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民法典规定的定金在性质上属于违约定金,具有违约定金的性质。
根据《民法典》规定
第五百八十八条【违约金与定金竞合时的责任】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关于违约金、赔偿损失和定金同时并存时如何适用
因违约金和定金是合同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意思表示,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应当予以尊重,首先由当事人选择适用违约金还是定金,在当事人选择的基础分别加以确定。如果当事人选择违约金的,那么存在违约金和赔偿损失并从的情形;如果当事人选择定金责任时,存在定金和赔偿损失并从情形。两种情形在适用方法上,分别按照上述并存时的情形加以适用。
一、押金不退还要给违约金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押金是具有定金性质的,而定金和违约金是不能同时主张的,所以门店的押金不退还的,不能再主张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二、如果购房不要了有违约金吗
1、购房退定金不一定需要交违约金,房屋购买合同签署后,若是突然反悔不买了,现在退房,等于是单方面毁约,开发商是有权利收取自己的违约金的,一般会采用直接没收自己定金的形式。
2、若退房是房地产商过程导致的,购房者只能获得定金或者是违约金,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
有建筑合同定金的违约金还可以获得吗?
120人看过
-
违约金和合同一起解除可以吗
445人看过
-
代通知金经济赔偿金可以同时获得吗?
204人看过
-
店面租金违约后可以获得违约金吗?
80人看过
-
违约时可以获得押金吗?
401人看过
-
店面房违约金押金可以同时获得吗?
65人看过
定金是在合同订立房屋租赁定金纠纷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给付定金的一方称为定金给付方,接受定金的一方称为定金接受方。根据民法的有关理论,定金具有下列法律特征: 1、定金具有从属性。定金随着合同的存在而存在,随着合... 更多>
-
合同同时约定利息与违约金的可以同时获得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31、不能。 2、既约定了利息又约定了违约金是不能同时获得这两种赔偿的,由于此时涉及到双重的赔偿,若是没有违约的一方,要求对方都支付,难免有失公平,故此我国法律规定,在发生此种情形时,可以获得赔偿的一方需要进行选择。
-
工伤职工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获得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补偿金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12工伤职工主动解除劳动合同,没有经济补偿金。但属于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工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
-
合同法保证金和违约金是否可以一起约定的?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131、可以的,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所以,向某可以要求家具店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只能在双倍返还定金与违约金中选择一种,而不能并存。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五百把十八条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
经济补偿金可否获得?北京在线咨询 2024-12-08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但是,该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并未包括劳动者主动提前30日书面向单位辞职的情形。 从立法宗旨来看,经济补偿金是法律强制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特殊经济补偿,旨在制裁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和合理提高劳动者福利。对于劳动合同到期
-
妻子和他人通奸可以获得经济补偿金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9这种感情纠纷法律是不插手的,法律没有规定这种情况侵犯了你的人身或者财产权利,所以对方是不构成侵权的,他不会因此而成为诉讼主体,你不可能告到他。但是你可以因此跟你妻子提出离婚的诉讼请求,要求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且她有过错,在分财产时可能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