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外执行是指犯罪分子因法律规定的某些情况暂时改变刑罚执行场所和执行方式,在监狱外执行的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孕妇或正在哺乳婴儿;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于暂予监外执行,不危害社会。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二种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后,可能危害社会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犯罪分子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出具证明文件。
监外执行(专指保外就医)应遵守哪些规定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安部制定的有关规定;
(二)在指定的医院接受治疗;
(三)确因治疗、护理的特殊要求,需要转院或者离开所居住区域的,必须经公安机关批准;
(四)进行治疗疾病以外的社会活动必须经公安机关批准;
(五)遵守公安机关制定的具体监督管理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
监外执行案底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198人看过
-
法律规定下的监外执行相关问题
233人看过
-
营业执照及其办理相关问题
477人看过
-
相互继承权的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案
417人看过
-
最新规定:关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相关问题
369人看过
-
分房子与赡养老人: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
296人看过
监外执行,一般指的是由于犯罪人具有法律所规定的某种特殊情况而暂时变换刑罚执行场地和执行的方式,监外执行是刑罚中的一种执行制度;一般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和拘役的犯罪人,因为其具有不合适的收监执行的一些特殊原因,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则由... 更多>
-
关于监外执行刑期折抵的相关问题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15监外执行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指的是罪犯由于某种法律规定的特殊原因,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拘役时,暂时变更刑罚执行场所和方式,在监狱外执行刑罚的一种制度。在监外执行期间,罪犯应当计算在刑期以内。但需要注意的是,监外执行的期间并不存在折抵刑期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如果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
-
法院判决的执行问题及解决方法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
-
关于延期交房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09若延期交房,则需支付赔偿金,并继续履行。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怎么样解决监外执行打架的问题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8应当及时收监。《》规定: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收监:(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二)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三)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对于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予以收监的,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通过贿赂等非法手段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在监外
-
住房公积金的执行问题及解决方法陕西在线咨询 2024-11-24公积金是一种由在职员工按照固定比例缴纳的、专门用于住宅消费支出的个人房屋储备基金,具有深厚的公益价值及一定程度的互助性质。根据中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在特定情况下,被执行人所积累的公积金可能被视为强制执行还贷的偿付方式之一。在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的过程中,被执行人需要亲自提交相关申请资料。如果被执行人未能积极配合,执行法院有权代为提取其公积金以用于清偿债务。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