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方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1-27 01:34:17 395 人看过

一、要如何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方法

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方式是:

1.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哪些行为可以被视为重大医疗过失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有三类:

1.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2.导致了3人以上人身损害的后果;

3.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重大医疗过失,不适用当事人申请处理程序和当事人协商处理(民事责任除外),其处理机关应是卫生行政主管机关和法院。

三、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的区别

医疗事故和医疗过失的区别有:

1.概念上的区别。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过失是指在医疗事故以外,由于医院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伤害。

2.医疗事故与医疗过失在适用法律上存在差异。处理医疗事故的依据主要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而处理医疗过错事件主要依据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n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n(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n(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n(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21: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如何判断医疗过失行为是否属于重大事件
    一、如何判断医疗过失行为是否属于重大事件判断医疗过失行为是否属于重大事件的标准如下:1.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2.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二、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的区别在哪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的区别如下:1.概念上的区别。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过失是指在医疗事故以外,由于医院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
    2023-09-21
    211人看过
  • 医务人员医疗事故过失行为如何处理
    一、医务人员医疗事故过失行为如何处理医务人员医疗事故过失行为的处理是:1.医疗过失行为造成患者损害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2.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3.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二、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的区别在哪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的区别如下:1.概念上的区别。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过失是指在医疗事故以外,由于医院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伤害。2.医疗事故与医疗过失在适用法律上存在差异。3.法律依据不同。4.鉴定程序、结论不同。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条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三、医疗事故过失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医疗事故过失的构成要件如下:1.主
    2024-02-12
    314人看过
  • 哪些行为可以被视为重大医疗过失
    一、哪些行为可以被视为重大医疗过失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有三类:1.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2.导致了3人以上人身损害的后果;3.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重大医疗过失,不适用当事人申请处理程序和当事人协商处理(民事责任除外),其处理机关应是卫生行政主管机关和法院。二、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生医院会怎么处理1.对于医疗事故的责任医生,医院可以要求医生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即赔偿患者或家属经济损失。2.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医生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3.如果医生的行为触犯了医疗事故罪,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
    2023-09-09
    275人看过
  • 什么样的医疗失误会被视为重大的过失行为
    一、什么样的医疗失误会被视为重大的过失行为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情形有:1.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2.医疗过失行为导致3名以上(含3人)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3.卫生部或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医疗机构必须在过失行为发生后的12小时以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二、医疗过失纠纷怎么处理认定医疗行为是否有过失的关键在于医疗行为是否违反了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和是否存在主观故意。衡量医疗行为主体是否有过失,不能凭主观推断,而要靠认真、科学的判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除责令医疗机构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外,应当组织调查,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不能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当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
    2024-03-12
    218人看过
  •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分类:列举哪些行为属于严重医疗事故?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处理2022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有三类:(一)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二)导致了3人以上人身损害的后果;(三)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重大医疗过失,不适用当事人申请处理程序和当事人协商处理(民事责任除外),其处理机关应是卫生行政主管机关和法院:1、它不属于当事人协调处理的范围(民事责任除外),当事人自行协商无效。当事人协商解决中,医方是解决后7日内履行报告义务,需鉴定的由双方共同委托鉴定。鉴定费由双方协商预交和承担。争议解决前,卫生行政部门并无职责主动
    2023-07-07
    204人看过
  • 重大医疗过失应当怎样处理
    重大医疗过失的处理为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报告。属于重大医疗过失的情形有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等。一、医疗事故怎样缴纳鉴定费1.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2.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3.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4.司法部门委托进行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鉴定费由提起诉讼的当事人支付。5.鉴定后根据鉴定结果,鉴定费分别由医患双方协商解决,或由卫生行政部门、司法部门裁决。6.由医学会财务部门按物价部门的定价规定收取鉴定费,并出具收据。二、医疗事故有什么赔偿条件(一)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在主观上必须有过失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
    2023-03-19
    115人看过
  • 医疗行为过失怎么处理
    法律综合知识
    一、医疗行为过失怎么处理发现医疗事故的处理:1.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属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认为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3.对于医疗事故赔偿等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采取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的方式处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二、医疗过失行为责任如何判定医疗过失行为责任判定条件是:1.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行为主体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3.造成患者人身损害;4.患者人身损害与主体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三、医
