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预备犯是犯罪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8 21:51:49 198 人看过

一、根据法律规定预备犯是犯罪行为?

根据法律规定预备犯是犯罪行为的,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是犯罪预备。如为了盗窃而准备钥匙,排除实施犯罪行为的障碍等。应当根据预备的程度和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程度等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可以比照犯罪既遂予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或者制造条件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犯罪预备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也是一种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但是刑法将这一常见的行为方式单独列举予以明示。

(二)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所谓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准备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寻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适合犯罪的需要。

(三)其他犯罪预备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

(2)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例如为实施入户盗窃而事先练习爬楼入窗技术;

(3)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

(4)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

(5)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

(6)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

(7)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追踪的计划,等等。

二、犯罪预备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为认定犯罪预备提供了一般标准。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些标准来认定犯罪预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应注意下述三种区分:

(一)犯罪的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区分。

在认定犯罪预备时,还必须把犯罪的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区别开来,犯罪的实行行为主要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不难区分,但也有少数情况,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区分存在一定难度。例如杀人、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中的尾随行为、守候行为或寻找被害人的行为等,到底是预备行为还是实行行为?对此,在刑法理论上存在不同观点。我们认为,这些行为的性质基本上还是为进一步实行犯罪制造条件,不能认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而应视为犯罪预备行为。

(二)犯罪预备与犯罪预备阶段的区分。

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罪的预备阶段区别开来。犯罪预备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的一种停顿状态,而犯罪的预备阶段是行为发展的一个过程。无疑,这两个概念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因为犯罪预备只能发生在犯罪的预备阶段。但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犯罪预备是行为人应对其承担刑事责任的一种行为状态,而犯罪的预备阶段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有些犯罪分子可能经过犯罪预备阶段以后进入了实行的阶段并最终完成了犯罪,这时应作为犯罪既遂负刑事责任,而不再单独对犯罪预备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如果行为在准备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就应当以犯罪预备论处。在当代社会

