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刑事案件的特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6:34:28 125 人看过

我们综合分析青少年犯罪刑事案件,发现它们有以下几下明显的特征:

一、从刑事犯罪的作案对象来看,未成年犯罪特征较明显。这24件刑事案件中,有18件案件属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刑事案件总数的75%;在校就读的青少年犯罪比例也在增大,共有4件,占刑事案件总数的17%,占未成年人犯罪的22%;从上面这些统计数字来看,显而易见,未成年犯罪已成为刑事犯罪的显著特征,青少年已成为当前刑事犯罪的主流。

二、从刑事案件的种类来看,盗窃又是刑事犯罪的一大特点。14件盗窃案约占我区今年上半年援助案件总数的60%;其次是抢劫类案件有5件,约占案件总数的20%;其中,青少年作案比例较大,占盗窃案总数的70%。所以说,采用暴力等非法手段,偷窃和侵占公私财物又是当前社会上刑事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从罪犯的性别和文化层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犯罪人都是男性公民,而且文化程度均偏低。就上述的18件青少年犯罪案件中,作案罪犯均系初中以下文化,其中有5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二人是文盲;低学历、低文化导致法盲是刑事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从刑事作案人员来源看,系外籍人员的居多,共有16件,约占案件总数的67%。外来人员抓住流窜作案后破案难度大、不容易被抓获这一薄弱点频频作案,而且案件大多是盗窃、抢劫;外来作案也成为当前刑事案件的又一大特点。

综合以上,青少年犯罪占较大比例的特点,笔者认为: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重点要加强他们的法制教育,培养他们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单位能做好的事,而是包括家庭、学校、各单位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一)、学校法制教育要增设一些法制教育课程,让青少年从小接受法与理的熏陶,从小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二)、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特别是父母的表率作用对孩子的言行影响比较大;如父母好吃懒惰、爱赌好偷等恶习很容易使孩子潜移默化地学坏,最终导致孩子走上了违法甚至犯罪的道路;作为家长应主动带孩子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培养他们的健康的心理和优良的意志品格,增强他们学习成才、造就社会的自信心;(三)、社会监督必不可少。有关部门要对一些学生的课余时间,特别是星期天、节假日的活动场所,如网吧、游戏机房、舞厅等应严格整顿,加以规范;另外,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社会上一些残、孤的孩子更要加倍爱护和关心,防止他们从小得不到很好的教育,以致到社会上结交一些所谓的江湖哥们,最后走上犯罪道路。

