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的执行是缓刑制度发挥功效的保证,而未成年犯生理、心理正处于不稳定时期,如何完善未成年犯的缓刑执行制度,有效地预防重新犯罪,值得探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予以完善:
1.法律应对监护人的管理教育职责作出具体规定,如规定监护人应经常监督、检查未成年犯的学习和生活,为其学习、生活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经常检查其遵纪守法情况,对违纪违法行为应提出批评并纠正其错误,定期向监管机关汇报未成年犯表现等。为解决对未成年缓刑犯监管不力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建立缓刑保证金制度,将监护人的道义责任与经济责任结合起来,以有利于增强监护人的责任心。
2.建立回访制度,组织未成年犯参加有意义的活动。缓刑考察机关除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未成年缓刑犯的家庭、单位、学校进行回访、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外,还应因地制宜地组织未成年缓刑犯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教育。
3.细化对未成年犯缓刑考察的内容。
(1)明确规定未成年缓刑犯应遵守的义务。笔者认为,我国法律可规定未成年缓刑犯负有如下义务:一是服从监管机关、监护人的各种管理、教育、帮助;二是定期向监管机关汇报自己学习、生活及遵纪守法的情况;三是严格遵守请销假、迁居制度;四是不得夜出不归,等等。
(2)规定未成年缓刑犯定期参加无偿公益劳动的义务。由于未成年犯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其行为给他人造成的物质损害多是由其监护人予以赔偿,因此,应通过责令其参加一定的无偿劳动,让他们切身体验到对受害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所要承担的后果。
-
未成年涉嫌犯罪应当缓刑执行吗
216人看过
-
应完善执行人员回避规定
381人看过
-
缓刑结束后完成执行
188人看过
-
缓刑罪犯的刑罚执行规定
370人看过
-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亟待完善
339人看过
-
完善罚金刑执行之设想
235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未成年人犯罪缓刑犯罪能否执行?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0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规定:未成年罪犯根据其所犯罪行,可能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悔罪表现好,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免予刑事处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防卫过当或者避险过当;犯罪预备、中止或者未遂;共同犯罪中从犯、胁从犯;犯罪后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其他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根据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未成年
-
缓刑执行完毕属于累犯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3-09-171、如果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的,通过缓刑考验期释放的,在五年内又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会构成累犯。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五条【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第六
-
缓刑执行完毕后暂缓执行怎样取消法律规定?宁夏在线咨询 2023-12-14一般情况下缓刑期满后也就自动解除了。刑法第七十六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
未成年能执行缓刑吗,有哪些相关的法律规定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10未成年人缓刑期满后,视为执行完毕。根据《刑法》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违反刑法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不再受司法机关监控,属于自由人。
-
未成年人犯罪后可以判缓刑吗, 未成年人犯罪的缓刑条件是怎么规定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4这个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的。未成年人只要不是情节特别严重的就应当判处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