    2024-02-25
    173人看过
  •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通常包括哪些
    重大医事责任事故的情况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一)于诊疗过程中,致使患者死亡或可能导致二级以上医事责任事故等级的;(二)在治疗过程中,对三名及以上人员造成实质性的人身伤害;(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卫生管理部门和省级、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管理部门的规定》,确定的其他医疗过失行为情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4-08-20
    416人看过
  • 重大医疗过失应当如何应对
    一、重大医疗过失应当如何应对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必须在过失行为发生后的12小时以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构成重大医疗过失的行为主要包括: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二、医疗事故对医生怎样处罚医生发生医疗事故的,涉及医疗事故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不足刑事处罚的,追究其行政责任或纪律处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发
    2023-06-25
    361人看过
  • 导致什么医疗事故可列为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罪
    一、导致什么医疗事故可列为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罪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包括:1.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2.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3.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承担:1.医疗过失行为造成患者损害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2.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3.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
    2023-12-29
    243人看过
  • 如何避免医疗上的过失行为
    一、如何避免医疗上的过失行为避免医疗过失的方式:1.对机构的行医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强化安全医疗教育;2.制定相关的监督制度,加强服务质量,例如,实行定期检查、考核等;3.避免医疗过失的其他方式。二、医疗过失行为判定的基本原则医疗过失行为判定的基本原则如下:1.医疗水平原则设定医疗水平原则,是要求参加鉴定的专家应从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区、各级医院的客观情况和现时的技术水准。该原则一般又分以下三个细则,即医院等级与专科技术相结合原则、医疗当时水平原则和医疗地域性原则。其涉及的问题是对医院或医务人员履行转医义务的评价。2.病情紧急性原则由于病情危重,医师在紧急状态下能够达到的注意程度与一般情形下的注意程度具有本质的区别。病情紧急性原则相对其他原则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是鉴定时的首选原则。医师以保证患者生命权为最主要目的时,有时即使出现差错,也应考虑免责。三、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几种医疗事故中医疗
    2023-06-08
    315人看过
  • 发生何项重大医疗过失需要移送上级处理
    发生以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或者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发生以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会被认定构成医疗事故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发生上述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相关法律依据: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处理方式是什么?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有三类: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导致了3
    2023-02-28
    351人看过
  •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报告事先怎么办?
    一、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有三类(1)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2)导致了3人以上人身损害的后果;(3)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报告事先怎么办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三、相关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二十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
    2023-06-01
    405人看过
  • 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过失行为构成要件
    医疗过失行为是发生医疗事故中的重要的行为原因,当医疗人员由于自己的过错的行为,产生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患者产生人身损害,根据不同的医疗过失行为会有不同程度的处罚,需要承担不一样的法律责任。当人认定医疗过失行为也需要四个构成要件。一、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根据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规定,将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四种:1、完全责任,赔偿系数100%,即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2、主要责任,赔偿系数70%-80%,即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但也有其他因素的次要作用;3、次要责任,赔偿系数30%-40%,即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到次要作用;4、轻微责任,赔偿系数10%-20%,即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二、医疗过失行为的四个要件1.行为人有法定的注意义务医务人员之所以能成为救死扶伤的职业人
    2023-06-08
    40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卫生行政部xx对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如何处理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02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除责令医疗机构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外,应当组织调查,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不能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当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怎么认定,哪些行为属于重大医疗过失
      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16
      下列情况认定为重大医疗过失:(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二)造成3人以上人身伤害的后果;(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 哪些医疗行为属于重大医疗过失?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19
      一、重大医疗过失具体包括哪些行为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医疗机构必须在过失行为发生后的12小时以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 2、医疗过失行为导致3名以上(含3人)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 3、卫生部或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由于这些情况引发的医疗事故争议影响大,情况复杂、后果严重、处理难度高,因
    • 2022年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11
      1、当事人协商解决中,医方是解决后7日内履行报告义务,需鉴定的由双方共同委托鉴定。鉴定费由双方协商预交和承担。争议解决前,卫生行政部门并无职责主动处理。对重大医疗过失事件,医方应在12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调查,并应当进行医疗事故判定或移交医学会鉴定、鉴定费由医方负担。 2、先在10日由审查,决定受理后方才判定或移交鉴定、鉴定费由申请人预交,不构成医疗事故的,由申请人承担。
    •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是什么呢?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21
      你问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是:当事人协商解决中,医方是解决后7日内履行报告义务,需鉴定的由双方共同委托鉴定。鉴定费由双方协商预交和承担。争议解决前,卫生行政部门并无职责主动处理。对重大医疗过失事件,医方应在12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调查,并应当进行医疗事故判定或移交医学会鉴定、鉴定费由医方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