总之,从当前的刑事案件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需要关心和解决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现象应引起我们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5日 09: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青少年犯罪相关文章
  • 青少年犯罪十大征兆
    青少年犯罪
    1.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时进行抄袭,对考试结果不以为然,留级也无所谓;2.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3.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厌恶学校生活,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回家;4.心理方面有变化,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5.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助表示反感,甚至怀有敌意,恶语顶撞,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看笑话;6.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法行为的人,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7.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8.道德品质起了变化,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
    2023-04-13
    306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犯罪未遂的特征有哪几种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着手实行犯罪的共同特征:①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已经同直接客体发生了接触,或者说已经逼近了直接客体。如拿刀对准被害人。②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可以直接造成犯罪的结果的行为。如举枪瞄准被害人。③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客体的行为。2、犯罪没有得逞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一、犯罪未遂的类型有哪些?一是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二是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其中,不能犯未遂又可分为工具不能犯未遂与对象不能犯未遂)。前者以犯罪实施行为是否实行终了为标准,后者以行为的实行能否实际构成犯罪既遂为标准。二、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是什么?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
    2023-03-03
    290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分类及其特点
    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盗窃罪,抢夺罪,容留他人吸毒罪,贩卖毒品罪,强奸罪,强制猥亵妇女罪。青少年由于思维尚不成熟及社会经验的不丰富,容易成为成人犯罪时控制的对象,并且青少年由于对奸坏的识别能力差,在作案时处于一种死心塌地的从属地位。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待青少年犯罪,要以预防、教育为主、惩戒为辅。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做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一)提高家庭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的氛围。作为家庭环境的营造者的父母,要认真对待,引起重视,时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不断学习,提高素质。做好孩子生活的榜样,让孩子从小就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一个家庭来说,从小就培养了孩子良好的习惯,他的家庭教育就算是成功的。否则,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等他长大了才发现,就晚了,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理。当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孩子学会尊重人,对人有礼貌,而这点却恰恰让我们许多父母给
    2023-07-18
    424人看过
  • 青少年性犯罪概念和特点
    青少年性犯罪是什么青少年性犯罪是是指青少年为了满足其变态的心理需求和物质上的贪欲以及为填补空虚的心理而实施的以性为内容的侵犯社会管理秩序的良好风俗的犯罪的总称。具体可以分为暴力性犯罪和其他性犯罪,其中暴力性犯罪包括强奸、强制猥亵、以猥亵或强奸為目的掠取和诱拐,而其他猥亵包括公然猥亵和儿童买春、聚众淫乱、组织淫秽表演等等。青少年性犯罪有以下几个特点:1、团伙性很多青少年性犯罪具有固定的团伙,在实施性犯罪时有一定的分工,如团伙中有的负责寻求侵害对象,有的负责望风,有的负责联络,甚至还有专门的场所供其进行犯罪活动时使用。还有的则是一些暗娼和有劣迹的男青年联系起来,由男青年拉嫖客,利用个体发廊、出租车等场所进行性犯罪活动。2、主体文化层次提高过去,参与性犯罪活动的青少年大多都是无业人员、待业青年,这些青少年在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染上因乱恶习,其中大部分女青年则是由于经济困难而从事卖淫行为。近年来
    2023-04-25
    340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是否适用特殊累犯
    一、青少年犯罪是否适用特殊累犯青少年犯罪不能适用特殊累犯,因为刑法规定未成年人不适用累犯,特殊累犯作为累犯的一种,也无法被适用于青少年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六条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二、刑事责任年龄如何划分根据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12-13
    133人看过
  • 抢劫的刑事犯罪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一、修理车辆属于抢劫罪吗如果这个被修补的车辆是属于有主的物品,而且自己盗窃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并且采取暴力的方法,这种情况就已经构成了抢劫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依《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的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故意内容就不构成本罪。二、入室抢劫杀人
    2023-06-28
    133人看过
  • 研究刑事案件的特点和特征
    刑事案件是为了追究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其刑罚的案件。刑事案件有以下几个特点:刑事案件在外在上多表现为直接侵害;多数刑事案件有明显的案发现场;刑事案件的因果关系多样且复杂;刑事案件的形成和发生具阶段性和突发性。刑事案件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还包括处罚金和剥夺政治权利等。刑事案件的基本特点和构成要素基本特点:(一)外在表现为直接侵害形态;(二)多数案件存在明显的犯罪现场;(三)案件因果联系复杂多样;(四)案件形成具有阶段性与突发性。构成要素:(一)作案时间要素;(二)作案空间要素;(三)案件相关人要素;(四)案件相关行为要素;(五)案件相关物要素。《刑事诉讼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
    2023-07-01
    143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以及它的特点?
    一、青少年的犯罪类型1、从属性犯罪。青少年由于思维尚不成熟及社会经验的不丰富,容易成为成人犯罪时控制的对象,并且青少年由于对奸坏的识别能力差,在作案时处于一种死心塌地的从属地位。例如17岁的骆某在与成年人李某所进行的盗窃活动中,一次又一次的充当放风的角色,事后未得任何赃物,但仍心于情愿地去做,仅因为李某平时给他买两碗面条,在他不顺心时说两句安慰的话。为了这个简单的原因,骆某甚至两三个月回家,与李某吃住在一起,连续做案十余次。2、团伙性犯罪。青少年以一定的特征如地域、性格、年龄、同学等形式一个个的团伙,经常聚在一起,形成一附和,或碍于情面不好推辞共同作案。团伙犯罪的一大特征就是一个老鼠坏一锅汤,一个人带坏一群人。例如徐某等四人合伙抢劫一案,除徐某外其余三人都是在校学生。先是由徐某提出去打某某,在打人过程中又由徐某提议发生了抢劫他人财物的行为。三名学生被捕入狱后,很是后悔,认识到不该和徐某这样
    2023-06-11
    189人看过
  • 青少年刑事犯罪的量刑原则是怎样的
    一、从宽处理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就是说,不满十八岁是一个法定从宽处罚的情节。至于是从轻还是减轻以及从轻的幅度,则根据具体案件确定。根据这一原则,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原则上不应判处法定最高刑,在具体量刑时一般应将未成年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低龄犯罪者与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高龄犯罪者区别开来,在同一年龄段内的犯罪,在决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时,一般也要体现不同行为人年龄上的差别。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和实现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减轻处罚的从宽原则。二、不适用死刑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9条:“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未成年人不论犯何罪均不应判处死刑。这是刚性要
    2022-07-05
    446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环境因素
    青少年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因此社会环境因素的优劣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活动。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指出,犯罪是社会不协调的产物,而非仅仅教育导致的结果。社会上的负面影响,会使所有正面的教育功亏一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52=0现象(5天学校教育后,学生在社会上受2天的影响,学校正面教育就等于零)。因此,劣质的社会环境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1.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的现象,同时社会发展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矛盾也日渐显露出来。目前,我国的社会产业结构和财富分配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致使社会成员贫富差距逐渐扩大,这种变化给社会成员尤其是给尚处于半成熟期的青少年的价值观带来重大影响。致使部分青少年无视道德与法律的存在,一切向钱看、拜金现象的存在;致使部分贫寒家庭的学
    2023-06-11
    319人看过
  • 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特点
    广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所下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它是指6—25岁年龄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这种定义,是从犯罪预防的角度,将矫治的行为扩大到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不道德行为或可能引起犯罪的行为),并将这个年龄段的下限予以降低。对这个下限存有不同意见。有学者提出,应当定在10岁比较合适。其理由在于,从实证的角度,青少年犯罪人口中一般从10—12岁开始有劣迹,13、14岁开始走向社会进行违法犯罪,14—17岁进入犯罪的第一个高峰期。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犯罪研究。故而指出,青少年犯罪是指10至25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笔者对此予以赞同。这一概念包括了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罪和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犯罪。前者和刑法上规定的未成年犯罪的范围应该是一致的,只不过未成年犯罪是一个准确的法律概念,而少年犯
    2023-06-11
    311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呈现出哪些特点
    青少年犯罪的危害如下:1、青少年犯罪的对象大部分是人和物两种。当侵犯了受害人的生命时,对受害人的家庭造成极大的损害,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会因此而葬送;2、青少年犯罪不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人生会因此而重写,前途一片黑暗,法律是正义的,也是无情的,不会因为年龄小就轻判,即使后悔也无济于事;3、青少年犯罪不仅害人害己,还给自己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让父母蒙羞,身心承受很大的打击,甚至因此而病倒,整个家庭都笼罩上犯罪的阴影;4、青少年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和影响非常巨大,会让公众心理上存在一定的伤害,使工作、学习、生活等失去原有的稳定性。青少年犯罪的行为特征如下:1、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2、严重犯罪较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果;3、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4、犯罪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龄化;5、从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改造情况
    2023-03-09
    82人看过
  •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犯罪的特征
    (1)暴力成份明显青少年犯罪中暴力倾向日益明显是当前青少年犯罪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据涂*霞的《第四届亚洲青少年问题国际研讨会综述》表明,青少年犯罪中暴力型犯罪案件在1991年末仅占总数的7.8%,1995年底猛升到21.95%,1996年更达到36.2%。而从犯罪类型来看,在近十年中,青少年杀人罪犯一直占全部杀人案犯的50%左右,强奸案犯占55%以上,伤害案犯占67%。其中以抢劫案为例,50年代青少年抢劫犯罪占1.25%,80年代时占5.88%,而目前已飙升到25%左右。(8)究其原因,根本上来说是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暴力成分主要体现在犯罪的手段上,而能够作为犯罪手段的根本要素不外乎体力和智力,体力在犯罪中的外化表现主要就是暴力。青少年在犯罪中之所以倾向于使用暴力,正是因为他们在生理的发展水平上已接近成人,基本上已处于一生当中颠峰状态,而智力的发育相对于体力来讲,相对要落后不少。对于
    2023-06-14
    239人看过
  • 偷盗案件判多少年刑事犯罪
    刑事处罚中,需要服刑而期限最少的处罚措施是拘役,拘役最短的期限是一个月,最长为六个月。拘役,是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4-26
    330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青少年犯罪是指儿童向成年期过渡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有财产犯罪,即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满足其钱财欲望的犯罪;性犯罪,即采取非法手段满足其生理欲望的犯罪;反革命犯罪,即以推翻国家政权为目的的犯罪;婚姻家庭犯罪,指因... 更多>

