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的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什么规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9 19:21:32 84 人看过

一、民法典的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什么规定

1.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有哪些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尚未生效,须经权利人追认才能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一旦权利人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

如果权利人拒绝追认,则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起无效。

包括两种情况: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分情况。

(1)法定代理人实施的,有效

(2)独立实施的,纯获利益的行为有效;

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行为有效;

其他行为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有效;

其他行为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无效。

注: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予以追认。

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2.狭义的无权代理狭义的仅指表见代理以外的无权代理。

在中国,无权代理一般指后者,即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所进行的代理。

注: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予以追认。

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注意

1.相对人无论是否善意均可行使催告权。

2.只有善意相对人才可以行使撤销权

3.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法院撤销后该行为无效。

该代理行为构成表见代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7日 02: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民事法律行为相关文章
  •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如何
    民法中的欺诈,一般是指行为人故意欺骗他人,使对方陷入错误判断,并基于此错误判断作出意思表示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具体而言:第一,欺诈系由民事法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实施,而相对人因此欺诈行为陷人错误判断,并进而作出了意思表示。第二,欺诈的构成并不需要受欺诈人客观上遭受损害后果的事实,只要受欺诈人因欺诈行为作出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欺诈。第三,欺诈的法律后果为可撤销,享有撤销权的是受欺诈人。买卖合同中的欺诈手段有哪些?(一)钓鱼合同。行骗人往往利用合同先向对方预付定金或少量预付款,取得对方信任后,骗取全部货物,或者先给付少量货物,蓄意骗取全部货款。随着企业律意识的增强,(二)以假乱真。行骗人主要用假公章、执照、证明、汇票,帐号、甚至假身份证明等为幌子,虚构背景编造谎言
    2023-07-29
    381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具备哪些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民法典规定具备哪些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具备的条件有: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是什么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是:1.私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由自然人、法人等私主体作出的行为,与政府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作出的国家行为、法院依审判权作出的裁判行为相区别。2.合法行为所谓合法,就是说它所追求的效果“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3.表示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是意思表
    2023-05-06
    312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残疾人的实施的民法行为有效吗
    一、民法典规定残疾人的实施的民法行为有效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其他行为经追认后才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衡量标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属于一心智健全,有两种判断标准:(1)依据自然人的意思能力(认知能力)来判断。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设定的。意思能力是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
    2023-04-12
    125人看过
  • 民法典中规定的虚假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适用
    一、民法典中规定的虚假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适用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二、民事法律行为一般成立要件1、当事人。即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主体。在单方民事行为中,存在一方当事人即可;在双方民事行为中,需要有双方当事人;在共同行为中,需要有两方以上当事人;在决议行为中,需要有某一组织的成员或内部机构参与表决。2、有意思表示。单方法律行为,当事人意思表示完成,法律行为既告成立;双方法律行为,互相意思表示一致时法律行为方告成立。3、标的须确定并且可能。标的的确定,指关于标的表示须达到能被具体认定的程度。认定标的确定与否的时点,通常为行为成立时。标的可能,指标的在客观上须具有实现的现实性。三、民事法律行为特征1、私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由自然人、法人等私主体作出的行为,与政府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作出的国
    2023-04-12
    225人看过
  • 欺诈行为的法律归属:民事欺诈与刑事欺诈的界限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属于诈骗,那么就是刑事:1、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交通事故属于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一般的交通事故属于民事案件,构成交通肇事罪才是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由交警出具事故认定书划分责任,事故各方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对事故认定书不服的,可以在3日内申请复核一次。伤者治疗终结后可以做伤残鉴定,伤残等级以鉴定结果为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7-14
    424人看过
  • 民事欺诈的法律惩戒规定
    民法典对于民事欺诈的法律后果规定一般是其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进行撤销,而且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法律对于民事欺诈的具体规定,则民事行为因欺诈被撤销后,当事人应当返还财产,将其恢复到欺诈行为发生前的状态,返还财产为欺诈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之一。一般的民事欺诈情形民事欺诈行为主要有以下4个要件:(一)一方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隐瞒虚假情况或不告知对方情况是一方故意所为,故意包括明知虚假而告之或不告知,和应知而由于疏忽大意没有告知。(二)一方客观上实施了欺诈行为。该行为可以是故意告知虚假情况的作为行为,也可以是有义务告知不予告知的不作为行为。隐瞒则包括故意以一定行为掩盖真实情况的作为和不予告知真实情况的不作为。(三)由于一方的欺诈行为,诱使对方陷入了错误的认识
    2023-07-01
    328人看过
  • 民法典第三人代为履行
    一、民法典第三人代为履行第三人即非缔约当事人,世非合同当事人,无需参与合同的订立或在该合同上签字或盖章。只需第三人单方表示其愿意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或者与债务人达成代替其清偿情务的协议即可产生效力。合而当事人的约定对第三人不具有拘束力,第三人可以同意履行,也可以拒绝履行。故在此意义上讲,第三人仅为履行主体而非义务主体,对于合同的债权人而言,他只能将第三人作为债务履行的辅助人而不能作为合同的当事人对待,当第三人拒绝履行时,由合同债务人负责履行。第三人虽非合同当事人,不承担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的违约责任。但是,如果第三人的不适当履行出于恶意,给债权人造成财产损害或者人身伤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责任。而且,债权人也可以请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合同中第三人代为履行条款对债权人具有拘束力,即第三人一旦同意履行,视为债务人的履行,债权人不得拒绝。如果第三人不履行,债旁人在履行期限内没有履行;或者第三人的履
    2023-04-13
    327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行为人的内容有什么
    民法典规定行为人的内容有: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民法典的所有权保留有什么规定所有权保留是指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者其他义务的,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出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四十一条【所有权保留】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者其他义务的,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出卖人。出卖人对标的物保留的所有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
    2023-07-26
    220人看过
  • 哪些情形可认定为民法典第148、149条规定的欺诈
    一、哪些情形可认定为民法典第148、149条规定的欺诈1、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负有告知义务的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致使当事人基于错误认识作出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民法典148、149条规定的欺诈。2、法律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二、遇到合同欺诈怎么办(一)协商变更和解除合同。协商变更,包括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协商解除,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在合同关系有效期限尚未届满前提前终止合同。协商变更和协商解除这种补救措施有其局限性,欺诈方往往予以拒绝,在这种情况下,被欺诈方应当采取其他措施。(二)不予履行。不予履行适用于被欺诈方发现已签订的合同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对方有欺诈嫌疑,双方签订的合同可能为欺诈性的无效合同的场合。在这种场合,被欺诈方应暂不履行合同规定的内容,如不予发货,不予付款,以免造成财产无法返还。(三)中止履行。中止履行适
    2023-04-12
    169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的什么受法律保护
    一、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的什么受法律保护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和其他合法的权利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3条规定,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二、财产权利包括哪些财产性权利是指可单独转让或与其他权利一并转让的权利;旨在使持有者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以现实物质利益或预期物质利益交换而得的权利。财产权包括物权与债权两大类。(一)物权物权是直接支配物的权利物也包括某些权利。物权具有排他的效力、优先的效力与追及的效力。物权包括所有权与限制物权。(二)债权债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而得到生活上的利益的权利;债权与物权的差异在于其对人性(相对性)、不具排他性(平等性)、债权的可移转性不如物权。三、人身权利包括哪些人身权利又称人身非财产权,是指与人身直接相关而没有经济内容的权益。属公
    2023-06-19
    111人看过
  • 民法典中的婚姻欺诈规定
    骗婚就是以欺骗的方式要求他人与自己结婚,对于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只要被遇到那么就需要及时的向法院起诉,只要自己的证明材料齐全,那么法院是可以判撤销双方的婚姻,从而双方不再受到婚姻的限制性。民法典关于未成年的规定民法典关于未成年的规定如下:1、如果父母尽不到应有责任,法律会主持公道,必要时甚至会撤销其父母的监护资格,并指定新的监护人;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1)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2)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并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3)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的。2、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年满18周岁后仍可追究侵害方责任,要求其给予民事赔偿。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
    2023-07-11
    61人看过
  • 民法典中民法关于欺诈的合同效力如何
    一、民法典中民法关于欺诈的合同效力如何民法典规定,通过欺诈的方式签订的合同,是属于效力待定合同,合同经人民法院撤销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二、合同欺诈的表现形式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这里所称的票据,主要指能作为担保凭证的金融票据,即汇票、本票和支
    2023-04-18
    101人看过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典是如何规定的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典的规定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假释期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吗假释期一般是不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患有严重疾病或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
    2023-08-01
    378人看过
  • 合同效力适用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规则的规定
    一、合同效力的定义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即法律效力。这个“法律效力”不是说合同本身是法律,而是说由于合同当事人的意志符合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国家赋予当事人的意志以拘束力,要求合同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否则即依靠国家强制力,要当事人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二、合同效力适用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规则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规则,存在概念不科学、国家干预程度过高、效力规则类型不足,弹性不够,以及部分规则不当等问题。民法典正视这些问题,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隐藏行为、虚假行为,因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方欺诈和第三人欺诈行为,一方胁迫和第三人胁迫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恶意串
    2023-02-24
    213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类型,是行为中最主要的形式,是法律事实的最基本形式。... 更多>

