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杀人判刑存在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十四岁以下,不负刑事责任;第二个阶段是十四至十六岁,需负刑事责任,但判刑时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第三个阶段是十六周岁以上,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被判无期或死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未成年人杀人的判刑,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杀人是不负刑事责任。第二个阶段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杀人是需要负刑事责任。不过在判刑的时候会从轻或减轻处罚,例如本来要判无期徒刑的,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就判二十年左右。第三个阶段是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按照刑法的规定判处无期或者死刑或者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如何处理未成年人杀人的行为
下列情形可以免除处罚或不认为是犯罪:
首先,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被胁迫、诱骗参与犯罪,被教唆犯罪,或者属于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情节一般的,可以免除处罚或者不认为是犯罪。
除了杀人行为,未成年还可能触犯其他犯罪。
其次,若有以下情形,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1、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使用语言威胁或者使用轻微暴力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的;
2、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盗窃财物,数额刚达到或者略过“数额巨大”标准,而其他情节轻微,又系初犯或者偶犯的;盗窃近亲属的财物,其亲属不要求对被告人定罪处罚的;
3、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但要是具有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那实际判刑自然还要再低一些。需要注意,我国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人,其中只有已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杀人行为的,才需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家庭悲剧:未成年人父亲杀人,监护人将面临何种法律制裁?
133人看过
-
打死人的未成年人将会面临怎样的法律制裁?
80人看过
-
怎么杀人不被法律制裁
379人看过
-
未成年人杀人的怎么办,如何处理未成年人杀人的行为?
364人看过
-
未成年人非法拘禁他人是否需要接受法律制裁?
267人看过
-
杀人未成年人是不是犯法
483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未成年人杀人判几年未成年杀人该如何处罚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25未成年人杀人,要看这个未成年人究竟多大。如果小于14周岁,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大于14周岁,但小于16周岁,可以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大于16周岁,小于18周岁,可以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法律依据如下:我国《刑法》第223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会受到法律制裁?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年满十四周岁但尚未达到十八岁年龄段的青少年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时,应该给予更为宽容或适度的惩罚。所说的从轻,是指在法律框架内,将应判处之刑罚降至最低限度。而减轻则是将原应处于较高刑期的罪犯,实际执行的刑期降低到下一个档次。例如,原本应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最终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的刑罚。 对于那些由于未满十六周岁而无法接受刑事处罚的青少年,法律规定他
-
杀人未遂被怎样制裁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19《刑法》 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所谓故意杀人(未遂)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是指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
如何杀人不被法律制裁河南在线咨询 2023-02-16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的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