    #青少年犯罪
    相关咨询
    • 青少年犯罪案件都有哪些明显特点
      江西在线咨询 2024-08-29
      (一)从犯罪主体来看 第一,犯罪年龄低龄化,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第二,女性犯罪低于男性犯罪,但在性犯罪、毒品等违法犯罪行为中,女性青少年的比例要高于男性。 第三,犯罪低龄化的同时,重新犯罪率较高。 (二)从犯罪方式来看第一,青少年犯罪呈暴力化、凶残化。第二,青少年犯罪呈团伙化。第三,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犯罪多呈盲目性。 第四,传统型犯罪占主导,但犯罪呈现智能化。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五十四条规定: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什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5
      可能是感觉没有人高兴和陪伴吧,太孤独了。
    • 经济犯罪刑事案件多少年缓刑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1-07
      经济犯罪种类多,情况比较复杂; 1、涉嫌违反《刑法》侵占罪的规定,即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法定刑期,一般情节的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2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青少年突然犯罪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0-22
      (1)社会接受度低。青少年刑满释放后,受到外部不良刺激时,容易产生感情冲动,容易再次走上犯罪道路。由于犯罪的劣迹,他们重新走向社会后,社会普遍存在排斥心理,把他们视为替代,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想接触,也不想雇佣他们,害怕引起麻烦。在不得已的接触中到处设防,社会教育等综合措施难以实行,司法行政机关虽然有监督功能,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社会不认同的生活氛围使他们在就业、工作、结婚等方面遇到比普通
    • 青少年刑事犯罪的量刑是如何样的?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9
      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责令其监护人对其批评教育,严加看管;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等八项罪名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犯其他罪的,不负刑事责任,责令其监护人对其批评教育,严加看管;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