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盗窃罪哪种人不可以立案处理
1.没有犯罪事实:违法行为又称犯罪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果没有犯罪事实,自然不能立案。
2.不构成犯罪:有的犯罪虽然已经发生,但由于法律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不能立案。
3.立案手续不全: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三日以内送达。
二、盗窃案程序怎么走
盗窃案有以下程序:发现被盗立即报警;公安机关立案;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的证据材料;由人民检察院审查提起公诉;法院进行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立案的机关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第一百一十条,
立案的材料来源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和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第一百一十五条,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第一百六十九条,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第一百八十五条,合议庭开庭审理并且评议后,应当作出判决。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三、盗窃罪最新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二款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
-
什么情况下可不立案处理盗窃罪
407人看过
-
盗窃罪派出所可以不立案吗
343人看过
-
盗窃罪立案不处理能放多久
277人看过
-
盗窃罪受害人撤案可以不
316人看过
-
盗窃哪种不构成盗窃罪
467人看过
-
按盗窃立案发现不是盗窃罪
81人看过
-
盗窃罪可以不予立案单处罚金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04可以的。涉案金额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可按一般行政治安案件处理,这时候就有可能是单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
-
这种盗窃数额大可不可以构成盗窃罪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17扒窃数额小构成盗窃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所以,扒窃无论数额多少,只要实施扒窃,就构成盗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
盗窃罪立案以后能不能立保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21我想谈谈我的看法,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行较重,但在采取取保候审时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且没有逮捕必要时,应当采用取保候审。
-
2022年盗窃罪可以私了吗盗窃罪立案标准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2-03不可以。犯罪人和受害人之间不可以就刑事责任的内容私下达成协议,只是对于民事赔偿部分,可以双方协商处理,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或者盗窃财物数额较大的,就可以立案追诉。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
盗窃罪盗完后私了可以立案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8盗窃罪立案后报案人不能撤案。当事人只有报案的权利,没有撤案的权利。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达成赔偿协议,取得受害人谅解的,司法机关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