不论是从事一些什么活动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个前期的准备活动,比如说犯罪嫌疑人在进行犯罪活动之前他会积极的准备一些刀具用来行凶,这就是犯罪的准备阶段,不同的犯罪阶段所进行的量刑标准以及具体的法条规定都有所区别。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7日 15: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共同犯罪相关文章
  •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进行准备吗?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进行准备,犯罪预备的认定标准是: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预备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进行犯罪活动,实现犯罪意图,体现了预备犯的主观恶性,这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2、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这种准备活动在法律上主要规定为两种情况:一是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准备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杀伤、威胁被害人的各类凶器物品;用以伪造货币、票证、文印的各类器具材料;用以掩护犯罪活动、排除障碍物、销毁罪证的各类工具物品等。准备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装、购买、借用、骗取、窃取等。二是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如为实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现场、选择犯罪时机、探听被害人行踪、演习犯罪手段和技巧、拟定犯罪实施计划、寻找犯罪同伙等等。一、什么是绑架罪预备状态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
    2023-03-13
    99人看过
  •  绑架罪犯罪预备行为的法律分析
    绑架罪预备是指在实施绑架行为前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购买犯罪工具、踩点调查绑架地点等行为。如果犯罪分子已经购买了需要的犯罪工具,并在绑架地点多次踩点调查,以及其他为了绑架被害人而做出的预备行为,那么就有可能构成绑架罪预备。绑架罪预备是指犯罪分子在进行绑架行为前所做的准备工作,例如购买犯罪工具、踩点调查绑架地点等行为。如果犯罪分子为了实施绑架罪从而已经购买了需要的犯罪工具,也在绑架地点多次踩点调查,以及其他为了绑架被害人而做出的预备行为,那么就有可能就是犯罪预备。 绑 架 罪 预 备 认 定 标 准绑架罪是指在他人自愿情况下,采取非法手段对他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并可能造成严重人身伤害或死亡的行为。绑架罪是一种严重罪行,对于其预备阶段的认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绑架罪预备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目的;2. 采取非法手段限制他人人身自由;3.
    2023-09-13
    223人看过
  • 犯罪预备算不算犯罪行为
    一、犯罪预备算不算犯罪行为预备行为算犯罪。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是犯罪行为。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哪些是犯罪预备行为在实践中,常见的预备行为有5种:1.准备工具。如为了抢劫,大量购买管制刀具。2.练习犯罪的手段。如为了扒窃,练习扒窃的技能。3.进行犯罪前的调查。如盗窃之前的踩点,杀人之前了解被害人的情况。4.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如要盗窃、抢劫的时候先把人家的狗给毒死。5.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组织犯罪集团,这种组织、参加犯罪集团的行为也是犯罪的一个预备行为。如为了盗窃和抢劫,而勾结共犯或者组织犯罪集团就是盗窃、抢劫的预备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属于实行行为,直接
    2023-11-02
    422人看过
  • 根据规定刑事犯罪行为有哪些
    一、根据规定刑事犯罪行为有哪些1.危害国家安全罪;2.危害公共安全罪;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5.侵犯财产罪;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7.危害国防利益罪;8.贪污贿赂罪;9.渎职罪。又可以分为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10.军人违反职责罪。二、刑事犯罪可以上诉几次刑事上诉一般最多可以上诉一次。一审不服的,可以上诉至二审,由于我国是二审终审制,所以如果此时还是有异议的话,只能申诉,申请再审,但此时二审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并且不会因你的申诉而中止执行二审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上诉、抗诉的期限】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三、刑事犯罪能出国吗刑事犯罪执行完毕后能出国的。但是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不得出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
    2023-10-03
    237人看过
  • 如何认定犯罪预备行为对犯罪预备如何处罚
    一、如何认定犯罪预备行为(一)有犯罪预备行为即有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常见的预备行为有5种:1、准备工具;2、练习犯罪的手段,比如说,为了扒窃,练习扒窃的技能;3、进行犯罪前的调查,比如说,盗窃之前的踩点,杀人之前了解被害人的情况;4、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比如说,要盗窃、抢劫的时候先把人家的狗给毒死;5、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组织犯罪集团,这种组织、参加犯罪集团的行为也是犯罪的一个预备行为,比如说,为了盗窃和抢劫而勾结共犯或者组织犯罪集团就是盗窃、抢劫的预备行为。但是,如果行为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属于实行行为。因为这两种犯罪集团是刑法分则直接禁止的犯罪行为。大家一定要注意具体常见的预备行为。因为关于预备行为,刑法分则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刑法分则规定的都是实行行为。所以说,对犯罪预备行为一般掌握只有根据上述的归纳总结。(二)具有犯罪
    2023-04-28
    396人看过
  • 根据规定吸毒行为构成犯罪么
    吸毒不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三)吸食、注射毒品的;(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一、在哪些情形下可以对吸毒人员强制戒毒?(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四)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二、吸毒成瘾在哪些情形下可以不用强制隔离戒毒?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宜收入强制戒毒所的,应当限期在强制戒毒所外戒毒:(一)患有急性传染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的
    2023-03-30
    236人看过
  • 根据法律规定危险犯是结果犯吗?
    一、根据法律规定危险犯是结果犯吗?根据法律规定危险犯是结果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立的分类的状况,如果说是危险犯的话,只要存在这样的一种危险就可以构成犯罪,但是结果犯必须要有发生特定的法律所规定的结果,比如说放火的话就是一种危险犯,而并不是结果犯。根据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的规定,故意用爆炸的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本罪是危险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爆炸行为,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我国《刑法》规定,第114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115条第一款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第七条使用
    2023-04-29
    263人看过
  • 根据刑法行为犯有无犯罪未遂
    行为犯可以有未遂犯,行为犯是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这类犯罪的既遂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它以行为是否实施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又不是一着手即告完成,这种行为要有一个实施过程,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视为行为的完成。在着手实施犯罪的情况下,如果达到了法律要求的程度,完成了犯罪行为,就视为犯罪的完成,构成了犯罪的既遂。一、犯罪既遂的类型包括四种,即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和举动犯。1、结果犯由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共同构成犯罪的客观方面的犯罪。结果犯的既遂,不仅要求有犯罪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缺少危害结果,犯罪的客观方面就不具有完整性或者说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就不齐备。结果犯的结果,是指有形的、可以计量的具体危害结果,是与犯罪的性质相一致的结果。这类常见的犯罪很多,如故意杀
