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居住权不可以继承。房屋“居住权”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权利,从房屋所有权中脱离出来后,具有很强的人身性,即“居住权”只能依附于特定的人,伴随具有“居住权”人的终生,随着“居住权”人死亡,“居住权”也随之消亡。即“居住权”的人死亡后,并不产生遗留“居住权”这种财产作为遗产继承的可能。
房子设立居住权可以买卖吗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房屋就算设立了居住权,也是可以进行买卖的。
房屋的所有权人出售房屋后,居住权在期限内的,不应当影响居住权人的权利,卖方应当如实告知买方房屋设有居住权的事实。
1、什么是居住权
根据《民法典》第366条的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居住权是一种加之于房屋之上的用益物权,由房屋所有人设立,特定对象取得居住权后,便可在该房屋内居住,使用房屋。
具体来说,居住权包含以下5点内容:
此种权利仅限于居住目的;
居住权人享有附属于该房屋的各项权利,如相邻权等;
以居住为目的,居住权人有权修缮房屋;
居住权人可以出租房屋收取租金,但需以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为准;
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
2、居住权是怎样设立的
居住权的设立一般是无偿的,但是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居住权主要有两种设立方式,一种是订立书面合同登记设立居住权,另一种是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
订立居住权合同注意一定要以书面形式,合同主要包括下列条款:
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住宅的位置;
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居住权期限;
解决争议的方法。
居住权合同拟好后,当事人需要去不动产登记机关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的,由于遗嘱形式包含口头遗嘱、录音录像遗嘱等,不是所有遗嘱都具有书面形式,因此遗嘱设立居住权的不拘泥于书面形式。
具体的设立方式,房主一般会在遗嘱中明确把房屋的所有权给一方,居住权保留给指定对象,当房主去世后,居住权人需要持该生效遗嘱、遗嘱人的死亡证明申请办理居住权登记,以公示自己的居住权,当发生争议时,已完成居住权登记的一方优先受法律保护,享有权利。
3、为啥房屋买卖要考虑居住权问题
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起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多层次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但是此类保障性住房的覆盖人群有限,尚不能完全解决中低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因而《民法典》新规定的“居住权”制度,或可为解决住房问题提供一线曙光。
居住权的制度优势在于其法律保障力度非常强,居住权人的身份不同于承租人,当发生第三人侵害房屋权利的情况时,居住权人可以物权人的身份向第三人主张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救济。
通俗来讲,买受人享有的房屋所有权无法对抗原本已有的登记生效的居住权,当设有居住权的房屋被买卖时,居住权人对该房屋仍享有居住权益,而不能主张居住权已经消灭,把居住权人“轰出”房屋。
合法有效的居住权,只有当居住权期限届满或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才消灭,办理居住权注销登记后,房屋的所有权人即享有完全的支配权。
4、居住权制度设立,购买二手房要更谨慎了很多朋友不喜欢购买二手房,这是有很多原因的。
介意他人留下的生活痕迹、房子是否为“凶宅”、产权是否清晰、是否为抵押房拍卖房等都是二手房交易需要调查的问题。
居住权制度是为了保障百姓“住有所居”而出现的,但对于二手房交易来说,实则又多了一道门槛。
以前在进行房产交易时,仅需了解前房主的基本情况,房子本身是否有抵押、租赁等情况就成,未来购置房产除了要调查以上内容,还要查看房子上是否设立了居住权,一旦有居住权存在,房产交易就会变得很麻烦,房子有了人却住不进去,毁约在所难免。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房屋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然而居住权的期限完全可以超出二十年的限制,理论上居住权可以一直延续到居住权人死亡时消灭,那么这个期限三十年、四十年都是有可能的。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九条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能否继承居住权?
345人看过
-
居住权房屋继承后有继承权吗
51人看过
-
能否将居住权继承?
470人看过
-
能否将拥有居住权的房屋进行买卖?
72人看过
-
继承房屋能否进行法律诉讼?
466人看过
-
能否将居住权房子进行过户?
483人看过
居住权是《民法典》物权编新增的用益物权的种类。居住权是指权利人为了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或遗嘱,在他人享有所有权的住宅之上设立的占有、使用该住宅的权利。 居住权作为用益物权具有特殊性,即居住权人对于权利客体即住宅只享有占有和使用的... 更多>
-
房屋久居住权能被继承吗久居住权怎么继承西藏在线咨询 2023-03-14居住权是不可以继承的。居住权是房屋所有人为特定身份关系的亲属而设,具有人身专属性。由于这种人身性的限制,所以居住权只能适用于自然人,且不能够自由转让、继承,一旦权利人死亡,居住权便消失。故居住权是一种有期限的权利,其最长期限为权利人的终生。 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继承人能否以代位继承的方式继承房屋的居住权?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14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该继承人自然具有享有居住权之合法权益。原因在于,法律规定了每个继承人都能继承遗产财产的一定比例,这意味着他们即成为遗产房产的共同所有权人,因此,与其他众多继承人共同分享该遗产房屋的所有权。在这种情况下,所提及的房屋所有权包括了居住和使用权,这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作为继承人,他们还依法享有对该房屋的处置权。 由于遗产房产属于共同所有,因此在涉及房屋的居住或处置问题时,应由
-
继承人是否拥有房屋的居住权?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22在进行房屋继承时,继承人依法获得了该房屋的产权及相应的居住使用权。在完成房屋继承和所有权过户手续之后,相关当事人便成功获得了房屋的所有权,因此理应享有居住权。 如果涉及到共有房产形式的遗产处置问题,则需要全体共同共有人达成一致意见才能进行相关的房屋使用和处理事宜。 如果被继承人在订立遗嘱时有意识障碍,即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所立遗嘱将被视为无效。同时,遗嘱必须反映遗嘱人的真
-
居住权人能否继续居住成年子女的房屋?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28根据民法典规定,居住权具有人身性。因此,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居住权人只能自己居住设立了居住权的房屋,不能将居住权转让给他人,或者由其继承人继承其居住权。因此,原则上,居住权人的子女不能继续居住该房屋。
-
能否将公房居住权进行转让?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13租赁房屋的同住人可以将其居住权转让给其他人,根据《城镇房屋租赁合同解释》第十九条的规定,如果承租人在租赁期间死亡、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其共同经营人或其他合伙人可以请求按照原租赁合同租赁该房屋,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居住权的设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 依合同而取得居住权,如承租人依租赁合同而取得对出租的房屋的居住权。 2. 直接依法律的规定取得居住权,如未成年子女对其父母的房屋享有居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