    #民事法律行为
    相关咨询
    • 民法典规定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立的遗嘱的效力怎样?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22
      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是无效的。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后来取得了完全行为能力,当时所立的遗嘱仍然是无效遗嘱。
    • 法律上规定的什么是民事欺诈行为,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20
      欺骗他人使其错误处分财产的违法行为就是欺诈行为,这种行为是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向法院申请予以撤销,情节严重的欺诈行为还会构成诈骗罪,需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会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民法典对于受欺诈的合同有哪些规定?
      安徽在线咨询 2023-12-17
      民法典规定受欺诈的合同能撤销,合同存在欺诈等意思表示的,受欺诈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被撤销后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仍然有效,应当认可之前的履行。
    • 民法总则对民事法律行为行为效力追认的规定有哪些
      云南在线咨询 2021-08-13
      1、可追认民事法律行为的具体情形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非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一百四十五条第一款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2、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权相对人催告后一个月内行使,不行使,视为拒绝 3、相对人的催告权
    • 民事欺诈的构成是什么,民事欺诈行为与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是怎样的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19
      民事欺诈的构成: 欺诈人 欺诈人的欺诈故意 欺诈故意是指行为人具有故意欺诈他人的意思,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欺诈人的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指欺诈人语言、文字或活动有隐瞒事实而告知虚假情况的行为。即使被欺诈人陷于错误、加深错误或保持错误而虚构事实、变更事实或隐瞒事实的行为。欺诈行为可体现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方式。 被欺诈人 被欺诈人因欺诈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