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是刑事案件,诈骗罪的追诉期为20年,如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则不存在追诉时效的问题,如果未被公安机关发现,20年后不再追究。
一、诈骗案诉讼时效期是多长
诈骗罪追诉时效是从犯罪的最后一次诈骗时开始计算,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5年。根据诈骗罪量刑标准:诈骗4万元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6万也就可能判处4年多一点点,不足5年,所以追诉时效应该是5年。前提是当年公安机关没有立案,对于公安机关已经立案的案件,不适用追诉时效。
二、非法集资罪认定有时间限制吗
非法集资报案是有期限的,同公安机关报案的时候,应该依据刑法中追诉时效的规定期限内进行报案。刑法是以刑罚为标准来确定追诉时效期限的,只要犯罪嫌疑人超出追诉时效没有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那么刑法就不再追诉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不进行处罚。
三、经济诈骗罪的立案时间
诈骗罪立案时限是没有的,只要符合立案条件就应当立案。一般来说,报案后,先由公安机关进行审查,再决定是否立案。若公安机关经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应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若经审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应当制作《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七日内送达控告人。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内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原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十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控告人。不过要注意,虽然对诈骗罪没有立案时限的规定,但却有追诉时效的要求。也就是说只有在法定的追诉时效内,那么才能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
经济诈骗罪有记录有立案吗
64人看过
-
经济诈骗报案后多长时间立案
319人看过
-
经济诈骗案件立案后多长时间有结果
78人看过
-
经济诈骗转化为经济诈骗
339人看过
-
经济诈骗诉讼时效一般多少
407人看过
-
经济案件集资诈骗有追诉期吗
22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被经济诈骗犯骗后, 七天, 还能报案吗, 经济诈骗罪的追诉时效是多久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26被经济诈骗犯骗后七天,能报案。《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第八十八条【追诉期限的延长】在人民检察院、公
-
诈骗案与诈骗经济案有什么区别?湖北在线咨询 2021-10-21欺诈行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欺诈手段欺骗或利用受害者的无知欺骗财产的经济纠纷是双方经济纠纷,是法律民事行为纠纷双方的核心差异是主观目的和客观手段:欺诈的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经济纠纷不是客观手段,欺诈是欺诈和隐藏事实的手段,经济纠纷是正当行为。
-
报案时间在实施经济诈骗有时间限制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3-05-241、财物被骗,受害人应当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受理审查确定案件性质。如果确有犯罪事实,符合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的,刑事追诉期限为五年;不构成犯罪属于治安案件的,追诉时效期限为六个月。受害人可在六个月内报警,由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予以治安处罚。 2、法律依据: 一、《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财物被骗,受害人要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受理审查确定案件性质。
-
报案违反经济诈骗的法律有效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3-09-10报案不需要出费用,公安部门追查犯罪是其法定职责,公民也有报案和举报的义务与权利,侦查阶段的立案不收费。 金融凭证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报案要提供必要的报案材料,主要是书面材料。 特别注意报案的前提是:控告人、举报人应当如实提供情况,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应负法律责任。
-
经济诈骗案名单经济诈骗案什么可以取保候审湖北在线咨询 2022-01-04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取保候审不造成社会危险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取保候审不造成社会危险的,从规定可以看出,其范围涵盖了除可能无期徒刑、死刑外的所有犯罪,几乎任何案件都可以应用无社会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