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减刑吗
依据我国现行刑法典之规定,在犯罪行为实施期间,若犯罪嫌疑人为未成年人且已达到法定年龄十四岁,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可以给予减轻、从轻或免于刑事处罚。
《刑法》第十七条
第二、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未成年减轻处罚的情形有什么
(1)若未成年人年龄已达16周岁,且在被害人显现出轻伤及以上等级的创伤后未有悔改之意,那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该未成年人均需承受相应的刑事责任,即便未能达到触犯刑法的程度,亦应接受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的治安管理处罚。
(2)当未成年人达到14周岁但尚未达到16周岁之际,他们仅需要对以下八种特定犯罪行为负责,包括蓄谋杀人、故意伤害导致他人死亡、故意杀害、主动抢劫、强制性侵犯、制作并投掷爆炸物、纵火以及参与运输毒品等活动。
这意味着这些未成年人对于其他非上述八项罪行并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3)如果正在成长过程中的未成年人已经年满了12岁但仍然不足14周岁,此时他们必须对蓄谋杀害、故意伤害他人致死或者是采用极其残忍手段致人重伤并导致严重残疾,以及一些极端恶劣的案件负责。
当这些情况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严格审批并认可追究其刑事责任时,他们则必须负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4)然而,当未成年人尚未达到12岁的法定成年年纪时,他们无需承担任何形式的刑事责任。
(5)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实施了恶意行为并且与其生身父母的监督密切相关,那么作为监护人的父母亲都应该为所涉及到的民事赔偿部分承担起对应的责任。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未成年减刑吗”,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
未成年在少管所减刑好不好减
404人看过
-
未成年人被判五年刑能减多少刑期?
330人看过
-
未成年罪犯如何适用减刑
253人看过
-
未成年能否享受减刑待遇?
152人看过
-
对未成年罪犯的减刑、假释
122人看过
-
未成年监狱多久才能减刑
85人看过
-
-
未成年人与刑罚减轻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22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将受到刑罚的制裁。犯罪情节和具体情况将影响刑罚的轻重。根据犯罪事实和情况,可以确定量刑起点和增加或减少刑罚量。其中,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确定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抢劫的次数、数额、手
-
5年内未成年人犯罪能减少量刑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251、未成年人犯罪量刑在五年的,不能适用缓刑,当然也就不能判三缓五。 2、“判三缓五“,是指判决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五年执行,而不是判决五年徒刑缓期三年执行。 《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
-
未成年犯被判一年九个月能减刑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15未成年犯被判一年九个月,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最多可以减刑10个月,实际达不到。《刑法》第七十八条【适用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
李天一未成年可减刑,最多可以减刑多少年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01抢劫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司法实践中对于本罪的认定应注意下列问题: 1本罪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只要已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抢劫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根据刑法规定,抢劫行为有以下四种具体表现: (1)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劫取公私财物; (2)在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的过程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