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布虚假信息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02 04:48:56
294 人看过
立案标准是:
散布虚假信息罪达到造成3人以上轻伤或者1人以上重伤的;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造成县级以上区域范围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什么是散布虚假言论立案的标准?
326人看过
-
编造、散布虚假信息的罪名认定标准
376人看过
-
诽谤罪散布虚假信息怎么判
329人看过
-
散布虚假信息侵害他人名誉的罪责是什么?
357人看过
-
严惩网上散布虚假、恐怖信息
140人看过
-
在互联网散布虚假信息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341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传销报案人数怎么算, 网上散布谣言, 网络散布信息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03一、理论上说一个人报案就应该立案二、面有多少人才会判刑?1、二0一0年五月七日颁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八条规定,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够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
-
编造、散布虚假信息罪会被判几年?重庆在线咨询 2023-02-20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的量刑标准是: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利用信息网络发布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严重情节怎么处罚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19司法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是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此外,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
在网上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的犯罪吗,散布谣言的处罚标准是怎样规定的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06我国法律并未对此作出规定,不犯罪,如果在网络上杜撰法律条文造成影响较大,可能会被治安处罚。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
-
发布虚假信息的法律标准广西在线咨询 2024-12-10根据我国刑法,并没有明确规定造谣罪,只规定了诽谤罪。若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且情节严重,则应予以立案。诽谤罪属于情节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诽谤罪,受到法律制裁。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若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则应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根据《刑法》第2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