞业限制纠纷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劳动仲裁是法院受理该类案件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企业遭遇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后,首先应向当地劳动部门设置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