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
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为:
(1)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
(2)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
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适用假释的条件有哪些
知道了适用假释的消极条件,就可以确定适用假释的条件,具体来说:
1、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假释。
2、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犯罪分子,不适用假释。法律作这样的规定,是因为这类犯罪是恶性犯罪,具有相当危险性,假释后可能对社会利益带来严重影响。
3、不满足执行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假释。当然,我国的司法解释中,对犯罪时未成年的罪犯以及老年和身体有残疾的罪犯,在假释条件上有所放宽,这是基于保护青少年以及人道主义等进行的考虑。
4、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5、假释的考验期限:犯罪分子的假释考验期限因原判刑罚及执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根据《刑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为原判刑罚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即宣告假释时原判刑罚的剩余时期。刑法对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则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限为10年。根据刑法第八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刑法》第八十三条,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
假释是什么意思以及什么条件下适用假释?
152人看过
-
假释出狱是什么意思,被宣布假释以后多久出狱
330人看过
-
监狱假释需要什么条件适用假释的条件有哪些
249人看过
-
假释的适用条件有哪些,怎么才能假释提前出狱
255人看过
-
《监狱法》关于假释的刑期是什么意思?
105人看过
-
适用假释有哪些注意事项?假释是什么意思
372人看过
-
监狱假释需要什么条件适用假释的条件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3-02-25适用假释的条件包括: 1、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对其提前释放。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以上执行刑期的限制。 2、法定的实质条件。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
-
出狱假释手续是什么?假释适用什么对象呢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25假释的法定程序是: 一、由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监狱向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并复以下材料: 1、罪犯评审鉴定表; 2、罪犯奖惩表; 3、终审法院判决书和裁定书; 4、历年减刑裁定书复印件; 5、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具体材料; 6、未成年或者老残(自伤自残除外)的材料。 对无期徒刑假释建议书应当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局同意后再提出假释建议。 二、监狱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收到监狱的假
-
缓刑考验期,假释是什么意思,缓刑,假释与减刑的条件上海在线咨询 2023-03-08缓刑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患有严重疾病或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根据《刑法》第72条规定,缓刑的条件为,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
-
《监狱法》关于假释的刑期是什么意思?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21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后; 如果认真遵守监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再危害社会,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刑罚执行制度。 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是: (1)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未完成的刑期; (2)无期徒刑假释考试期限为十年。 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假释考验期限。
-
假释出狱哪些意思?假释出狱在法律上允许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07关于假释出狱什么意思的回答是服刑人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提前适当出狱,在监外执行剩余刑期。第八十四条: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