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单位要如何避免法律风险
1.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依法治企;
2.建立参与机制;
3.强化合同监控;
4.加强信息交流;
5.善用调解、仲裁、诉讼等保护手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条
【公司义务及权益保护】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二、用人单位是否有权扣除劳动者工资以赔偿损失
职工给单位造成损失,单位可以扣除员工工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而该损失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三、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赔偿双倍工资。一般是11个月的双倍工资,乘以2也就是22个月的工资,但已经支付的需要减掉。如果超过了一年的话,还应当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n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如何避免欠债不还,避免法律风险?
264人看过
-
员工不辞而别,单位如何处理可避免法律风险?
86人看过
-
如何避免个人欠条的法律风险?
410人看过
-
股权转让法律风险如何避免
164人看过
-
民间借贷:如何避免法律风险?
444人看过
-
员工如何避免集资诈骗,以避免法律风险?
176人看过
-
单位规章制度风险有哪些 如何避免规章制度风险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
法人变更名称如何避免风险?江西在线咨询 2021-11-20在实践中,会有一些与公司没有利益关系的人为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这些人就可以被称为挂名公司法人。众所周知,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的利益。在实践中,他们还将承担一些由公司行为造成的法律后果。 ,所以它有一定的法律风险,那挂名公司法人如何规避法律风险?对被邀请担任他人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朋友,首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然后做出决定。如果发现公司非法经营、偷税漏税等异常情况,应果断拒绝担任法定代表人,已
-
保单质押贷款风险如何避免?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18按规定,如果办理了保单质押贷款,只要所欠本息没超过保单现金价值,保单的保障功能就不会丧失,一旦借款本息超过现金价值,保单将永久失效。也就是说,如果借款人无法按时归还贷款本息,保单的现金价值和保险金额也会慢慢缩水,直到财产和保障双双落空,而原先缴纳的保费也就相当于白交。 保单质押贷款期间,投保人还要按期缴纳保费,如保单贷款到期,而投保人未能及时支付本息,利息会计入本金继续滚动,直到保单剩余的价值不足
-
如何避免股权转让的法律风险?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13一、主体资格风险。防范:作为主体资格的尽职调查,主要通过考察目标公司的营业执照、公司章程等注册文件来了解; 同时还要查证是否有批准文件,批准和授权的内容是否明确、肯定,内容对此次并购可能造成的影响。 二、财产和财产权利风险。防范:土地与房产的价值主要查看产权证和土地使用证,其权利状况决定了土地和房产的价值; 机器设备要查看其原始采购凭证,扣除适当折旧后,评估其净值,对于通过融资租赁形式获得的机械设
-
非法开设赌场如何避免法律风险?海南在线咨询 2024-12-17(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2000元-30000元/件。 上下浮动幅度:20% 但收费额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争议标的额的以下费率实行分段累计收费: 标的额费率 10万元以下的部分(含10万元)6% 10-50万元的部分(含50万元)5% 50-100万元的部分(含100万元)4% 100-500万元的部分(含500万元)3% 500-1000万元的部分(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