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纠纷中前妻提起诉求二审我应该如何应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12 15:24:39
414 人看过
启动民事诉讼程序的详细步骤如下:首要的一步是,作为提起诉讼的一方,您应该首先递交一份正式的起诉状,并且根据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供相同数量的起诉状副本以供相关人员进行核对确认。接下来,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法理原则,当您决定向法院提交诉状时,应当先行准备好以下必备的法律资料:1.提供能够证明原告主体身份以及参与诉讼资格的相关证件资料,举例来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复印件。2.提供能为您的诉讼主张提供支撑的核心证据,例如合同文本、协议签署文件、具有法律效力的债权文书等等。最后,您有责任向法院提交各类书证,填写一式两份的证据清单时,务必要准确详尽地表述每个提交证据的名称和页码,以便于法院进行审查核实。在接到立案通知书之后,您会获得七天的期限来支付案件的受理费以及其他相关的诉讼费用。此外,请特别注意:假如您的诉讼由因涉及到合同纠纷而引起的话,那么您必须依据被告居住所在地或者合同实际履行地的相关法律法规,选择最适合的管辖权法院。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房产纠纷一审胜诉二审上诉,如何应对
325人看过
-
房产纠纷案件应该向谁起诉二审
349人看过
-
房产纠纷二审不服我应该怎么办
193人看过
-
房产纠纷也是暂时的我该如何应对
218人看过
-
应该如何提起劳动纠纷诉讼
168人看过
-
房产纠纷案件二审诉讼请求如何提出
237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房产纠纷如何起诉, 提起房屋产权纠纷诉讼前应注意哪些事项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22房产纠纷一般来说大多构成民事案件,属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围,少数属于行政案件的受理范围。但也有些房产纠纷并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应由其他部门来受理。因此,在提起诉讼前,首先应对自己的房产纠纷性质有所了解,弄清楚它是否属于人民法院的受理范围,以免徒劳。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审判实践经验,在案件受理范围方面,纠纷当事人应注意以下一些界限: 1.凡以房产为标的的买卖、租赁、典当、建筑承包(包括勘察
-
应该如何提起劳动纠纷诉讼广西在线咨询 2023-04-12提起劳动纠纷诉讼流程如下: 1、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2、经济困难的证明; 3、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申请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填写申请表;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代为转交申请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作书面记录。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不明确的,由
-
遇到房产纠纷,应该怎么办,如何提起房产纠纷诉讼,应注意哪些界限重庆在线咨询 2022-01-24房产纠纷一般来说大多构成民事案件,属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围,少数属于行政案件的受理范围。但也有些房产纠纷并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应由其他部门来受理。因此,在提起诉讼前,首先应对自己的房产纠纷性质有所了解,弄清楚它是否属于人民法院的受理范围,以免徒劳往返。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审判实践经验,在案件受理范围方面,纠纷当事人应注意以下一些界限:1、凡以房产为标的买卖、租赁、典当、建筑承包(包括勘察
-
网购纠纷应该如何提起民事起诉四川在线咨询 2024-08-261、告谁 网购是买卖合同纠纷的一种,买卖双方是合同的当事人,所以应该告卖商品的商户,而不是网络平台(自营除外)。在决定起诉维权后,消费者首先应获取网店相关信息。没有网店营业执照、地址等相关信息,法院有权不受理起诉,而获取网店相关信息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找网购平台的客服索取。网购平台有义务向消费者提供网店的相关信息。如果网购平台不提供或无法提供网店相关信息的,消费者可以将网购平台列为共同被告,要求网购平
-
面对贷款纠纷提起诉讼时,如何应对?台湾在线咨询 2024-12-02在民间借贷案件被起诉时,被告方应积极应对,最好是请专业律师协助处理,收集相关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交答辩状。答辩状应包含被告方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以及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若被告方未提出答辩状,也不会影响法院审理。 为避免民间借贷双方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