    2023-02-07
    84人看过
  • 怎样根据证据认定犯罪行为
    一、怎样根据证据认定犯罪行为根据直接证据认定犯罪事实的标准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刑事案件中通过直接证据定罪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通过对直接证据所包含的证据事实进行印证和补强,从而达到证明待证事实从而定罪;二是通过将若干个间接证据所包含的证据事实进行逻辑推理,使其形成较为完整的证据锁链,从而排他性地认定待证事实的存在,最后确定犯罪事实。另外,在案件存在直接证据的案件中,对待证事实的证明就等于对直接证据所包含的证据信息的验证和补强。在司法实践中,被告人经常作出相互矛盾的供述和辩解。在此情况下,公诉方提交的其他证据能否与被告人供述形成相互印证,就成为判定案件是否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关键标准。公诉机关有大量证据证明犯罪行为已经发生,但证明被告人实施犯罪的证据只有被告人供述,并且这种供述还因为被告人翻供和得不到其他证据的印证,而难以辨明真伪。由此,在被告人供述无法得到其他证据印证的情况下,其他
    2023-04-18
    82人看过
  • 预备犯罪是指为了实行犯罪的什么行为
    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一、犯罪预备的表现形式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最常见的形式所谓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其中包括:(1)用以杀伤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绳索等;(2)用以破坏、分离犯罪对象物品或者破坏、排除犯罪障碍物的器械物品,如钳剪、刀斧、锯锉、爆炸物等;(3)专用为达到或逃离犯罪现场或进行犯罪活动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4)用以排除障碍、接近犯罪对象的物品,如爬窗用的梯子或绳索等;(5)用以掩护犯罪实施或者湮灭罪证的物
    2023-02-14
    370人看过
  • 法律规定犯罪预备是否存在未遂
    不存在。犯罪预备不可以未遂,二者是不同的犯罪终局形态。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只有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一、既遂和未遂的区别是什么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具体来说,两者有以下的一些区别: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行进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所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犯罪结果是否实现。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
    2023-06-28
    261人看过
  • 是否有罪:关于犯罪预备的法律规定
    犯罪准备构成犯罪。犯罪准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依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是一种具有修正构成要件的未完成犯罪形式。虽然犯罪准备尚未直接侵犯犯罪对象,但犯罪对象也面临着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此也具有社会危害。因此,犯罪预备行为也是可罚性的。对预备犯追究刑事责任。对于预备犯,可以比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犯罪预备的概念犯罪预备是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其特征表现为:一是行为人必须有实施某种犯罪的直接故意,其目的是为了给实施犯罪创造条件;二是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了某种犯罪的预备行为,如为杀人而买刀、制造炸弹等;三是行为人尚未着手实施犯罪实行行为,这是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既遂形态的主要标志;四是行为人尚未实施犯罪实行行为,是由于行为人自身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根据犯罪预备行为的实施方式,犯罪预备可以分为准备工具的预备和制造条件的预备。
    2023-07-14
    375人看过
  • 根据法律规定同一犯罪构成是啥?
    根据法律规定同一犯罪构成是在犯罪主体和犯罪的客观方面以及主观方面都是统一的。犯罪构成是指依照中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任何一种犯罪的知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1、同一犯罪构成范围主要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2、犯罪构成理论在犯罪体系及整个刑法学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是由资产阶级刑法学家首先提出并创立的,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司法的历史性产物。犯罪构成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3世纪意大利宗教裁判上的“查究程序”或称“纠问手续”,其构成要件只有诉讼上的意义。一、构成犯罪的如何处罚?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1、管制不关押行为人,
    2023-03-19
    92人看过
  • 犯罪行为包括预备行为吗
    是犯罪,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的目的;(二)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三)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是犯罪预备行为由于尚未着手实行犯罪,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因此《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犯罪行为的特征是什么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行为的特征是指:(一)主体性,行为的主体性涉及行为主体的问题,它揭示了行为是人的行为,将一定的行为归属于人
    2023-02-26
    31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共同犯罪
    相关咨询
    • 法律规定有哪些犯罪预备行为
      云南在线咨询 2023-11-28
      犯罪的预备行为主要指的就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或者制造条件的一种行为。根据我们国家《刑法》第22条,当中明确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情况之下,就是属于犯罪既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
    • 根据我国的法律,怎么界定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31
      根据我国的法律,如何界定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行为人在犯罪预备的过程中,着手实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实施犯罪行为的,属于预备形态的中止。
    • 根据法律规定传销是否构成犯罪,根据规定传销行为是否就是涉嫌犯罪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07
      需要审查具体的营销方式才可以判断。 《禁止传销条例》第二条规定的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第七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
    • 法律规定犯罪的预备行为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1-09
      犯罪的预备行为主要指的就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或者制造条件的一种行为。根据我们国家《刑法》第22条,当中明确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情况之下,就是属于犯罪既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
    • 犯罪行为预备地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0
      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可见,预备犯的主观方面既有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又具有进而着手实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图。但是后者尚未实际展开而只是在犯罪预备活动中间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而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与目的,才是预备犯主观方面主要的内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预备行为的发动、进行与完成,都是受此种目的的支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